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暑期学生补课动辄每节课300元以上有什么看法?

徽菜经典研究


1、愿打愿挨的事情

没人逼你要花这么多钱去不可,既然你愿意花,至少说明你是认为这笔钱花得是有价值的。既然这样,其实就没啥可抱怨的了。

就好像非要拿江南皮革厂的包和LV的包比价格,然后说你对LV的包动辄上万有什么看法一样。人家就卖这价,你觉得值就买,觉得不值就走,能有啥看法?

2、应试教育不管有多少问题,至少它有一点是其他的教育和升学方式比不了的,那就是应试教育是最接近公平的选拔方式,只要你的成绩达到了,你就能上好学校。

如果哪天真把考试分数的占比下调,然后增加一堆类似个人素质、社会责任一类的评价项目,这才是彻底断绝了大多数普通人家小孩上好大学的希望。

举个例子:在斯坦福大学,接近一半的学生家庭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前1.5%),只有15%的学生家庭年收入不到6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后56%,一半以上),这意味着前者家庭的孩子进入斯坦福大学的可能性约为后者的124倍!

这就是美国目前的现状。在美国上大学,至少在那些名校的招生标准中,考试成绩占总分的占比不到30%。当然,上不了这些名校的话,可以去那些社区大学,他们的标准低,也就约等于我们的大专,有些可能连我们的大专都不如(很多社区大学都是2年制的)。

3、所以我真不知道天天吐槽应试教育有什么意思?

不应试,大家来拼综合素质?估计会死的更惨吧。人家琴棋书画武艺无一不精,周末练马术,暑假去非洲做慈善。那我们这些普通家庭能做什么?去马路上扶老奶奶?会倾家荡产的好吧!

4、至少,如果付300一节课的代价能让孩子考上更好的大学,那么大多数付的起这个费用的家庭他都会愿意掏钱的。

毕竟这比去学马术,去练钢琴,练小提琴便宜吧?

当然,或许还有人会说,我付了钱,可是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提升啊。

出现这种情况时,请先自我反省一下:

你真的清楚你的孩子那些科目薄弱,薄弱点在哪吗?

你真得清楚那些补习班的状况,切实了解过他们上课的模式吗?

孩子上完补习班后,你有询问过他上课的状况吗?

你有想补习班老师问过你孩子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吗?

如果这些事情你都没做过,就指望着把孩子往补习班一丢,成绩就能蹭蹭得往上涨,人家也别开补习班了,直接出书就能发大财了~

5、别怪学校的老师教不好,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在家长自己身上!

最反感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其实应该改成这样才合理:“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负责的父母!”

一个老师管100个学生,你觉得他何德何能,可以把这100人都教好?

你家里就1-2个小孩都教不好,却指望一个要管100人的老师教好?这哪是对老师的标准啊?!至圣先师都做不到好么?孔圣人才72个学生吧!


一百分计划



我觉得暑期学生补课每节课300元以上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有的地方比这个数还要多。补课的价格高表明有补课需求的学生比较多。

原因之一,由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再三令五申,在职教师不准搞有偿补课,违规的教师如果被举报,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好多老师们不愿意找那个麻烦。还有就是好不容易放暑假了,大热的天,不如家里自己呆着舒服,真心不愿意挣那个钱。

原因之二,私人开办的教育机构,看好了暑期学生补课这一大块蛋糕,趁虚而入,占领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抬高了学生补课的价格。按一节课300元计算,每周补7节课,补4周,还不足10000元,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通的家庭还是舍得花,并且能承受得起。

原因之三,如果托人找经验较为丰富的在职教师补课,老师暗中偷偷地补课,要担一定的风险,补课费自然还要高于市场普通的补课价格。

随着社会家庭对培养人才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占去了一个家庭的大部分生活费用,因此,补课费的虚高在所难免。
欢迎您加入讨论留言,谢谢您的点赞关注!


赤橙黄绿青蓝紫518


看到这个话题让我首先想到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的成长和教育三次搬家,让孟子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习惯,后来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三字经》就有“昔孟母,择邻处”这句,成为了千古美谈。

几千年以来从孔子到如今,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知识来启发思维培养一个人的人格与人性。人们对教育的探索和认识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反观现在层出不群的教育问题,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

中国的教育问题多不胜数,一两句的说不清楚。这里就单说一下应试教育吧。学生为了升学而考试,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教学,家长为了孩子能考到好大学而绞尽脑汁。所有的教育完全是为了考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小学考试成绩不好就升不到好的初中,初中考试成绩不好就升不到重点高中,高考成绩不好就上不到好的大学,以此类推,恶性循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也肯花代价,有点“孟母三迁”的意思,假期补习班顺理成章的成了家长的首选。



