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什么想打贸易战?

北城凉筑L


特朗普,就是不靠谱,现在已经开始了贸易战,目的有三:

1、维持和确保美国第一的霸权主义,遏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2、维护美国利益,遏制中国等国家的科技快速进步。

3、通过加征关税,适当弥补美国财政日益庞大的债务。

一、特朗普是个什么样的人?

特朗普,是一个渗透着美国精神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是一个成功商人。

特朗普,就是不靠谱,也是一个把美国国家利益看的高于一切的爱国者。

特朗普,也是一个想让“美国再度伟大”的,想让美国呈现出压倒性优势的总统。

因此,知道了特朗普的人,就知道,为了美国利益,为了让美国占据压倒性优势,特朗普不惜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来让美国更加强大。

如果不能让美国更强大,那么美国会采取一切措施,让对手变的弱小,让对手变得更加没有竞争力。

二、美国面临的竞争环境

1、过去的100年,美国独享了大部分世界经济发展的好处。

当前的世界,已经从原来的苏联和美国两极世界向多极世界发展。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制裁经济老二日本,日本陷入了失去的几十年。可以说,美国在过去的100年里,美国独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部分好处和利益,美国人过上了超越想象的好生活。

2、最近几十年开始受到欧盟和日本的经济挑战。

最近几十年里,美国开始受到各种挑战,首先是欧盟统一,出了欧元体系,直接挑战了美元的霸权,虽然还是盟国,但是在经济上欧盟与美国开始形成了竞争关系,直接挑战了美国的霸权。日本当了几年老二以后,苏联解体,美国就开始制裁日本,让日本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

3、中国的强劲发展,超出了美国的预料。

2017我国GDP达到了8.27万亿美元,而美国2017年GDP为12.7万亿美元,我国已经达到了美国GDP的65%。预计按目前发展速度,中国将在2028年追平美国,2029年完成超越。

我国从2010年开始呈现出科技成果和制造工业爆发期,多项重大成果出现,开始在世界科技领域呈现出成果喷发态势。多项工程创造了世界新纪录,多项重大成果开始显现,已经开始全方位挑战美国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

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相当于美国GDP的65%,但是我国的实际制造能力已经超过了美国制造能力,这体现在造船能力和造飞机的能力上。因此,美国非常害怕中国的继续发展威胁到美国的地位。

三、美国国内的状况

1、美国政府债务危机。

目前美国政府债务已经高达20万亿美元,而美国政府每年税收等财政收入总共是18万亿美元。而且,政府支出很难降低,虽然美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但是,美国面临着医疗支出庞大和军事开支庞大两大难题,都没办法缩减。因此,美国政府债务如何缓解,是特朗普政府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2、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

最近几十年,美国国内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富人受益于新经济和美国股市的迅速上涨,从而越来越富,穷人因为工作难找和工资增长幅度小于通胀增长幅度从而变得越来越穷,这也已经影响到了美国持续发展的动力。

3、特朗普减税。

长远来看,减税有利于美国制造业回流。有利于美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并且能否实现藏富于民,有利于促进就业,有利于扩大美国税收基础,从而实现远期的税收增长。但是,近期,必然是税收下降的。

四、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目的

1、特朗普一个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特朗普急需增加美国收入,来还债和利息。确保美国不破产。增加收入的一大来源,就是加征关税,也就是开打贸易战。

2、压制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通过贸易战,特朗普期望能压制欧盟、中国等的制造业出口,从而打压欧盟、中国的经济增长。想让欧盟和中国面临增长的困境,特别是针对中国加大了贸易战的力度,特别是针对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进行了一系列限制。

3、发展本国人工智能产业等制造业,从而促使美国再度伟大。

特朗普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制造业回流,促使美国在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占据全球压倒性优势和领先优势。特朗普期望通过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先,增加国内就业,提升本国人民收入,增加国内税收,降低国内贫富差距,全面压制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从而使美国再度伟大起来。


睿思天下


美国经济这些年不如意,虽然和其他西方国家比起来算好的,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飞速发展面前,速度还是显得慢了些。特朗普能够做的,就是对外展示一些强硬姿态、尽可能多地为美国捞一些利益,以此安抚选民的情绪,有利于自己竞选连任。

