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丨夏日「吃苦」攻略

今日科普丨夏日“吃苦”攻略

中醫理論認為,大部分苦味物質能夠清熱解毒、降火祛暑。因此,苦味食物在夏天格外受大家喜愛。話雖如此但苦味食物吃多了或者吃錯了反而容易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險

1、吃“苦”不慎,容易中毒

“夏天吃苦,勝似進補”的說法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很多人過於迷信在夏天吃苦的好處,認為夏天吃苦多多益善,只要是苦的食物就都是對身體好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因誤食苦味瓜果而中毒的案例比比皆是

2016年5月,廣西省欽州市欽南區就發生兩起食用苦蒲瓜導致的食物中毒,患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2017年8月,江蘇省鹽城市有男子因食用自家種的苦瓠瓜出現嘔吐、腹痛、腹瀉,最終多器官衰竭,搶救無效身亡;

前不久,武漢的陳先生因食用了炒苦瓠瓜出現嚴重中毒,引起胃廣泛性滲血和糜爛,並伴有肝腎功能損害。

“苦”瓜中毒也並不是中國特產

2018年,法國兩位婦女吃了用苦南瓜做的湯之後引發食物中毒,產生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幾周後還出現了脫髮現象。

今日科普丨夏日“吃苦”攻略

​不僅是上述提到的苦瓠瓜、苦南瓜、苦蒲瓜,苦黃瓜、苦絲瓜、苦甜瓜等葫蘆科果蔬都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它們的苦味來自於一種叫葫蘆素的苦味素,而葫蘆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植物毒素。

​2、葫蘆素毒性強過砒霜,且耐熱

一般來說,絲瓜、南瓜、黃瓜、甜瓜等葫蘆科植物的可食用部分是不苦的,但是它們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一類發苦的有毒物質——葫蘆素

葫蘆素是一類四環三萜化合物,最大的特點就是苦味和毒性

葫蘆素是一種高毒性物質,中毒後會導致上吐下瀉、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損害、毛髮脫落,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今日科普丨夏日“吃苦”攻略

目前已知的葫蘆素被分為12類,從葫蘆素A到葫蘆素T,毒性有強有弱。其中,葫蘆素C、D、E、I 都有致死案例。

葫蘆素的毒性到底有多強?

砒霜的毒性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一個體重60Kg的成年人吃砒霜90mg有致命危險;而葫蘆素,只要吃30mg就可能致命了。

葫蘆素毒性比砒霜還強,並不是危言聳聽。

今日科普丨夏日“吃苦”攻略

而且,不同於四季豆中的毒性物質在充分加熱後就失活了的“人性化”毒性,葫蘆素頑固得很,加熱並不能改變它們的結構。

所以,加熱也不會讓它們吃起來更安全

​3、苦味異常的瓜果不要吃

對植物來說,葫蘆素的毒性是天然的防禦武器,可以用來抵禦病蟲害的入侵及人類或其他動物的採食。

但是經過人類的長期選育,葫蘆科果蔬可食用部分已經很少或者不含有葫蘆素了。

然而,如果植株遇到高溫、乾旱等不良種植環境,就會導致植物發起自我防衛;或者野生苦味植株的花粉汙染了栽培植株,果實就可能發苦。

除此之外,葫蘆素在植物發育成熟過程中的含量也是在不斷降低的。因此,

未完全成熟的瓜果吃起來是苦澀的,也可導致中毒。

因此,無論是作為蔬菜的絲瓜、南瓜、黃瓜、西葫蘆,還是作為水果的甜瓜,葫蘆科果蔬都要吃完全熟透了的果實部分。

正常情況下這些果實都是不苦的,一旦嚐到有不正常的苦味,就不要吃了。

今日科普丨夏日“吃苦”攻略

4、苦瓜不一樣

雖然同屬葫蘆科,但苦瓜的苦味是無毒的。苦瓜的苦味來源於兩種成分:葫蘆素和苦瓜苷。葫蘆素在苦瓜中的含量比較低,苦瓜的苦味主要是苦瓜苷引起的,苦瓜苷雖苦,但無毒,正常食用不用擔心。

今日科普丨夏日“吃苦”攻略

5、

吃“苦”指南

能產生苦味的成分有很多,不是所有的苦味都有毒。那怎麼區分哪些“苦”能吃,哪些“苦”不能吃呢?很簡單,就一個原則:我們常吃且吃了沒有問題的苦味食物,比如苦菊、苦蕎麥、苦咖啡等,都是經過人類長期食用的驗證,可以安全食用。

今日科普丨夏日“吃苦”攻略

反之,對於比較少見的苦味野菜或是其他本應不苦的食品嚐出苦味,還是要提高警惕、小心中毒,大名鼎鼎的苦杏仁就是例子。

​6、苦味是進化優勢

苦味素是植物的自我保護,感知苦味也是人類進化出的自我防禦策略。大自然中的苦味植物大多數都是有毒的,為了不被苦味毒死,動物也慢慢進化出感知苦味的味覺,酸、甜、苦、辣、鹹這五大味覺中,人類對苦的味道是最敏感的,食物中苦味物質的濃度哪怕只是幾十萬分之一甚至更低,人類都能感知到明顯的苦味,鹹味百分之零點幾的濃度才能被感知到,而甜味的濃度需要更高。這個差異,是進化賦予我們的保護傘,苦味通常是對有毒物質的警示,不能忽視。

切勿過分迷信

苦味食物清熱去火的功效

也不要對苦味食物來者不拒

吃錯了“苦”

後果可是挺嚴重的

今日科普丨夏日“吃苦”攻略

共創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共享健康幸福美麗和諧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