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 强化责任担当 山东省健康扶贫工作务实显效

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是凝心聚力确保脱贫攻坚扎实开展的重要保障,省卫生计生委紧紧把握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大局,以健康扶贫作风建设年活动为主线,强化“五项举措”,树立“三种作风”,带动“五个提升”,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务实显效。

加强作风建设 强化责任担当 山东省健康扶贫工作务实显效

强化“五项举措”治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所有委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其他委领导为成员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健康扶贫专项整改工作组,把专项治理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巡视整改的重要内容,挂图作战,集中精力、人力,认真组织实施。

强化安排部署。召开党组会和主任办公会,贯彻全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议精神,专题学习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全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和省纪委有关会议精神,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全省健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山东省健康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将2018年作为作风建设年,在全省开展健康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专项治理。

强化自查自纠。

建立基础信息核查日上报制度,要求各市每日17:00前统计上报《各市基础信息核查完成情况日报表》、《各市基础信息核查完成情况统计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落实便民政策整改落实情况统计表》,解决健康扶贫信息不精准的问题。

强化督导检查。2017年12月3日至7日,由委领导带队,分成13个暗访督导组,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让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直接入户的方式,实地走访251名患病贫困群众,暗访督导17个市21个县的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了解基层健康扶贫工作真实情况,发现问题现场反馈、限时整改。各级卫生计生委制定配套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共派出186个督查组,实地走访140个县(市、区)427个乡(镇、街道)的4552名患病贫困人口,暗访督导640家县乡医疗卫生机构。

强化政策宣传。将患病贫困群众对“八个一”工程、便民惠民政策措施、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等政策知晓率纳入《2017年山东省健康扶贫工作考核方案》,各市采取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新媒体、宣传栏、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宣传,并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醒目位置对已出台的便民惠民政策措施进行公示、公开,进一步提高患病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

树立“三种作风” 强化干部职工“四个意识”和担当精神

务实作风。坚持将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八个一”工程、“三个一批”分类救治、摸底调查、信息核准、便民惠民政策,在“务实”上求突破,真正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

精准作风。健康扶贫重在精准,只有摸清“谁患病”“患啥病”“怎么帮”等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始终把精准理念融入到健康扶贫各项日常工作中,只有识别精准、信息精准,才能精准施策、精准保障。

动真碰硬作风。动真碰硬是作风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以督查调研为手段促进作风建设,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开展。督查调研采用暗访调查的形式进行,对发现的问题不回避、不纵容,现场反馈,限期整改。着力解决系统内各级干部职工在思想、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解放、作风过硬、素质优良、落实有力、纪律严明的健康扶贫队伍。

以作风建设带动“五个提升”

患病贫困人口分类救治全面落实。以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组织主体,统筹辖区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划分责任片区,测算好服务半径、服务人口和工作量,除已死亡和无法联系的人员,全省患病贫困人口全部落实“八个一”工程。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专刊介绍了我省做法。在此基础上,2016年,省卫生计生委制定患病贫困人口分类救治方案,对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疗效确切的37个病种进行集中救治。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经救治47.2万人,占总患病贫困人口的97.38%。

便民惠民措施扎实落地。2016年9月,出台便民惠民医疗服务工作方案,全省所有有扶贫任务的县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便民惠民门诊。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可享受“两免两减半”政策;住院执行“先诊疗后结算”政策,免交预付押金,出院后统一结算,有效缓解贫困群众看病压力。

重点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6年12月,联合印发《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方案》,进一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网格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省所有7005个省定贫困村实现了村卫生室服务全覆盖;扶贫工作重点地区的每个乡镇卫生院都已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2016年9月,制定《对口帮扶扶贫工作任务比较重的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方案》,组织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与扶贫工作任务比较重的20个县的79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关系,推进双方通过团队帮扶、专科帮扶等形式提升重点专业、科室服务能力。2017年,印发《关于开展全省远程医疗精准健康扶贫的通知》,依托省远程医学中心,开展包括远程会诊、远程影像学诊断、远程教育和学术讨论等内容的远程医疗服务,助力健康扶贫。

社会参与健康扶贫平台进一步典充。围绕治疗效果明显、群众受益程度高的重点疾病,积极开展“健康助力奔小康”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等积极参与健康扶贫事业。2016年,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专业技术力量,与省扶贫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联合举办“健康助力奔小康”之“齐鲁光明行”健康扶贫公益活动,救治贫困白内障患者;依托省血液中心,开展“血相融·爱相拥”血友病关爱项目,救治贫困血友病患者。2017年,依托大型三级医疗机构启动救治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童心圆梦”活动,依托省职业病防治院启动救治贫困尘肺病患者的“大爱清尘”活动,依托省千佛山医院启动救治贫困唇腭裂患者的“微笑山东”活动。今年4月,联合爱心企业,开展第二期“血相融·爱相拥”健康扶贫公益活动,为贫困血友病患者提供500余万元免费药品和帮扶救治。2016年以来,全省开展公益活动1.97万余次,惠及贫困人口20.9万人次。

群众对健康扶贫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每年至少两次对各地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随机暗访调查,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让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直接入户的方式,实地走访患病贫困群众和县乡医疗机构,全面了解各市健康扶贫工作情况,并将暗访结果即时反馈,暗访成绩赋分排名。连续两年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采取电话调查或寄信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暗访各市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及各项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评估显示,2017年度患病贫困群众基础信息、疾病信息准确率分别达到93%、94%,分类救治落实率达到95%,群众满意度达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