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真的不用「擇時」和「擇勢」嗎?

基金定投幾乎人人都可以做,但許多人並不知道,有兩大規律很重要:一是定投一定要擇勢,二是定投並非越長期越好。這個觀點可能與通常關於定投的原則不太一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原因。

Part1、認清需求和目標

做任何事情都忌盲目隨大流。有位姓張的阿姨被定投講座宣傳得動了心,說要做定投。我問她是做給自己還是做給家人?做養老還是做子女教育?張阿姨很困惑地反問:這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而且區別很大。

基金定投不是萬金油,總體來說,適合的人主要有4種:

一是“月光族”,基金定投具有強制儲蓄、控制生活成本的效果且門檻較低;

二是厭惡風險、沒時間打理、缺乏專業理財能力的投資者,基金定投讓其忽略市場波動情況;

三是有固定收入的人,收入來源決定了定投是一種良好的方式;

四是有子女教育、退休養老等長期投資目標的投資者,基金定投可以結合長期配置來做。

張阿姨已經60多歲了,給自己做定投顯然不合適;如果做給家人,固定收入來源又成問題。

以上4種類型的基金定投,對主動性投資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對第四種類型的人來說,懶是種可怕的事情——那麼重要的目標,那麼長期的投資,你能放心做個懶人嗎?

在做定投前,一定要理清需求和目標。如果主要目的為了強制儲蓄,對投資收益不關注,又實在沒有精力,那麼懶一些不打緊;但為了子女教育、退休養老等長期目標,就有必要制訂投資計劃,多種途徑增加投資的主動性。

Part2、要擇勢,也要擇時

在定投的目標期限內如果你判斷將是長熊區間,那麼不要進入。即使目標期限處於長期上行通道中,但你準備進入時發現已處於異常(高)區間,那麼也不宜盲目進入。

長期熊市不相信傳奇

研究者通過對日經225指數進行定投模擬,表明長期熊市期間不可入市。然而我們可能聽過一個關於臺灣基民張夢翔的傳奇故事,恰恰發生在我們模擬定投的區間內。下面是某媒體的相關報道。

臺灣投資者張夢翔,首次進入日本市場是1996年8月,當時日經225指數為21000點,38個月後,指數為18000多點,下跌了14%。但張堅持每月買入3000元指數基金,一直堅持了38個月,然後將所有定投份額賣出。38個月內,他共投資114000元,出場時資金總額為216600元,獲利102600元,投資收益率90%。

1999年10月以後,張將全部所得216600元資金,再按每月3100元的標準繼續定投……在這70個月裡,日經指數從18000多點,回到13000多點,指數下跌-28%。但張投資本金217000元,到出場時資金總額為434000元,獲利217000元,投資收益率100%!

換言之,張夢翔從1996年8月開始定投日本股市,108個月的時間裡,從進場時21000點附近到最後一段時間13000多點,大盤下跌了大約38%,但是他通過科學的定投方法,實際僅投資了114000元,最後收穫434000元,總收益率高達380%,年化收益率約16%。

張夢翔的定投情況如圖1所示,其中A點為第一次進入點,B點為第一次贖回點和第二次進入點,C點為第二次贖回點。經過模擬定投我們發現,故事中描述的贖回金額都是錯誤的。其第一輪定投的贖回金額應該為118650元,簡單收益率4.08%,年化收益率僅為1.27%;第二輪定投的贖回金額應該為235268元,簡單收益率8.42%,年化收益率僅為1.40%。

不過話說回來,僅僅這樣的收益率也足以成為傳奇了,因為畢竟取得了正收益。圖2模擬了1996年8月~2012年2月定投日經225指數的情況,可以發現在長期熊市中取得正收益的機會實在難得。

圖1、張夢翔定投日經225指數示意圖

定投真的不用“择时”和“择势”吗?

圖2、1996年8月~2012年2月模擬定投日經225指數收益情況

定投真的不用“择时”和“择势”吗?

異常高點區域也宜謹慎

入場不擇時是相對的。何為異常高點區域?在長期股市走勢圖中,畫一條與長期趨勢線平行的連接歷史高點區域的直線(如圖3中的上線),其上的部分即為異常高點區域,如紅色區域所示,在這些區域定投須謹慎。與此相對,綠色區域則是良好的入場時點。

圖3、上證綜指價值中樞線與定投時點示意圖

定投真的不用“择时”和“择势”吗?

在談到定投不擇時時經常有人舉例說,上證綜指從6124點跌到1664點,再反彈到3000點就已經有收益,暴漲暴跌都不怕。事實如何?我們以6124點所在的2007年10月開始模擬定投(取每月16日數據,如逢非交易日,則後推至最近的交易日),結果直至2009年7月股市達到3183點時才第一次實現正收益,21個月的簡單總收益率為13.19%。此後又迅速脫離了正收益區。

Part3、贖回時機的選擇

贖回常常被忽略,但卻是定投中最關鍵的部分。買得好不如賣得好,定投的過程也是風險累積的過程,長年累月持續定投,為的就是贖回時實現理想的收益。長期趨勢和個基的基本面如果沒有根本變化,不妨按計劃贖回基金。但在定投這個長期過程中,大的意外也難免發生,需要根據情況進行調整。需要說明的是,沒有最合適的贖回時機,只有適合贖回的時候,正如一次性投資不可能準確拋在頂部一樣。

基本趨勢未變時的贖回

下面有兩種方法可供參考。

1、趨勢線贖回法。

如圖4所示,在長期趨勢未發生重大轉折之前,趨勢線(標圓點直線)以上部分均是贖回時機,尤其是標三角的線上面的區域,堪稱最佳贖回時機。我們重新來定義牛熊市:如果把趨勢線以上的區域稱為牛市,把以下的部分稱為熊市,我們發現,一個牛市為2~3年,一個熊市為4~5年。這樣一來,一個牛熊週期就需要6~8年,意味著如果在牛市入場,要找到一個理想的贖回區間,通常至少需要5年。這是我們對沒有明確計劃的投資者設定的最低預期年限,而像子女教育、退休養老這類有明確計劃的定投,在計劃到期前5年就應該開始注意贖回時機,或者轉換為風險較低的債券型基金。

2、目標收益率贖回法。

目標收益率沒有一定之規,可依據情況自主設定,但不宜過高或過低。根據我們對上證綜指的模擬定投,任意定投5年的簡單年化收益率為5.78%,這是以不擇基、不擇時作假設情況下的數據。加上擇基和擇勢因素並適度放寬空間,以股票型投資者為例,可把目標收益率定為15%~20%(簡單年化),但也不宜超過30%。

發生重大意外時的贖回

這裡指的一是市場趨勢出現重大轉折,二是定投的基金出現了足以影響其長期收益的重大事件。

1、市場趨勢出現轉折。

對長期趨勢進行預測很難,它建立在一定的假設之上,當一些重要假設改變之後,長期趨勢就可能出現轉折,定投計劃也需要隨之改變。例如,原本計劃投資10年,扣款7年後市場起步進入一個牛市階段,但基本面突變,預示行情將走空,這時最好先獲利了結。注意,我們一直強調的長期是相對於定投計劃而言的。

2、個基的基本面改變。

當基金公司或基金髮生足以影響業績的變化時,如核心管理層大變動、大規模擴募、該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離任等,投資者應考慮在相應高點贖回或做基金轉換。

本文源自大眾理財顧問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