美国人都知道贸易战是特朗普政府主动“作”出来的,只要华盛顿的强硬政策导致美国吃一次比较大的亏,特朗普政府就将付出巨大代价。这个政府较之前美国政府更强势的唯一资源是特朗普的个性,它受到的真实掣肘实际上不低于以往的任何一届美国政府,民意支持也不高。它的冒进姿态掩饰不了它其实需要如履薄冰的现实。


在这件事情上,特朗普政府显然出现了几个误判,一是误读了美国经济问题与中美贸易之间的关系。二是高估了美国政府对市场条件下民间贸易进行调节的能力,同时高估了美方在中美贸易冲突中的优势。三是低估了中方在遭到美方不公平贸易限制时采取同等报复行动的决心,也低估了美方将在贸易战中付出的代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在星期三表示,中美之间不应该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要逼我们打,那么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我们想说,这不像是外交辞令,因为中国绝大多数人也是这么想的。


中国不会向美国屈服的,请华盛顿死了这条心。北京举起的将不是一面白旗,而是一块斗牛的红布。


胡锡进


“特朗普为何想打贸易战?”——自从1993年考进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攻读硕士以来,我就入了这一行,对中国外经贸争端研究算是比较多的,知名度相当一部分也是从这而来的,对这个话题算是有一点发言权,简单讲讲我的看法:



中国是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已经连续近30年位居全世界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目标国;而这次美国率先发起的贸易战涉案贸易额在我国外贸史上是最大的,正因为如此,更重要的是因为中美两国经济分量在全世界遥遥领先,我才针对此案创造了“史诗级贸易战”一词,并很快流传开来。

但就涉案商品种类和加征惩罚性关税税率而言,这次贸易战远远算不上最大,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商品的限制措施才是涉案范围最大。如19934月墨西哥曾经一次对中国十大类4500余种商品实施反倾销,占中国对墨西哥出口的

75%,临时税率甚至有高达1105%者(鞋),创造了世界贸易史上的奇观。后来,墨西哥成为我国入世的最后障碍,我方以同意墨方对进口中国产品征收特别关税至2008年为条件才交换来墨西哥为中国入世放行,实不足为奇。

就这次中美贸易战而言,从长期来看,这是中国面临的长期性贸易争端压力的一个新案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只要中国经济表现得好,贸易摩擦的压力就会如影随形,避免不了,而且是来自各个国家,不仅仅是西方国家。以中国之大,我宁愿成为贸易摩擦的目标,也不愿沦为别国怜悯、同情、慈善的对象。

其次,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历史相当长,中美经贸摩擦在中美建立正常经贸关系之后不久就开始了。19797月,中美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建立正常经贸关系;当年,美国便单方面宣布对中国7大类出口纺织品实行限额。1983年,中美两国就走到了贸易战的地步:由于美方在纺织品贸易协定谈判中要求降低中国大陆的配额年增长率而中方不愿单方面让步,美国在谈判破裂后单方面宣布对中国纺织品实施新配额,中国则宣布减少或终止购买美国棉花、化纤和大豆。尽管双方最终于19839月达成了第二个纺织品贸易协定,但中美贸易摩擦的帷幕也就此全面拉开了。一直发展到这次贸易战的涉案规模。

第三,作为守成霸权,美国必然格外警惕防范新兴大国,中国不仅是新兴大国,而且种族与美国不同,社会制度与美国不同,文化传统与美国不同;相应地,在山姆大叔眼里,中国的挑战也就格外巨大,格外需要防范遏制。

第四,就当前而言,特朗普在近二十年来的美国总统中最重视重建美国实体经济部门,其政治基础也最倚重美国实体经济部门,而且企图通过贸易保护重建美国实体经济部门产业链,在对外谈判中赌徒个性也格外突出,所以搞出500亿美元进口额加征关税的大招,这在以前的美国总统中是不可想象的。


梅新育


从特朗普来说,这场贸易战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他的理念和团队几乎就是为这这件事情准备的。中美关系的性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从2009年之后,美国对于中国的经济崛起的判断就发生变化,现在已经变成了失望,甚至是绝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如此接近美国,尤其是最近十年来,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让修昔底德陷阱变成了一种可能的前景,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主要是在经济上对中国的提防。
去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产是3750亿美元,占了美国贸易赤字的一半还多,特朗普及其团队对这样的贸易结构颇为担心,尤其是特朗普认为这是中国赚了美国的便宜,失衡的贸易结构再平衡是特朗普一定要做的。在目前的状况下,美国除了简单粗暴的手段,难以实现贸易的再平衡。特朗普是结果导向的,他的“美国优先”,就是给自己支持者,尤其是铁锈地带的蓝领的承诺。为了服务于今年的中期选举以及连任的选举,特朗普一定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
特朗普的团队越来越服务于贸易战,如果小布什的内阁是火神派的话,那特朗普的内阁就是经济战的火神派。从纳瓦罗、莱特希咋、库德洛,再到博尔顿,可以说是鹰派的大本营。尤其是莱特希泽和纳瓦罗,本来就是为了贸易战而来的,现在他们终于有大展拳脚的机会。政策一旦制定,干部就是关键了,现在特朗普的干部们没有省油的灯。


