“野生物遗传鉴定实验室”替野生动物产制品说出苦情

廖静蕙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你以为吃的是猪肉饼,但真的是猪肉做成的吗?来路不明的药酒里面,泡的是什么动物?为确保野生动物不沦为犯罪受害者,隶属于在台湾特生中心的“野生物遗传鉴定实验室”,逾十年来默默支援各项检体查验,送来检测的样品,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从外观难以判定是何物种;而从各单位送来的检体,繁杂及不可思议程度,有如进入奇幻世界。

成立于1992年的行政院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除了民众熟知的各类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外,也进行台湾野生物族群亲缘之探讨与物种分类研究,并协助特生中心野生动物急救站,进行各类伤病野生动物性别鉴定与遗传标示工作。

特生中心解释,由于野生动物被屠宰加工后,就很难从外观形态辨识、鉴定物种。这时候,解决问题非靠实验室进行“核酸序列”比对不可;也就是透过科学鉴定,让犯罪行为无所遁形。同时,积极协助保育机关进行物种及产制品的分子遗传鉴定工作,为野生动物保育效力。

过去11年,实验室协助过的单位不胜枚举,各单位送来的检体包罗万象,包括血液、烧烤后的肉或骨、鸟蛋、动物胚胎、肉饼、工艺品、保健胶囊与药酒等。

由查获的野生动物鉴定样本共912件;其中蓝顶亚马逊鹦鹉鸟蛋检出次数119件,居榜首;其次为红鹿64件、山羌46件;托哥巨嘴鸟、灰面鵟鹰、台湾长鬃山羊、红尾伯劳,与台湾水鹿等,也在名单内。这些成效有助于野生动物保育及盗猎案件查缉。

“野生物遗传鉴定实验室”替野生动物产制品说出苦情

特生中心野生物鉴定实验室常须面对不同的检体,抽丝剥茧找出源头。摄影:蔡奇立

特生中心这11年协助各单位鉴定的过程中,也曾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案例,例如业者从中国大陸引进绵羊胎或山羊胎冒充鹿胎,在观光景点卖给对岸来的观光客;餐厅非法贩卖的马来熊熊掌与去鳞、肢解一半的穿山甲,让人不忍卒睹。另台湾云林沿海一带贩卖疑似海豚肉肉饼,经检出是竖琴海豹的肉块;而由防检局查获各式各样不同种类的鹦鹉蛋,种类及数量之庞大,也令研究人员叹为观止。

“我们深知野生动物鉴定工作是相当具有挑战性、且意义深远的工作。”特生中心动物组长郑锡奇表示,台湾针对非法利用野生动物的查缉工作方兴未艾,需相关单位配合;未来将持续协助各单位进行物种或组织的鉴定工作,为维护台湾生物多样性保育尽一份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