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怎样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远离邪教

假期怎样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远离邪教,长假是一个理想的时间选择。抓住有利时机,筑牢青年学生防邪思想之基,是家长和亲友应尽的责任。笔者家里有个高中学生。连襟家里有个高考过后从广州而来放松度假的学生。茶后饭余,双方家长都为孩子缺乏精神之“钙”担忧。笔者早想一家人接受一次红色经典旅游熏陶的愿望,借此“合二为一”,也算尽了“地主之谊”,双全其美。一个凝聚家庭理念的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共享红色经典旅游熏陶。(笔者坚决反对到寺庙烧香磕头的迷信活动)。

家长要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孩子言传身教树立标杆

古之常言,有其父必有其子。此言有些绝对,但也包含了一个榜样效仿的常理。实际生活中,家长的信仰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信仰。“1.23”天安门自焚事件的受害人陈果,受其母郝慧君信奉邪教的影响,陈果尽管上了大学,其理想还是追求邪教“法轮功”的“圆满”,落下毁容终生的揪心痛苦。家长的信仰必须符合唯物主义、无神论的要求,才能给家庭凝聚正能量。正人先正己。

家长爱孩子,就要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小到生活习惯,大到精神品格,都是孩子的标杆。笔者此次家庭红色之旅,不仅是两个学生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由衷的向家长发出“曾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场面,一看才知道是真的啊!太震撼了!”的呼声。就连老人和本人也为之动容。全家在广场巨大的浮雕党旗下合影,尽管她们还不是党员,但留下了向往的身影。想起尽管只是一次红色之旅,胜过百倍纸上谈兵式的防范邪教、树立人生远大理想目标的空洞说教。

言传身教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效仿作用,为孩子思想成熟奠定了行为基础。

家长和孩子是一个家庭共同体,家风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风是家长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规则。家风的好坏不单单是家庭的私事,也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建设。家风好,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家风不好,会对社会风气造成污染。抗金英雄、民族英雄岳飞之母,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生报国为志向,传为千古佳话。河南省开封市12岁的刘思影从小生长在邪教“法轮功”家庭,深受其母刘春玲痴迷邪教思想的毒害,2001年1月23日下午随母到天安门自焚,造成家庭毁灭的悲剧。

“与覆车同轨者倾。”事实证明,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人,父母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父母的人格决定家风的方向,自然也决定孩子发展的方向。

教育孩子远离邪教首要是家庭拒绝邪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远离邪教,目的是树立人生正确的理想目标,将来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对社会、国家、家庭有用的人才。那么,教育孩子要做到的,家庭就能推卸和束之高阁了吗?显然不能!

一是要凝聚家庭教育理念。即家庭共同学习进步成长的规则。表面看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是提供衣食住行的监护人,学习怎样是学校教、孩子学的事。显然把家庭、孩子、学校截然分割开来。这是一种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事实上,在学习上要与孩子同步学习,尤其是学习怎样做父母、学习怎样与孩子共同成长、学习怎样为孩子建筑人格长城。

二是家庭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家庭精神之“钙”。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年轻的父母思想意识淡化了“初心”,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泛滥,不信马列信鬼神。逢庙必进,进庙必烧香磕头,大搞迷信活动。由于信仰缺失,给家庭、孩子造成意识混乱,分不清邪和正,家庭极易被邪教蛊惑拉拢、孩子极易被邪教诱骗和伤害。什么“无师自通”、“高考神迹”歪理邪说专为意志薄弱的家庭和学生“量身定做”,成为邪教思想的牺牲品。

家庭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的感染熏陶,孩子在正能量的环境下学习成长,任何邪教的侵蚀都无生存的土壤。

三是家庭树立“崇尚英雄 反对邪教”的风尚。“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号召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孟子说:“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训告诉我们,重视家庭建设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家庭做起就是从自我做起。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家庭中的父母,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例如雷锋、农业科学家袁伦平、飞行员王伟等等。家庭把英雄的精神传承,植入一种家庭始终崇尚英雄的家风,影响孩子树立精忠报国的崇高志向。

家庭树立了崇尚英雄的风尚,就能旗帜鲜明地抵制邪教。

家庭是我们无法割舍的精神圣地,父母永远是孩子行为的标杆。建设好一个家庭,就是对社会、国家很好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