孙兴杰


谢邀。30年前,也就是1988年,42岁的特朗普参加《奥普拉·温芙瑞脱口秀》访谈节目中表示,如果他成为美国总统,一定会为美国赚很多钱。2016年,特朗普参加美国总统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2017年特朗普成为了美国总统,打出“美国优先”的旗号,频繁与世界其他经济体搞贸易摩擦,主要目的有三。

1.打贸易战,扭转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直接目的。正如特朗普在1988年《奥普拉·温芙瑞脱口秀》中所言,美国在对外贸易是一直在赔钱,也就是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以2017年为例,美国进口为29000亿美元,出口超过了23000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5660亿美元。在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贸易中,美国都处于逆差,美中贸易逆差3400多亿美元、美欧贸易逆差1400多亿美元、美日贸易逆差700亿美元。贸易逆差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结果,就是制造业衰落,进而引发大量的蓝领没有工业。特朗普正式在美国蓝领阶层的支持下,才得以进军白宫,因此非常重视兑现对蓝领的承诺。打贸易战,减少贸易逆差,振兴美国制造业,为美国蓝领带来工作!

2.打贸易战,维护美国世界霸主宝座是根本目的。1985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的《广场协议》,也可以视为是一种贸易战。当曾经美国竭力扶持的日本在经济上拥有了超过美国的可能,美国毫不犹豫的将其打趴下!2001年,小布什成为美国总统以后,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促使美国陷入了中东泥潭,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实力。2008年,美国又一次爆发了金融危机,国力又是大损!整个小布什与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的16年里面,经济增长就没有超过3%!与之相比,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正在快速崛起;欧盟独立性与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加。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不就证明特朗普也承认了美国不再伟大,实力在衰退吗?所以,特朗普一次性针对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等国家的贸易战,终极目的无非是抑制其他国家的发展,保证美国的霸主地位不失。

3.打贸易战,特朗普也有私心—谋求连任美国总统。不可否认,基于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的,特朗普一系列冒险主义的“贸易战”取得了成功。2017年,美国经济增长达到2.3%;2018年,更是有预测能够超过3%,美国GDP总量将会超过20万亿美元。当然,这不仅仅是特朗普打贸易战的结果,而是特朗普一系列“美国优先”组合拳的结果。早在2018年2月28日,特朗普就已经宣布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任命自己2016年竞选团队的数字媒体主管布拉德·帕斯卡尔担任连任竞选团队经理。由此可见,特朗普一系列“美国优先”,包括打贸易战,都夹杂着谋求连任美国总统的私心!

欢迎大家讨论,特朗普能否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观察室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最近,美国单方面宣布对中国开展贸易战,从最开始的500亿美元追加到了1000亿。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有人认为是巨大的中美贸易赤字让美国佬绷不住了。

但最近美方却针对中美贸易战向咱提了个很无厘头的要求:立即停止“中国制造2025”计划,停止一切政府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升级计划。喂,我们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用你美国的电了?吃你的粮食了?还是踩着你的尾巴了?你说停就停啊?

虽然在咱看来“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对国家高技术制造产业发展的一项行动纲领。但在来老美看来,中国制造2025那是在戳他们的肺啊。而这十大领域、五大工程则是美国人想除之而后快的。

咱不妨来看看,中国制造2025究竟为啥让美国如此紧张。首先,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在2025年前,要在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十个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与体系化发展。

而具体到实施的五项工程中,就不难看出中国制造2025对于咱的重要性。首先,大力建设制造业创新基地,计划在2020年形成15家左右的制造业创新基地,并在2025年将这个数字扩大到40家。涵盖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让制造业更加高端、自主。

举个例子,此前,咱制造战机使用的军用级复合材料部分依赖进口。如果对方借机抬价或者掐断供应,就会极大影响中国军机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在制造业创新领域,中国必须要形成自己的高技术体系,以保证经济国防建设的自主性。

