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郭台銘忠實學徒,在富士康偷師10年,自立門戶後身家113億

文|AI財經社 荊文靜

編|鹿鳴

如果王來春走到面前,你可能會覺得她有一點眼熟。土黃的皮膚,亞洲人常見的內眥眼角和腫眼泡,塌塌的大鼻子慵懶地癱在臉上,也不是櫻桃小嘴,但差一點兒遮不住險些外凸的牙齒,再加上不加修飾的大臉龐,王來春像極了中國萬千默默無聞的農婦。她們一輩子過著“面向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偶爾穿著整齊進一次大城市,如同過節。

如果上帝是一位導演,也絕對不會想到讓王來春扮演大老闆,更不要說世界女富豪。但是,上帝不是導演,是平靜的見證人,它見證了王來春如何從富士康公司的一個農村打工妹一步步靠著能力走上《福布斯》科技富豪榜,成為能夠和全球女強人平起平坐的傑出人物。2017年,王來春憑藉其113億的身家再次入選“福布斯富豪榜”。

什麼“看臉的世界”,什麼“學歷改變命運”,在王來春這裡,統統不管用。“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些樸素的價值觀被王來春靠成就證明了其合理性。

她是郭臺銘忠實學徒,在富士康偷師10年,自立門戶後身家113億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1988年被稱為“臺商元年”,對於臺商來講,這是一個值得記憶的年份。根據大陸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統計,1988年4月之後的半年期間,辦理臺胞證的人中,旅遊經商人數比例上升至60%以上。尤其東南沿海一帶,現象尤為突出。以福建省為例,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1988年2月底,已經有46家臺資企業在該省落戶,總投資為445萬美元。

也是這一年,時年38歲的郭臺銘第一次跨越臺灣海峽探訪故土。站在廣袤的內陸大地上,郭臺銘看到了無限商機,立志要在大陸幹出一番成績。最後,郭臺銘選擇在深圳投資設廠。

彼時,深圳特改更是一次比一次更加堅定和徹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號召振聾發聵,各行各業都透露著噴薄而出的活力和莽撞。當時,時年37歲的王石以當時2000萬元的天價在深圳拍得威登別墅地塊,正式進軍房地產行業,萬科雛形顯現;43歲的退役部隊團職幹部任正非在雜草叢生的深圳灣畔建立華為,國產手機霸主勢頭初現。

然而,這些洶湧的充滿生機的時代波濤,與當時的王來春沒有一丁點關係。面對大人物們的雄心壯志,王來春沒有一絲關注。因為當時的她,還只是富士康裡一個普通的打工妹,21歲,初中學歷,其貌不揚。剛剛從澄海農村趕到大城市打工的王來春,也一時理解不了時代變革與她的關係。

在時代滾滾車輪面前,沒有人是旁觀者。也正是因為臺商郭臺銘在大陸的投資,王來春也在不經意中被慢慢捲入時代洪流。只是當時的她還沒意識到。

當時的富士康只有百十來員工,血汗工廠的種子早已埋下。

廠裡環境惡劣,條件差。停水、停電是當時常態。100多位女工住在一個大通鋪上,連電扇吹出來的風都是熱風。如果遇到停水,工人刷牙、洗臉都要端著臉盆走到一公里外的村子裡去。即使有水,水質也很差,燜出的米飯都發紅,被大家稱為“紅米飯”。

內部管理也嚴格,又特別講紀律,有很多規矩。如果停電,工期就會被耽誤,所以來了電,就要立刻加班加點趕緊工作。哪怕是半夜凌晨,電來了,工人也要立馬爬起來到車間工作。

很多吃不了苦的員工最終選擇離開,但王來春沒有放棄,甚至比領導要求的工作態度還要刻苦。主動加班,偷著加班,是她當時的常態。

郭臺銘曾說:“跆拳道打得好,一定是馬步蹲得紮實;少林寺和尚功夫千變萬化,是挑了多少年水上山。”

這樣來看,王來春在富士康打了10年的馬步,挑了10年的水,最終走入了新階段。在富士康的10年間,王來春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從枯燥的流水線工作,到管理層無聊的說教,再到企業管理文化的滲透,王來春將每一步都走得紮實又勤勉。

