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的眷眷深情——青海省剛察縣幼兒教師在聊培訓工作掠影

六月,繁花似錦的季節,也是收穫幸福的季節。

“感謝您,是您用無私奉獻和付出讓我們編織人生夢想,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感受到家的溫暖。”6月21日,在位於臨清的聊城幼兒師範學校會議室裡,第二批來自青海省剛察縣的14名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師,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緊張培訓,即將踏上返鄉的路,心情激動又愉悅,感激之情也溢於言表。

我市認真貫徹中央、省委關於對口支援青海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支援剛察教育的力度,選擇在聊城幼兒師範學校設立剛察幼兒教師培訓基地,構建起雙方友好往來的良性機制。截至目前,已培訓兩批24名教師。

從海拔3300多米的青海湖畔,到波光瀲灩的大運河畔,剛察縣的幼兒教師如沐和風,真正感受到了來自山東的真情厚意。

情繫藏區 搭建精準援建良好平臺

剛察縣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域廣、人口少、教育資源匱乏,特別是基礎教育的底子比較薄弱,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如何發揮聊城教育理念先進,經驗豐富、質量領先、人才薈萃的優勢,全面提升剛察幼兒教育質量呢?

2017年春節剛過,聊城援青幹部管理組領隊、剛察縣委副書記丁耀偉帶領援青幹部來到聊城幼兒師範學校調研。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豐富的辦學經驗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座談中,丁耀偉結合援青幹部意見,向學校提出“在這裡設立剛察縣幼兒教師培訓基地,為剛察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幼教教師隊伍”的想法和建議。建議得到了學校的積極回應和聊城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山東援青總領隊耿濤同志的認可和肯定。

2017年4月6日,剛察縣幼兒教師培訓基地在聊城幼兒師範學校正式揭牌。2017年5月15日,剛察縣幼兒教師培訓基地首期培訓班開班,10名藏區幼兒教師走進運河名城。2018年5月29日,聊城師範學校迎來第二批14名學員……

“基地的設立,進一步促進了兩地的教育交流和合作,對促進剛察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剛察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秀說。

傾力相助 古運河畔“傳道授業”

聊城幼兒師範學校校長林敬華說:“學校充分考慮剛察學前教育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完善培訓計劃,不僅傳授專業知識,更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技能的提升。”

國培學前教育專業學科帶頭人、碩士研究生、青年骨幹教師……學校還為培訓班選派了陣容強大的培訓團隊,授課老師言傳身教,傾力“傳經送寶”。

“每堂課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以前很多東西沒有接觸過,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解示範,我們收穫很大,有種久旱逢甘露的感覺。”學員謝熱措說。

“我們享受的是老師一對一的指導。”來自剛察縣泉吉寄宿制完全小學的秦芳說。根據剛察縣的實際需求,第二批學員從幼教拓展到小學音樂、美術教師,培訓工作難度有了增加。學校專門為這4名小學教師量身定製了美術和音樂課程。在老師手把手的傳授下,秦芳從幾乎零美術基礎開始,很快便能獨立完成素描和手工作品。

注重彌補“短板”,突出觀摩、跟學。一個月的培訓,學員的知識結構得到優化,視野得到拓展,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首批10名教師回到剛察後,將培訓的成果進行了展示和運用,受到普遍肯定和認可。

貼心關懷 千里之處有家的溫暖

不遠幾千裡來到聊城參加學習培訓,身後是剛察縣各級領導和各族群眾的殷殷重託和熱切期望。“這些學員學習勁頭很足,他們的教室常常是全校關燈最晚的。”班主任林丹丹被學員的刻苦精神所感染。

在聊城培訓的時光,對剛察縣幼兒園的老師崔繡蓉來說“緊張而又充實”。她從最初基本樂理都不懂,到現在能流利地視唱簡譜,並且能根據簡譜自彈兒歌,五線譜也有了一定基礎。

“飯菜可口嗎?生活還習慣嗎?有什麼要求儘管提。”為了讓學員儘快適應環境,學校領導和老師事無鉅細都安排得細緻周全,讓學員感受到家的溫暖。

來自剛察的學員有漢、藏、蒙古各族,日常飲食與臨清當地有很大不同。學校根據他們的民族習慣和生活習慣,單獨為他們開小灶,按各人喜好調整菜單。學校還組織師生聯歡、走訪參觀等活動,使大家的業餘生活充實、溫馨。當聽到學員返程時到濟南轉乘不方便時,學校立即商定了安排車輛將大家直接送到濟南高鐵站的方案。

滿懷希望而來,滿載收穫而歸。“培訓活動是短暫的,但是我的收穫豐富、感悟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比以前更全面了,許多疑惑得到啟發和解決。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和本領帶回去,為剛察縣學前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剛察縣秀腦幼兒園的老師拉青多傑臨行前向記者表示。

□記者 胡 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