不好意思,正题才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老师是神圣的职业。我记得我的小学老师说过一句话:“当老师是个良心活”。而商业化的教育竟让一节课要300元的费用,试问良心何在?不敢想象是怎样的一节课需要如此高昂的费用。很多老师表示: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薪酬低,通俗的讲就是又累又不挣钱。反过来问一句,一年两个长假你跟我说累,中国人60%是没有五险一金的,既然选择了神圣的职业,为何不多一点奉献精神?大多数人为了生活都是身心俱疲的。申明一下,以上言论不针对所有的教师,只针对那些利益熏心的“辛勤园丁”。付出理应得到回报,但是高额授课真的有违上面那几句话。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性的,素质教育实行多年的结果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主,这是主要原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希望国家重视教育问题,全面化的教育改革,规范培训辅导机构,早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刘畅研


确实现在一些教师唯钱势力,占着班级资源大势收刮家长的钱,补课现在是大头工资是小头,年入三四十万小意思。总结两句,违心的强迫自己学生补课和收礼都是缺德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现在看来真是对的,参与补课和送礼还是有办法提高成绩的。合肥实施家长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无疑是非常民主做法,还没有实施就让一些老师极力反对如坐针毡,可见效果非一般。


揭露披着羊皮的狼


作为一名在职教师,我是抵制暑假补课的。原因如下:

一、补习班质量参差不齐,对成绩提高很难有保障。目前市场上补习班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在职教师参与的补习班;②连锁教育机构开办的补习班;③个体户临时扯起来的草台班子。前两类补习班有比较专业的教师授课,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而第三种补习班授课教师大都是在读大学生,专业能力不强,所谓“补习”,不如说是“托管”!随着主管部门对在职教师参与补习打击力度的加大,很多在职老师都已经退出了补习班。这就导致补习班质量的下降。

二、补习价格虚高,对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正如题主所说,动辄两三百一节课,这让很多家庭都背负了太大压力。有心的网友可以对比一下之前学校集中补课的价格!

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暑假补课已经成了大势所趋,我也简单说一下原因:

一、学习竞争激烈,都想“赢在起跑线”,社会额外增负!新世纪以来,主管部门一再强调“减负”,盲目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社会机构顺势推波助澜,鼓吹“学校不讲补课讲”、“赢在起跑线上”,引发社会盲目竞争,各种“培优班”、“特长班”应运而生,家长趋之若鹜。

二、学生放假,家长没假,孩子无人看管。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工薪阶层越来越多,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家长纷纷带着孩子进城,事业家庭难以兼顾,家长只有把孩子放到补习班,抱着“学一点是一点”、“安全就好”的心态。(这也是近年来小县城“全托式”私立学校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暑期补课是市场决定的,也必将更加火爆!这也可是看作盲目“减负”的负面影响——一刀切“减负”反而增加了家庭、孩子的负担!



九陆贰捌


大家都认为要的钱多水平就高,所以有机构就猛要钱,说自己水平高,确实有人相信,愿意把钱奉上,那有什么办法!实际上要价高的并不多,由于学生家长总是货比三家,所以要价高的机构人人都知道。


普通劳动者劳动人民


谢邀。教育部新规出台在职教师不得补课,受益者自然是校外辅导机构,机构抬高辅导费,以后每节课300元以上甚至高到普通家庭都想像不到的高。这以后是常态。令人担心的是:以后工、农及其它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进名校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另外,做为一名普通公民,想呼吁一下:高费用进行精英教育有一定好处,但也要考虑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有想成为精英的理想。


黄建伟241285490


这是培训学校的价吧,这属于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培训学校明码标价,家长自愿送孩子去补,虽然觉得贵,但家长心里接受,为了孩子嘛,愿花血本,但如果是在校老师开出这个价,家长会觉得天理不容,对老师各种怀疑,猜测,这个老师会不会上课不讲补课讲?不去补课老师是不是会给小孩穿小鞋?老师是不是会对补课的学生特别好?甚至有些人会把臆想出来的结论夸大其词,到处宣扬,甚至把怀疑范围扩大到所有在校老师,我想说,天天这么攻击老师,累不累?


上官凝雪666


能有什么看法,又不花我的钱,又不是我孩子补课。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人逼着你花钱给孩子补课,嫌贵就不补,补了就不要叽叽歪歪。人家高兴收多少就收多少是人家的事,你补不补课是你自己的事。呵呵。


花非花69232330


培训机构说:市场决定价格,体制内教师都不准补课,又要满足你们部分家长补课的强烈愿望,那价格自然上涨一些,钱也就只好由我们独家来赚了。有你们的长期支持,我们定会越办越红火。谢谢家长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