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西」與你分享文創平台與商業結合的得與失

“老家山西”與你分享文創平臺與商業結合的得與失

2017年12月23日,第三期新時代前行者分享會在省城舉行,此次分享會邀請的分享嘉賓是老家山西掌門人喬琰,點評嘉賓是管理學博士後王彥鑫。此次分享的內容是文創平臺與商業結合的得與失。

分享會由山西省代理商聯合會、穗華物流園區主辦。山西添倉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山西百事眾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發起。

“老家山西”與你分享文創平臺與商業結合的得與失

喬琰是資深媒體人,江湖人稱喬呆呆。在一家平面媒體工作時,曾連續策劃了名村名鎮評選、紅色之旅、水利風景名勝區、大家學堂等採訪活動。正是因為這些活動的參與,讓他對山西的古村落、鄉村旅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此也奠定了做一個山西曆史文化+旅遊這樣一個平臺的想法。

2013年,一個契機讓他了解並認識微信公眾平臺這樣一個新媒體傳播渠道。他開始嘗試和實踐。2013年8月老家山西平臺正式上線。當時正處在自媒體爆炸式增長時期,老家山西一經上線就在山西文化旅遊領域掀起一股旋風。

喬琰說盡管近年來微信公眾平臺進入發展的瓶頸期,並且受到今日頭條等平臺的衝擊,但他自始至終認為,微信公眾平臺是一個體現自媒體人想法的平臺。

作為一個自媒體平臺掌門人,喬琰在談到自媒體發展的輝煌歷史時,著重與來賓分享了從傳統媒體人向自媒體轉型,從自媒體平臺向商業化運行的艱辛探索歷程。

老家山西上線運行一年後,在汾河公園一個陶吧迎來了一個熱熱鬧鬧的年會,吸引了一批對文化和旅遊熱愛的粉絲,大家不僅貢獻了小的贊助,還贊助了自編自演的節目。喬琰說整個活動說是一個冷餐會,其實是因為平臺剛剛上線,並沒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而囊中羞澀,給粉絲提供不了熱菜而已。

這樣的經歷讓老家山西走上一條開始探索盈利的商業模式之路。

2014年,老家山西終於找到一條既符合自己平臺定位,又可以盈利的路子---遊學(這是一個投入低還能盈利的模式)。從遊學活動開始,老家山西走上一條線上內容推廣,線下活動結合的接近商業化的路子。

喬琰說2014年春節前舉行了第一次節氣遊學----陶寺遺址。這是一個完全沒有旅行社參與,接近自駕遊的一場遊學活動。當信息發出之後,很快就組成了30多人的遊學隊伍。所有參與遊學的人都非常開心。現在總結成功的經驗,一個是對平臺的信任,一個是對遊學形式的認可。這樣的活動最遠一次是去黑龍江----中國之東遊學,當時組成了60多人的遊學隊伍。這樣的成績讓很多專業搞旅遊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山西很多旅行社地接客人最少的時候一個人利潤只有10塊錢。

這樣的成就讓老家山西所有人感到驚喜,接下來開始與許多家旅行社洽談,準備走一條正規化的商業旅行之路。但這樣的探索後來被證明背離了初衷。喬琰說首先是味道變了,當初遊學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一場想停就停的旅行。但與旅行社合作之後,這樣的遊學變得中規中矩,按時吃飯,按時出發,按時休息。很多參與的人覺得當初選擇老家山西除了獲得新的體驗之外,還就是比較自由。

在經過幾次合作之後,很多參與者最終與旅行社“鬧掰”,遊學終止了。這樣的經歷讓喬琰感到文化與經營磨合的種種無奈。

還有一種無奈就是在老家山西步入經營正軌之後,尤其是與一家公司達成深度合作之後,攤子鋪開了,步子邁開了,先後涉及民宿、古建遊、商城等等。

但最終,讓喬琰感到無奈的是,攤子鋪的太大,人力物力投入太多,注重線下,忽視線上,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做到更好。

喬琰說了一句最讓下海文人痛徹心扉的話,在資本面前,所有的文創都變得一文不值。

臨近2018年,喬琰說今後的打算是做自己擅長的,就是做好內容,剝離線下經營,專業人做專業事,努力做到讓內容實現變現。他舉例說像當前流行的研學旅行,放以前老家山西會從線下進行地接,組織,但現在要做的是做好研學的課件,也就是做好內容,迴歸創業初心。

“老家山西”與你分享文創平臺與商業結合的得與失

王彥鑫先從宏觀角度分析了國內和省內形勢,認為山西在經歷多次轉型陣痛之後,迎來了一個文化旅遊大發展的時代。老家山西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加上兩年多時間的經驗教訓,相信在當前的大背景下,從自己的強項出發,在古村落、鄉村遊、民宿等上下功夫,做好線上線下結合,做好產品標準化服務,相信會有更好的未來。不過王彥鑫認為文化創意之路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活動結束,現場來賓就如何將文創與商業更好結合、文創平臺如何做好線上線下進行了討論。

據聯合發起人介紹,此次分享會是2017年最後一場活動,1月份將會邀請同城易購、寶慶文化等公司負責人與大家分享易物和大型活動策劃等。

嘉賓簡介:

喬琰:“老家山西”文化自媒體平臺負責人,多年行走山西古村落。合作出版《尋找晉商家園》、《東方人與西方人》、《一條路一座城》、《老家節氣歷》等圖書。

王彥鑫

,中共黨員,1973年出生,山西五臺人,研究員,管理學博士,博士後。現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委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生態建設、文化創意經濟、園區經濟理論與實踐,先後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生態城市建設:理論與實證》等著作4部,主持和參與完成省級以上課題研究10餘項,研究成果曾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山西省第八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等。

聯合發起人:山西添倉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山西百事眾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山西商報新媒體記者 馮偉

圖片拍攝:攝影師魏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