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定不下來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

三年前,有多少畢業生削尖腦袋擠到體制裡面去當公務員,但近年公務員收入日益透明,特權越來越少,最近連碰頭吃頓飯都提心吊膽,年輕人又開始喊著逃離體制。五年前,一個農村孩子高考考不上大學,就意味著戶口進不了城,這一輩子就完了。一個大學生朋友卻告訴我,她沒考上大學的“失敗者”同學在老家分到了地,幾年徵地下來,現在已是千萬身家,而她這個當年的“勝利者”在南京一座寫字樓每天上班10小時,月薪3000。

以上是古典在他的書《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裡寫的一段話。看了是不是有點扎心?

這是一個定不下來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

我們在現實中遇到比這個更扎心的事多了。別說70後、80後、90後感到焦慮,感到迷茫,就連00後都對這個社會感到悲觀。我就遇到這麼一位。

一個初一的孩子來找我補作文,他媽把他以前寫的作文拿給我看。其中有一篇寫的題目是《十年後的我》。

他是這樣寫的:十年後的他大學畢業,準備求職,走在擁擠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天空灰濛濛的(。汙染越來越大。)看到招環衛工人,一個月的薪水有2.1億。(貨幣貶值了。)以前不吃香的職業,現在地位極高,報名的人非常多。(因為環境越來越差,環衛工人很搶手。)他好不容易擠進去,拿出他清華大學畢業證,結果被人拒絕了,說他們不要大學生,只要專業技工。(大學生根本找不到工作。)

括號裡的話是他給我解釋的。整個文章透著一種窮途末路的感覺。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寫,為什麼才過了十年這個社會就變成如此糟糕了。

他就說他們同學都是這樣認為的。他還有個同學寫得更誇張,但是老師說他寫得好。(老師也認同了。)

怎麼寫的呢?說十年後他也大學畢業,去了一個條件不好的小工廠上班。這個廠條件不好到要買乾淨水喝,而且經常不夠分。於是在一次搶水的過程中被一群人活活踩死。

主題是什麼?是呼籲現在要保護水資源,不要等到十年後水變成了稀缺商品。當然,大學生找不到好工作的想法再次出現。

這是一個定不下來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

一個十二歲剛上初中,還在為提高成績拼命補課的孩子,已經對上大學不抱什麼好感,對十年後的人生感到絕望了,不知道我們這些成年人還活個什麼勁?

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應該怎麼安身立命?怎麼先讓自己順應社會的發展,讓內心安定而堅強,從而讓我們的孩子不會跟著我們焦慮?

首先要做的是認清這個時代。

狄更斯在《雙城記》一開頭就有一段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失望的冬天。人們應有盡有,人們一無所有。 人們直通天堂,人們直達地獄。

用這句話來形容今天的社會也是非常合適的。作者則稱這是個“定不下來的時代,因為它變化太快了。”

這是一個定不下來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

以前老人們能對孩子們說:“聽我的,因為我經歷過你未來要經歷的。”而今天,他們的孩子會說:“不,你從未經歷過我將要經歷的未來。”(作者語)

沒有人能給我們經驗,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探索出適合自己走的路。好在萬變不離其宗,願意努力,願意奮鬥的人總是會天道酬勤的。緊跟時代步伐,勤奮努力的人永遠不會被社會淘汰。

所以,這是個最好的時代,這是個智慧的時代,這是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2018,我要以更大的熱情擁抱這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