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只是挪個窩,那就算了吧

“老吳,我想跟你去你們那個學校。”一個年輕老師對我說。我倆在這個新學校已經共事一年多了,再有一個學期,我就得回到原來的學校。因為是我是來支教兩年的老師。

我知道她是對這個學校有諸多的不滿。我想起了我剛到這個學校不久,因為天天在朋友圈曬新學校的各種見聞。以前學校的一個年輕老師也對我說過同樣的話。

跳槽只是挪個窩,那就算了吧

民間有句俗語把這樣的情況叫“隔鍋香”,意思是看人家家做的飯菜總是比自己家的香。小孩子就是這樣,在自己家吃飯挑肥揀瘦,去別人家就覺得什麼都好吃。

這應該也是很多年輕人頻繁跳槽的原因吧!跳槽無可厚非,樹挪死,人挪活嘛,但是頻繁地跳就有問題了。這個就要問自己為什麼想換地方。

只是覺得另一個單位比現在的輕鬆,好玩,更人性化,收入更高?別的單位我不敢說,學校的話,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天下烏鴉一般黑。

沒有哪個學校會輕鬆的,累才是正常的。不想累就別選擇當老師。真的,因為累辭職的老師不在少數。學校好玩其實是學生好玩,各種課外活動,各種社團。老師可真沒有什麼好玩的。學生活動越多其實老師越累。

跳槽只是挪個窩,那就算了吧

人性化的學校應該存在,但是,那要看校長。大多數校長都一樣,因為上面對他(她)的要求也是一樣的。很多檢查考評也不是校長主動攬來的,他也是為了應付。除非是那種名校長,已經按自己的理念在辦學上取得了輝煌成就。

收入有區別的學校也存在。但只要是公辦學校,應該區別不大。如果不是這樣,很多在職老師會冒著革職的風險去補課嗎?唯一的區別是,你在的這個學校是不是大家都有補課的風氣,這個學校的學生和家長是不是喜歡補課。我原來的學生因為生源差,基本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所以幾乎沒人補課。到這個學校後,就跟幾個同事辦起了班。

跳槽只是挪個窩,那就算了吧

如果你是一個有教育理想,有職業追求的老師,你跳槽的理由應該是看在哪個學校能見世面,長見識,得到更多鍛鍊和機會。在那種邊遠落後地區的學校肯定是沒有太多機會的。就比如我,來到新學校才知道他們這套評分系統有多先進,才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貢獻度。

才知道平行班之間的搏殺多麼強烈。原來學校一個年級最多兩個班。這種緊張刺激充滿挑戰也經常被比得毫無成就感的感覺也是小型學校體會不到的。

當然這個也是有兩面性的,機會多,競爭也大。因為比你優秀的人也更多。在邊遠落後機會,一旦有機會,就是你的了。

還有就是學生的各種活動,運動會,畢業典禮,文藝比賽,學科競賽,也很鍛鍊人。

總之,老師的跳槽應該是職業都改變了才有意義。如果只是換個地方當老師,那真的就是那句話:哪裡的黃土都埋人,條條蛇都咬人。有得必有失,性價比不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