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胸腔共鸣,歌声具有“穿透力”的诀窍!

歌唱胸腔共鸣,歌声具有“穿透力”的诀窍!

胸腔共鸣,是歌唱共鸣的根基。像交响乐队中的低音贝司一样,缺少低音声部的乐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乐队,演奏的乐曲会缺乏立体音响效果,从而缺乏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在歌唱中,缺乏胸腔共鸣的声音,也会缺乏立体感,失去应有的宽广、浑厚、深沉的色彩,是不完整的歌唱声音。

因为胸共鸣腔属于不可调节共鸣腔体,所以在进行胸腔共鸣练习中,只有依赖对其他发声器官、共鸣器官的调整,才能获得理想的胸腔共鸣效果。 良好胸腔共鸣的获得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歌唱胸腔共鸣,歌声具有“穿透力”的诀窍!

1.保持低位发声状态

歌唱发声时,应加强声音顺声道向下传导的意识,力求在颈窝下方和心口之间形成坚定而集中的发声点。这样不但能促使气息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而且能使声音在胸腔中得到共振、扩大、美化,从而获得良好的胸腔共鸣效果。

2.保持较低而稳定的喉头位置和状态

歌唱发声时,保持较低而稳定的喉头位置和状态,使得声带振动时所发出的基音,距离构成胸共鸣腔的气管较近,便于向下传导,有助于加强低位发声状态在胸部形成坚定而集中的低位发声点,这样,就能使基音声波尽快地向胸共鸣腔传递 ,从而获得丰富的胸腔共鸣。

歌唱胸腔共鸣,歌声具有“穿透力”的诀窍!

3.保持喉咙的开放状态

歌唱发声时,始终保持喉咙的开放、畅通状态,有助于各共鸣腔体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鸣腔。这样声带所产生的基音声波进入喉咽腔和口咽腔之后,其中的低频声波向下逆气流作反向传导,通过开放、畅通的喉咙,顺利地进入胸腔,从而获得理想的胸腔共鸣。

4.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

歌唱发声时,如果能始终保持适度的扩胸、收腹(主要是小腹)、挺直脖颈、收低下巴等正确的姿势,尽量扩大胸腔的容积,也会为获得良好的胸腔共鸣提供有利的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