在智能制造领域。2020年,要明显提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将成本、生产周期与产品不合格率降低30%,而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并将成本、生产周期、不合格率降低50%。

这意味着美国将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毫无优势。过去,美国高端产品以效率与质量称霸市场。依靠智能化生产线制造,极大节省了生产时间与人工成本。但如今,中国在智能制造上狂加技能点,仅少量人工就能完成高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极大压缩生产成本与时间,再配合祖传白菜价天赋。美国人只能看着咱们吃肉却连汤也喝不上。

此外,强化工业基础工程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在2025年前,完成关键核心部件的自主保障、降低高端装备制造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并加强国产大飞机、大型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自主研发制造与市场份额。同时,加强对工业环境的治理。2025年前,建立绿色制造业体系。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完成对国内环境的治理,保持可持续发展。

但这样一来,中国制造2025在西方看来就绝对是威胁。制造业的创新与智能化意味着中国将拥有更强悍的制造能力,并且将对高、中、低端制造领域形成把控。想想看,美国人口才3亿多,全欧洲加起来也就7亿。这点人口的市场需求显然有限,当然了印度虽然人也多,但老百姓没钱啊,买不起欧美货。这也是为啥欧美制造业将中国视为金主的原因。14亿人口的巨大体量加上大家都不差钱,这购买力真不是开玩笑的。

但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展开,由欧美把控的高端制造受到中国冲击。我们的同类产品质量高、数量足关键还白菜价。自然会迅速占领市场,除了满足中国本土市场之外,还能迅速赢得海外客户的青睐,并且也能在非洲、拉美甚至印度获得稳固的客户群体。这就等于占领了欧美制造业无法触及的市场盲区,并封死了欧美未来抢占市场的可能。

最关键的是,欧美本国客户也不傻。放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不买,买坑爹贵的国货?像芯片、电子信息技术、大型客机等一直被西方垄断并借此压制中国的产品,在未来,中国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反过来出口西方,把他们赚走的钱加倍拿回来。

现在你明白为何美国对中国制造2025如此敏感了吧。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而中国制造2025战略就等于让西方彻底丧失了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前,咱最多就是摸鹰过河。而如今,咱也开始薅鹰的毛了。你说他们能不急吗。


迷彩虎军事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与美国和世界关系密切相关。有人假设另外一个美国总统上台而不是特朗普是否会发生贸易战?

其实世界局势发展到今天,美国与世界经济体之间的平衡关系逐步被拉平。美国逐步在失去有二战以后自主导制定的世界秩序,尤其是经济规则。

二战以后,世界以西方7国为经济火车头。一度G7经济总量长期超过世界总量50%以上。其他六国又以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有大量资源和手段制定利于自己的贸易规则。

科研尖端化,军事绝对化,经济高端化的指导下。以美元为杠杆,保留科研、技术规则,金融服务等暴力规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产业空心化战略。

一共大概实施三轮,第一轮针对欧洲转移。允许德国意大利等战败国实行民用工业发展。以欧洲为中心,向全球扩散。欧洲的崛起同样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最大资本。可以说,欧洲的民用工业是美国养大的。

第二轮针对日本等次盟友国家。60年代末,日本迅速崛起,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欧洲。以汽车工业为例,日本汽车在美国上打败本土产业。美国三大汽车汽车厂除了通用勉强自保外,福特危机爆发。最终总经理爱可卡“背锅”辞职。克莱斯勒破产重组。

最终美国启用金融货币战,逼日元升值。没有选择的日本在与美国这场双向贸易战中败北。经济停滞不前。在这一场贸易战中,美国之所以胜利有几点优势,贸易战涉及产业单一,而且本土基础雄厚。手握美元金融规则之剑和与日本特殊关系。

第三轮空心化在70年代末,众多新兴国家纷纷踏上经济改制道路,世界经济发展之花遍地开花。从南美的墨西哥到亚洲。

低端产业链贸易的脆弱性在全球贸易中就是严重依赖美元,这给美国在金融危机中“残忍收割”留下机会。好在中国躲过那次危机。

苏联解体,失去制衡的美国找到了更为直接的“掠夺”办法,战争。看到这一机会的同样有伊拉克萨达姆。于是,本来不在美国局中的伊拉克自己跳进圈中。

于是美国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一场又一场战争。萨达姆的“引狼入室”也让中东企图崛起的希望更加渺茫。南斯拉夫战火与硝烟中被迫屈服。伊斯兰极端主义开始冒头,911让在战争尚且能保持一份从容和冷静的美国暴怒。

