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美來也打造千萬級流量入口,改變傳統實體經濟

ZHO美來也打造千萬級流量入口,改變傳統實體經濟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經濟史進入紙幣時代,新中國強大的主權信用成為人民幣的堅強後盾。60年來,中國經濟基本經過了兩個階段:1978年以前的“類蘇聯化階段”,大力發展實業,包括農業和工業特別是工業化;1978年以後的“類歐美化階段”,在對實業進行市場化改造的同時,也大幅放開了資源價格,開始了資源市場化和股份化進程,特別是房地產市場化和股份化。

於是,我們看到,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越來越呈現出新的格局:從事農業的農民,從事工業和服務業的市民,購買股票成為企業參與者的股民。三種人的交織和混雜使中國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實踐越來越複雜和微妙,越來越立體化。中國的金木水火土等自然資源實行國有制,個人不能直接擁有,但正通過股票形式實現個人享有,當然我們的股市還充滿巨大的震盪和初級階段的必然野蠻性。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的極度膨脹,帶動金屬和其他資源能源業迅速崛起,價格飆升。中國的實業雖然也達到史無前例的強大,但卻以過度需求的形式導致資源“山窮水盡”,資源的“山窮水盡”加劇了價格畸高的趨勢,從實業抽取的貨幣血液越來越多,使實業(包括農業和工業以及科技服務業)筋疲力盡,實業勞動者敗在了資源所有者腳下。最明顯的特徵是:工資越來越趕不上房價的上漲了!而房價上漲的根源恰在於土地資源和土地資源金融的惡意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