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超疯”给山西带来的新考验

在2015年,省内很多煤炭企业已处在破产边缘,就连一直为煤炭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国有银行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谨慎,但从2016年开始,在经历了8年多的低价徘徊之后,煤炭价格开始持续走高。一波最大的利好就是,在2016年底,山西煤炭行业整体出现复苏。

一组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山西七大煤企共亏损34.6亿元,同比减少38%,总负债约为1.26万亿元,同比增加5.9%。同煤集团负债最重,负债总额为2350.57亿元;焦煤集团负债2127.2亿元;晋能集团负债1952.26亿元;阳煤集团负债1945.34亿元;晋煤集团负债1945.34亿元;阳煤集团负债1838亿元;潞安集团负债1698.77亿元;山煤集团负债689.63亿元。

而到2017年,情形则大为转变,同煤集团当年实现利润6亿元;焦煤集团实现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近九倍;阳煤集团和晋能集团分别实现利润15亿元和16.4亿元。

山西煤企在普遍实现盈利的同时,煤炭价格也持续走高。

通过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综合价格指数可以看出,从2015年1月煤炭价格综合指数100开始,2016年1月降到60.19。经过一年的时间,煤炭价格综合指数降幅接近40%。但从2016年7月开始,该指数持续升高,至11月上升至139,此后一直维持在高位,2018年6月该指数为142。煤价从今年4月中旬就开始上涨,呈现淡季不淡的行情,而随着煤炭消费旺季逐步到来,动力煤价有望继续上涨并突破700元/吨。业内预计未来三个月煤价趋势向上,煤企上半年业绩有望继续保持高位。

高价格让市场出现了“煤超疯”的惊呼,有人认为经过近10年的低价徘徊,山西煤企似乎也应该扬眉吐气了,再现2008年之前的疯狂。也有人说,山西的转型发展又将走到尽头,回到煤价低的时候盼转型,煤价高的时候忘转型的常态。

不过从近来山西整合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这次的转型发展似乎还没有受到煤价走高的影响。

煤企整合速度加快

“决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山西省委、省政府着手破除转型体制机制瓶颈。

山西国企尤其煤企比重大。从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来看,同煤集团排名95位,焦煤集团、阳煤集团、潞安矿业等紧随其后,此外还有山煤集团、山西建筑入选。6家企业有5家是煤炭企业。可以说煤炭国企不改革,山西转型无望。

今年2月,山西18家省属国企签订了“个性化”考核责任书。对煤企的经营业绩,重点考核吨煤成本、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净资产收益。阳煤集团今年净资产回报率要达1.5%以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要达103%以上。同煤集团将职工家属区恒安新区的水、电、供热以及物业服务全部交大同市,每年可减少运行补贴费用0.96亿元。

如果说这些改革是细枝末节上的修修补补式改革,煤炭企业转换“东家”,成为山西国投旗下子公司则是山西煤炭企业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2017年11月山西省1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被山西国投收购的公告。收购完成后,山西国投将成为这14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其中包括七大煤企旗下的上市公司。同时,山西国投也是七大煤企的直接控制人。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5月末,山西国投净资产达到5300亿元,总资产达到2.31万亿元,是一个,典型的巨无霸企业。

此前,山西省以及国务院发布有关文件指出,山西省内煤炭企业同质化严重,需要通过兼并重组、资本注入等方式来改变这种局面。

业内认为,随着山西国投对上市公司收购完毕,进入资本运作阶段,山西七大煤炭集团整合在即,未来或出现煤企巨无霸。

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此前已经多次指出,希望省内煤炭国企按煤种合并为三大企业,一家动力煤、一家焦煤、一家无烟煤。

这或许,已为山西煤炭企业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引进与组建同时发力

在不断深化煤炭企业改革同时,山西进一步加大了引进的力度,试图通过混改,进一步释放国有企业活力。

最先被推上改革之路的,是省内少有的非煤国有企业---汾酒集团。从目前发布的信息看,汾酒集团将成为山西省内国企最先被整体改制上市的国有企业。

此轮改革汾酒集团可谓“三箭齐发”。一是国资委对集团层面进行目标责任考核。2017年2月,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2017年至2019年三年任期经营目标责任书。内容规定:2017年起酒类收入增长目标分别达到30%、30%和20%;酒类三年利润分别增长25%;按酒类收入排名,集团在行业中地位不低于第七名;三年内完成汾酒集团整体上市目标。2017年,汾酒集团酒类利润全年完成14.72亿元,同比增长68.04%,高于目标43.04个百分点。在进行考核制度改制的同时,汾酒还进行了“央企进晋”的战略投资。山西汾酒此前公告,2月3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知,汾酒集团公司于当日与华创鑫睿(香港)有限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及华润创业联和基金一期(有限合伙)签署《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华创鑫睿(香港)有限公司与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及华润创业联和基金一期(有限合伙)之股份转让协议》,每股转让价格为人民币52.04元,标的股份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51.6亿元。华创鑫睿则将持有上市公司11.45%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山西省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宏永曾表示,在当下大环境中,煤企重组是不可避免的,但重组方式不能简单化。大企业之间的重组,完全要靠市场化的方式,通过产融结合的模式来推动。“充分运用七户煤企所拥有的上市平台,把优质资产通过置换、定增方式装进去,实现资源的资产化、资产的资本化、资本的股份化、股份的证券化。”

在煤炭企业进行全新改革同时,一大批国有企业的成立则意味着山西在此次“煤超疯”继续作祟之时,改革步伐一直未停歇。2017年8月,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成立。2017年底,山西交控集团挂牌成立,山西四千亿级交通国企航母正式启航。而在此前,山西相继成立了山西金控集团,山西国投集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