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万亿市场空间显现,人才培养带动行业发展新气象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对于云计算而言,良好的市场前景逐步凸显,人才培养成为了当下促进技术革新与相关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对于核心技术和关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包括云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了热点话题。云计算作为企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受到了高度关注,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云计算万亿市场空间显现,人才培养带动行业发展新气象

云计算万亿市场空间显现,人才培养带动行业发展新气象

放眼全球,云计算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有云市场规模继续高增长,未来预计有万亿的市场空间。

根据Gartner研究报告,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683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2092亿美元(包括BPaaS、SaaS、PaaS、IaaS、Cloud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Services和 Cloud Advertising),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0.51%。预计2017-2020年行业规模增速依然维持在15%以上,到2020年有望达到3834亿美元。

在全球云计算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之际,中国积极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流,采取多种方式,加速推进整个云计算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来看,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接近700亿元,预计2018-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66亿元。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中公有云约246亿元,占35%,仅为美国公有云规模的五分之一。市场占有率可提升空间巨大。

据产业信息网数据预测,我国公有云市场增速有望领先于全球水平,在2020年达到600亿元,占国内云计算整体市场的比重提升至45%,形成公有云和私有云分庭抗礼的局面。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比重的不断提升,给众多的企业进入云计算行业注入了信心。在整个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仍然有多家企业脱颖而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按营业收入排名,根据MorganStanley的数据,2017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包括IaaS、PaaS、SaaS),由微软和亚马逊主导,微软以289亿美元排在首位,亚马逊的云业务收入以174.6 亿美元紧随其后,谷歌云云计算收入约40 亿美元排第三名。

与外国企企业相比,中国的云计算企业也发展迅速。其中,阿里云作为中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龙头厂商,2017 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11.68 亿元,营业收入排第四名,同比增长100.65%,增速超过AWS。盈利的增加反过来也使得企业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发新技术,加强对于核心团队的建设。

在影响云计算企业发展的多种因素中,人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上都排在世界第一,但中国在人才总量,以及杰出人才占比偏低。目前,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行业,都急需大量的人才,整个行业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相当欠缺。人才作为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的核心力量,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模式的转变,更应该受到关注。

为培养专精人才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诸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些地区更是政府与高校等配合,多方发力促进包括云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例如,近日北京市教委明确,市属高校专业调整需进行申报,申报范围包括新设置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调整专业学位授予门类和修业年限,撤销专业等。按照通知要求,各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设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外语非通用语种等领域相关专业。

常言道“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未来,在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的联手努力下,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紧缺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同时,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在内的新兴技术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