在阿富汗战争的初期胜利中尝到盟友的大力协助,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已昏头要把美国武力值发挥到最大。同时打两场高强度局部战争来实战检验美军能力。

有前恶的萨达姆又成为首选目标。尽管萨达姆赌咒发誓绝对没有“化武”,无奈美国把“证据”拿到了安理会。“铁证如山”下,美军摧枯拉朽。萨氏魂断巴格达,几乎被灭族。

8年任期耍够酷的小布什,把烂摊子丢给下任。战争后遗症很快出现。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最终除首都喀布尔以外地区爆炸袭击到处开花。剩下不到1万美军只能自保。

伊拉克后遗症更为严重,美国扶持的新政权得不到老百姓信任,为了稳固江山只能不停指责美国,美国人只能憋屈配合。只要能稳定就行。

贼心不死的美国人在小能量干掉不顺眼的卡扎菲之后,又把目光盯上叙利亚巴沙尔。原班套路齐上,大马士革兵临城下。

俄罗斯出手了,“伊斯兰国”也出手了。席卷几乎半个中东地区的IS打断美国奥巴马一次如意算盘,直到下台也未实现。

2010年按照老的计算方法,中国GDP接近美国。负债过日子的美国人反过来算,一下就拉开了距离。随后世界进入新一轮拼GDP时代,去年法国为了超越英国微弱优势、连毒资都计算在内。

特朗普上台换了一种玩法,不搞“文化人”那套背后算计人,桌面两向抿的做法。直接开打,打完再谈。

关于贸易战,最近看到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文章,无外乎是狼来了和读新闻两种。发展到这一步两国最高决策层也未必能预料结果。美国重新规则,但胃口太大。一次性几百亿配额当成小钱。当然抢惯钱的美国是无法也不会体谅中国人含辛茹苦赚活命钱的痛苦。

结局无非就是兑子之战中,谁分寸有方,变招灵活,底牌准备够硬。既然刀要见红,怕与不怕已经不重要。能扛住不腿软才能看到对方最后一张底牌。


核子猎潜艇


2018年7月6日商务部表示,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了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


中方承诺不打第一枪,但为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必要反击。后续如何演绎,我们拭目以待并严阵以待!


中美贸易争端演变到今天,我想原因是综合性的、复杂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本质上是传统的守成大国与新兴崛起大国之间的竞争,是美国对中国遏制的表现。


据统计,2017年中国GDP规模达到82.7万亿元(12.2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15%,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约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60 %多,超过美苏争霸时期最鼎盛的苏联经济规模。



如果照目前中美双方增长速度,预估2027年左右中美经济总量就旗鼓相当。因此,美国人感受到了严重的危机感。历史上每一次新兴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国际格局的巨震。



二是,打压中国的高科技蓬勃发展的势头。


国与国的竞争,从根本上是科技的竞争。


而中国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规划”,中国逐渐取得了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机械等方面高科技的长足进步!因此,美国意识到必须及时加以遏制,否则后患无穷。


三是,彻底打乱中国经济结构改革的节奏,促使中国中断去杠杆的既定节奏,打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思路,扰乱中国经济。


有人认为,“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犹如中国在外部环境中面对的一头灰犀牛……


如果中国不做好经济结构改革,反而因为担忧贸易战而去促增长,外部的灰犀牛被化解之后,内部的灰犀牛会闯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灰犀牛。”


四是,美国民粹主义盛行。


民粹主义大行其道,根源于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空前拉大、制造业大幅衰落,底层沉默的大多数被剥夺感加深。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发酵,势必引发国际争端。



五是,美中施政理念冲突。


美方认为中国是政治的威权主义,经济上的国家资本主义,贸易上的重商主义,国际关系上的新扩张主义,这是对美国领导的西方世界发起了全面挑战。


他们坚持认为:中国经济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中国进军高科技挑战美国高科技垄断地位(国际分工从互补走向竞争),中国重商主义挑战美国自由贸易,中国“一带一路”挑战美国地缘政治,中国发展模式挑战美国意识形态和西方文明。


六是,美国蓄意改变现行的一些贸易规则和经济秩序。


美国认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导致中国、日本等国夺走了美国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中国等国迅速崛起,中国等国收益最明显。



