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01

窮養還是富養 不分男女

許多年前,在網絡上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位母親分享了自己教育兒子的心得,她是堅定地堅持著“兒子要窮養”的觀點。

於是,自兒子懂事那一刻起,她就儘可能讓兒子體悟生活的艱辛、賺錢的不易。

跟所有家境優渥的家庭一樣,在兒子的教育上,她和丈夫從來會給兒子最好的。但是,唯獨在金錢上,她從來都“吝嗇”至極。

給兒子的零花錢,從來不會多於兒子正常的生活開支,甚至,兒子想要買一件剛需用品,都必須靠自己“努力”獲得。

這位媽媽讓兒子從事一些體力活,賺取自己的額外開支。空閒時間,她鼓勵兒子外出打工掙錢,體驗生活。

並且,在兒子大學畢業後,她都對兒子嚴格要求,凡伸手去取,必須付出相應勞動。

好在,兒子很爭氣,長大後,他很快便獨立,有了自己獲取財富的手段和頭腦,從不浪費一分錢,漸漸有了存款。

對於金錢,兒子都會有條不紊地進行規劃,保證每分錢都花在緊要關頭。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與之相反,這位母親的好友,生了個閨女,自幼當成公主養著。

後來,兩家希望結親,便相邀一同外出旅遊。出發前一天,兩家父母商量,把這次出行計劃的安排事項交給這兩年輕人。

行程第一天,就出現矛盾。

這位母親的兒子選擇了相對經濟的酒店,距離景點近,省錢省事。然而,對方閨女卻對此很不滿,她認為難得出來玩,一定要選擇高檔酒店,環境好服務好,更省心。

於是,兩個人就這樣吵了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矛盾越來越多。

這位自幼被“富養”的女孩,出行一律打的,買東西也要去機場免稅店,避免麻煩。而從小就“窮養”的兒子,出行會選擇划算的公交,能不打車就不打車,買東西也會選擇便宜的店。

最後當然是不歡而散,這場旅遊,並沒促成這對年輕人的結合。

男孩看不慣女孩花錢大手大腳,女孩認為男孩不懂享受。兩個金錢觀完全不同的年輕人,終是無法走到一起。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窮養的兒子, 懂得賺錢不易,不會花錢大手大腳,可也失去許多享受生活的機會。

富養的女兒,不太容易被小恩小惠所誘惑,時尚有品位,但卻容易嬌奢,不夠踏實吃苦。

02

靠近貧窮 才知金錢意味著什麼

如果給你5塊錢,你能做什麼?

許多人會說,5塊錢,買一隻冰淇淋恐怕都不夠吧,在路邊你走進一家麵館,吃一碗最便宜的面,也不止5塊錢。

但是,2018年1月31日,在南昌地鐵站裡,一位三十多歲的母親,卻為了一張5塊錢的地鐵票,狂扇自己兒子的嘴。

她歇斯底里地罵著兒子,不斷斥責自己的兒子弄丟了地鐵票。“玩什麼不好,你玩地鐵票”,這位母親激烈的反應,一下子引起路人的注意。

有熱心群眾不能理解這位母親的舉動,上前阻止,“不就5塊錢嗎,不要打孩子,再補一張就好了”,可是這位母親卻說“5塊錢很少麼,錢很難賺啊”。

年底了,外出打工的人都趕著回家過年,沒有人會問你,一年到頭在外賺錢辛不辛苦。

有時候,甚至連自己的血親父母都不知道你因為多掙幾塊錢,大雪天也寧願在寒風中等最後一班公交;更不會知道,在每個月的月尾,因為怕湊不夠房租,只能每晚都吃方便麵。

大概真正體驗過三餐不飽、無所依靠,你才會理解,這位母親此刻的心情。

有人說,那些衣食無憂、不必為生活擔太多心的人,永遠無法理解貧窮帶來的絕望。

我想說,他們不光無法理解,更加想象不到,真正的貧窮到底有多心酸。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這位因兒子丟失地鐵票而發飆的母親,其實是一位單親媽媽,因為離異,她獨自一人帶著孩子在外漂泊打工,負擔全部生活費,而她的家裡,還有生病的親人需要她照顧。

當所有人都覺得,那5塊錢是多麼微不足道的時候,這位母親道出了“錢很難賺”的艱辛。

她說,這次回老家,也是先問親戚借錢,打算買點年貨,好安穩回家過個年。

這位母親或許只是千千萬萬個打工者之一。她沒有很高的文化,只能做些零工,每個月工資不足900元,除此之外,她還要擔負起整個家庭的開支。

5塊錢對她,意味著生活的希望,意味著每一滴汗、每一滴淚。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知乎上曾有個提問,受到高贊和追答——“在中國,你見過真正貧窮的人嗎?”

話題下面聚集了數不清的人,講述了自己親歷或者親見的,生活在貧困的陰沼裡的人,他們的貧窮,看了真的讓人窒息。

在各大城市,車水馬龍,燈紅酒綠,有高度發達的交通和精密的電子設備,即使從中國最南端到最北端,也根本花不了一天時間。

但是,你卻想象不到,在貧窮落後的山區,一個孩子上學要頂著風霜行走一個多小時,沒有可搭乘的公交,也沒有出租車,只能靠兩條腿,翻山越嶺。

冬天,山裡的寒冷浸入骨髓,這位男孩在風雪中走了一個多小時,頭髮上結滿冰霜,小小的手凍得又紅又腫,滿是皸裂。

然而,這不過是他習以為常的生活狀態,無數和他處境相似的孩子,都在這個天真爛漫的年紀,在貧窮的生活塵埃裡熬著、熬著,不知何時是個頭。

這時,有人注意到這個孩子兜裡藏著5塊錢,一張揉得舊舊皺皺的紙幣,他懂事地說,這筆“鉅款”自己捨不得花,留著將來親人生病花。

這麼小的孩子,因為貧窮,被迫承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懂事。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老葛,常年在外打工,一年見不到家人幾面。為了省下幾塊錢的流量費,他蹲在地鐵站蹭網,只為跟家人視頻,說上幾句話。老葛妻子的手機屏幕已碎得不成樣,但總捨不得更換。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80歲的翟奶奶,本該安享晚年,但她的孫女剛剛被確診白血病,自己的兒子媳婦為了照顧女兒,早已花光所有積蓄。