王來春曾說,郭臺銘給她的影響最大。她記得,有一次為了按時完工,郭臺銘親身衝到生產線上,捲起袖子,操作機器,三天都沒有睡覺。

這給了王來春非常大的觸動。彼時,已經創業近20年的郭臺銘,在臺灣甚至大陸也算是有名的企業家。“他不講究吃穿、不追求享受,辦公室簡陋無比,連椅子都是食堂退下來的摺疊椅。”王來春事後回憶說,語氣中帶著欽佩和感激。

除了郭臺銘,當時整個來大陸的臺灣管理幹部都極其努力和刻苦。早起跑步、開會、帶領員工早讀;下班給員工培訓;最後做總結。

王來春從中取到了不一樣的經——管理經驗。王來春說:“派駐幹部(臺幹)親力親為的工作作風、言傳身教的工作方式及先進的經營理念對我的影響很大。”

除此之外,王來春用心學習管理層的培訓內容:生產線上工人打架該怎麼辦?員工拉幫結派如何對待?有人騷擾生產如何處理?這些知識讓王來春走上管理層更加順風順水。可惜的是,當時的大多數員工都把這些當成苦差事。

最後,憑藉一點一滴的積累和踏實肯幹的態度,王來春一步一步走上了大陸人在富士康的最高崗位——“課長”。

她是郭臺銘忠實學徒,在富士康偷師10年,自立門戶後身家113億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彼時,再問王來春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想必應該是“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王來春也真的是這樣講的。

1998年,32歲的王來春覺得自己“準備好了”,決定選擇新的賽道重新起跑。於是,她選擇從富士康離開,與哥哥王來勝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公司業務基本與富士康相類似:研發、生產、銷售各種電子連接線、連接器。

王來春的確準備好了。從管理文化、管理模式再到人脈和業務等諸多方面,王來春時時展現出富士康文化的殘留。這樣的積累是有用的,成功看似還是有捷徑的。

富士康方面並沒有出現不悅,甚至還表示出了支持和關注。不僅郭臺銘,就連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正崴精密的董事長,也曾給予王來春以積極協助。據悉,立訊公司最初的業務是通過第三方代加工生產連接器,然後再賣給富士康。

說王來春是郭臺銘的忠實學徒也不為過。“走出實驗室,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樣的錯誤”、“不懂就要問,想要保住面子的人,最後連裡子都會輸掉”等郭臺銘的經典句子充斥著立訊精密辦公樓和車間的各個角落。

從郭臺銘的員工到他的合作伙伴,王來春還是一個聰明的學徒。到最後,王來春帶領著立訊,發展成一個比郭臺銘弟弟郭臺強的正崴精密市值還要大的公司。這是後話。

2004年,王來春回到深圳創辦立訊精密。老東家郭臺銘並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得力干將,每年給王來春不少於10億的業務。富士康曾為其貢獻超過50%營收的核心客戶。戰略佈局上,王來春也緊密圍繞著富士康發展,對其進行貼身配套與服務。

王來春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在時代洪流中,留下一些不大不小的足跡。

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交所掛牌上市。8年來,靠著穩紮穩打,立訊精密的股價一直穩步上升。截止2018年7月19日,股價由上市時的1.48元/股左右上升到如今的18.37元/股,市值757.74億,漲幅1141%。此時,郭臺銘弟弟郭臺強的正崴精密市值已經跌到167億臺幣(約37億人民幣)。

也憑藉著這一成就,王來春和哥哥王來勝的身家也水漲船高。2017年,王來春憑藉其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3億)的身家再次入選“福布斯富豪榜”。在此之前,2014年,王來春就以77億的資產上榜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作為為數不多的商業女強人,王來春的確不簡單。2017年,《福布斯》發佈全球科技界100位富豪排行榜,全球只有6位女性上榜,其中一位就是王來春。

在這個榜單裡,有一位叫梅格·惠特曼的女性,她的簡歷金光閃閃。梅格·惠特曼出生優渥的富裕家庭,畢業於普利斯頓和哈佛商學院,現在是惠普總裁,之前又做過迪斯尼營銷高級副總裁、全球著名購物網站eBay的CEO。梅格·惠特曼的全身散發著高知、精英、上層階級的優雅高貴氣息。

能夠有一天與這樣優秀的人物比肩,是20多年前,土裡土氣又沒有太高文化的王來春想象不到的。從一開始,名字聽起來就帶著鄉土氣息的王來春,只是想要做好本職工作。畢竟,“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王來春淡淡地說,平靜的背後遮掩不住眼神裡的堅韌與野心。

她是郭臺銘忠實學徒,在富士康偷師10年,自立門戶後身家113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