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 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我国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


幸生


特朗普为什么要发动“贸易战”?原因很简单:既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公平,又可撼动中国的根基——经济基础。因此,就贸易而谈贸易,不可能认清贸易战的本质。我们必须将视角转向特朗普的竞选口号:“美国第一”,明确其中的含义。同时明确,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和要求欧盟、日本解决和美国的贸易不平衡,性质迥然不同。美国和日本、欧盟只是存在“贸易摩擦”,根本谈不上“贸易战”。

从根本上说,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绝不仅是为了缩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而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去年11月,美国通过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美国国家安全报告》,明确将中国定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白宫的商业报告,明确将中国对美经贸行为定性为“aggression”(侵略)。美国著名咨询机构(智库)兰德公司最近的报告,标题就是“美中之战”。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清单明显显示,其目的就是遏制“中国制造2025”,即科技进步,即防患于未然。

特朗普敢于发动贸易战的重要基础,是美国朝野对华认识日益趋同,即认为以往通过经贸关系诱导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进而改变中国政治制度的政策,已经失败。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即“划分势力范围”。同时,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动向,如进一步弘扬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也使美国朝野认为,美国推崇的世界价值观体系正遭受挑战。须知,美国外交历来两条主线:强调美国价值观的“理想主义”;强调美国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现实主义”。中国在两方面均对美国发起挑战,美国岂能坐视?

至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冲突,也和“美国第一”即美国必须是世界头号强国有关。在最近的北约峰会上,特朗普指责德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关系“不合适”。他说,德国可以和俄罗斯做生意,但购买俄罗斯石油,通过新的石油管道输入俄罗斯石油,使德国70%左右的石油被俄罗斯控制,“不合适”。他对北约秘书长说:“美国保护德国,保护法国(按:美国承担了北约至少70%的费用),但他们却在帮助俄罗斯对付美国,这合适吗?”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至于汽车关税什么的,双方容易达成妥协,不值得关注。夫妻尚有拌嘴的时候,美国和德国的利益怎么可能完全一致?那种吵架也叫贸易战?

和日本的贸易摩擦,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当今的美日关系,今非昔比。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特朗普就贸易问题向日本发难,日本当即“还以颜色”,采取对等报复措施。这在以往无法想象。

总之,我们不能将不同质的问题混为一谈,不能将美国与欧盟、日本的矛盾同美国与中国的矛盾相提并论,不要幻想中国可以和欧盟和日本建立“反美统一战线”,否则就会造成战略误判并采取不明智的行动,陷入被动。


冯玮


回看二战后几十年的历史,我们会有惊人的发现。

六七十年代,苏联的国力快赶上美国了,GDP到了美国的一半,但是军事实力几乎持平。里根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最终击败了苏联。看一下现在的俄罗斯,GDP差不多和中国的腾讯、阿里、百度三家市值的总和差不多。

到了八九十年代,日本崛起了,GDP超过了美国的一半,美国通过贸易战和汇率战,击穿了日本的所谓“经济泡沫”。当时,日本制造在美国占有的份额很大,尤其是汽车和电子行业,更是完全压制美国。但是,日本毕竟是美国的跟班,尤其是在军事上,只是一个小弟,美国只需要通过改变利率,就能让日本缩水。

现在则轮到中国了。中国的GDP超过了美国的一半,几乎达到三分之二的水平。看一下美国贸易战的清淡,制裁的中国产品全都是制造业产品,而中国报复美国,惩罚的则是农产品,这很能说明问题。现在,轮到担心中国的威胁了。

特朗普的战略,表面上看是遏制贸易逆差,本质上还是对“第二国家”的警惕和打击。战后一直是美国独大,苏联和日本都没有对美国制造真正的威胁。现在轮到中国这个对手了,但是中国和苏联与日本都不同,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第一,中国的制度,比当时的苏联更灵活,奉行一种实用主义;第二,中国的人口红利一直都在,人力资源的优势,以及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的总和,要远远高于苏联和日本;第三,中国人的隐忍性格以及政府对资源的掌控力。

这些都让中国具备了某种战略纵深。贸易战只是开始,中国的A股暴跌,美股也好不到哪里去。其实,每年600亿美元的所谓贸易展,并解决不了问题。但是,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美国开始认真考虑中国这个对手了。

只不过现在形势变了,这一次美国到底能否如愿,还真难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