老人每天4點起床去山上摘柚子,再徒步行十幾公里去賣,每日靠兩個紅薯充飢,而她一天辛苦下來,僅賺100元。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塑料瓶8毛一斤,紙殼4毛一斤,易拉罐最貴3元一斤,這些對於81歲的蔣貴英來說,都是生活來源。這些年她不敢病、不敢死,因為她有一個患有嚴重肺病的丈夫,一個痴呆的女兒。

生意好的時候,她一天能賺20元,可大多數時候,賣塑料瓶賺的錢,連一瓶飲料都買不起。就是這點微薄收入,支撐著這個貧困的家庭。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6月間,烈日當頭照,在一處鋼廠的工地上,剛卸完貨的老三正在髒兮兮的水坑裡洗臉。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被汗水溼掉的衣服,在烈日中曬乾,又再次被汗水浸溼,反反覆覆好幾次,竟然析出了白白的結晶。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老三是鋼廠附近的農民,已經60歲了,他和工友們一天忙下來,每個人也僅能分到二十幾塊錢。如此微薄的收入,卻是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因為常年接觸髒兮兮的物料,他們的手和腳早已變得黑乎乎,粗糙不堪。因為卸貨時的一次意外,老三失去了小半截手指。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真正令人絕望的貧窮,都離我們很遙遠。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管怎麼努力,你和你的後代,一生都將陷在貧窮的旋渦裡無法解脫。

這才是貧窮所帶來的絕望。

靠近貧窮,才真正體悟到金錢對陷入貧窮的人,意味著什麼。那是他們生活下去的唯一依靠,是命,是希望。

靠近貧窮,才使我們深刻領悟,有時生活中的許多身不由己,都只不過是貧窮的後遺症。

03

窮養富養 都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被“窮養兒富養女”的觀念洗腦。

我們認為,兒子應該窮養,過度的物質滋養,會讓他不思進取。而女兒就該富養,因為匱乏的物質,會讓她容易被外界的金錢所誘惑。

其實,無論窮養還是富養,都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如今,社會發展,物質條件變好,作為父母,當然希望把好的都給孩子。

有錢,就把孩子送進環境更好、師資更優的私立學校;有能力,還可以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培養一技之長,更可以送孩子去留學,培養更廣闊的見識和學識。

事實上,兒女都是“富養”的,哪一個有條件的父母,會捨得讓孩子吃苦。

孩子從小到大,吃穿用度可以做到不過分、不奢侈,但讀書求學、嫁娶往來,哪裡的錢不是一筆“小數目”。

而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所謂的窮養和富養,是指內在,是屬於思想教育方面的評判。

我們可以量力而為,不必“打腫臉充胖子”,給孩子買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東西,有限的經濟條件,就讓孩子享受本該有的物質生活。

但是,對於孩子的思想教育,我們則需要“富養”。

沒有富養女窮養兒,只有正確的金錢觀

告訴孩子 金錢來之不易

我們可以給孩子能力範圍以內最好的東西,也可以輕易滿足孩子物質上的一切需求。

在金錢方面,我們從不吝嗇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也鼓勵父母,該努力工作的時候,就該努力掙錢,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

但是,與此同時,也請告訴孩子,ta花掉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付出汗水、甚至是血和淚的勞動換來的。

金錢不是坐坐辦公室、蹺蹺二郎腿就能換來的;更不是每天躺在床上、喝喝咖啡就可以賺到吃穿不愁的錢。

讓孩子看到金錢的背後,其實是日夜憂心、加班加點,或者頂著烈日、迎著風雪的事實,這才能刺激孩子感悟到金錢的來之不易。

引導孩子用勞動換取金錢

沒有什麼比讓孩子親自去體驗用勞動換取金錢,來得更直接、更有效。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培養孩子用勞動換取成果的那份滿足感、踏實感和成就感。

孩子只有養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樸素習慣,腳踏實地,才不會被金錢陷阱矇蔽雙眼,也會學會尊重每分錢,對那些辛苦掙錢的底層人不存偏見。

金錢換不來一切 它不是萬能的

雖然金錢很重要,它幾乎能買到世上的絕大部分東西,但它卻並非萬能。

我們尊重每分錢,是尊重它背後付出的勞動、汗水和智慧等,甚至是尊重賺錢之人,卻並非金錢本身。

離開了人和情,金錢只是冷冰冰的東西而已,不值得被狂熱崇拜。

為了金錢,無視、放棄真摯可貴的感情,絕對是最愚蠢的行為。如果獲取金錢,需要你放棄重要的東西或傷害他人,那就要三思而不行了。

培養孩子理財能力

簡單的理財,是讓孩子學會對金錢的規劃。

無論財富多寡,都應該讓孩子明白,金錢的使用應有所規劃,而不是盲目無度。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消除攀比心,踏實掙錢,樸素積極地生活,才能真正享受金錢和物質帶來的自在坦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