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安比」迫近山東,萊蕪將迎大雨!

在連續經歷“瑪莉亞”、“山神”之後,

又有一個颱風正在朝東南沿海奔來……

這個颱風就是“安比”

是今年第10號颱風(熱帶風暴級)

據中國氣象網消息,預計“安比”在21日早晨進入東海東南部,並將於21日夜間到22日凌晨在浙江沿海登陸,後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颱風“安比”迫近山東,萊蕪將迎大雨!

受颱風影響,21日夜間至23日,山東將迎來一波明顯的風雨過程:

山東中南部等地將先後有大到暴雨,山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颱風“安比”迫近山東,萊蕪將迎大雨!

據上鐵資訊消息,受颱風“安比”影響,20日至23日,長三角鐵路這些列車車票暫停發售!

颱風“安比”迫近山東,萊蕪將迎大雨!

我們看一下未來幾天山東天氣情況:

省氣象臺繼續發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今天到明天,濱州、東營、濟南、淄博、濰坊、聊城、德州、菏澤和濟寧的部分縣(區市)最高氣溫37~39℃,局部可達40℃,其他內陸地區34~36℃,沿海地區32~34℃。為此,山東省氣象臺於7月21日06時00分繼續發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天氣預報:

今天白天到夜間,全省天氣晴間多雲。半島地區南風4~5級陣風6級,魯南地區南風轉偏東風3~4級,其他地區南風3~4級。

最高氣溫:魯西南、魯中的北部和魯西北的部分地區37~39℃,局部可達40℃,其他內陸地區34~37℃,沿海地區32~34℃。

22日白天到夜間,魯東南地區天氣陰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魯中的東部地區和半島地區天氣陰有雷雨或陣雨,其他地區天氣多雲。魯南地區偏東風3~4級增強到4~5級陣風6~7級,其他地區南風3~4級轉偏東風4~5級陣風6級,雷雨地區雷雨時陣風7~8級。

最高氣溫:魯西北、魯中的北部和魯西南地區37~39℃,局部可達40℃,其他內陸地區34~37℃,沿海地區32~34℃。

23日白天到夜間,全省天氣陰,魯東南、魯中和魯西北的東部地區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區有雷雨或陣雨。魯西北和魯西南地區北風4~5級陣風6級轉南風3~4級,其他地區東到東南風4~5級陣風6~7級,雷雨地區雷雨時陣風7~8級。

最高氣溫:魯西北和魯西南地區31~33℃,其他地區27~30℃。

山東省氣象臺

2018年7月21日06時

再來看萊蕪天氣情況

颱風“安比”迫近山東,萊蕪將迎大雨!

週末出行請記得帶傘喔……

>>>延伸閱讀:

關於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颱風“安比”迫近山東,萊蕪將迎大雨!

2000年以前還沒有出臺統一的命名規則時,中國都是用編號來稱呼颱風的。而歐美國家一般是用人名來稱呼它。

為了避免各國亂七八糟取名,造成稱謂混亂,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決定統一臺風命名規則,2000年起投入使用。

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錶,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環循重複使用。命名錶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

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錶,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號。

颱風“安比”迫近山東,萊蕪將迎大雨!

颱風名稱大全

而颱風的命名特點是: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颱風命名。

中國最初提出的10個是:龍王、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都是很具神話氣息的名字。05年龍王被除名,由海葵替代。去年海馬也被除名。

為什麼颱風名字也會被除名?

世界颱風委員會有一個規定,一旦某個颱風對於生命財產造成了特別大的損失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稱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麼它就會永久佔有這個名字,該名字就會從命名錶中刪除,其他熱帶氣旋不再使用這一名稱,也就是將這個名稱永遠命名給這次熱帶氣旋,這就是除名。

這樣,就必須要補充一個新名字加入命名錶。空缺的名稱則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比如中國大陸的“龍王”和“海馬”,都是因為影響太重被除名。

被除名的颱風大多是因為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和人員傷亡,但也有比較可愛的原因被除名的。

中國香港的“Yanyan欣欣”,香港天文臺以沒有地方代表性為由要求將其退役。香港表示不服,又送上了“Tingting婷婷”,再次因沒有代表性“被退役”。但是可以看到現在香港的名字還有“珊珊”和“玲玲”,所以香港對這樣的疊字名到底有什麼執念啊?

還有朝鮮命名的Sonamu清松,由於其發音近似海嘯(Tsunami)造成馬來西亞沿海民眾恐慌,被除名。

專業機構當年為颱風命名的初衷也有希望引起人們注意,好讓更多人來關注颱風危害的意思。現在也的確是因為颱風名字而得到了大眾更多的注意。

綜合:中新網、中國氣象網、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