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族里常说的没出五服,五服是什么意思?

牛哥Lp


在农村的确有“五服”之说。我们这里没出五服,也叫一门子人。凡某一家有喜事,先要把这“一门子”的人提上点礼品逐家逐户邀请,其意思是来帮忙,来行情;若遇丧事,更有讲究:这一次不用拿礼品,只是过去打个招呼,“五服”内家人自备孝衫、孝帽,并从第一天起着孝帽孝衫帮忙、迎客、跪灵堂、夜守灵堂,直到逝者下葬。一周年、二周年祭祀“五服”内人都得参与,三周年大祭祀一毕,这一码子事也才算结束,孝衫孝帽才可另做他用。逝者百日之内,“五服”内婚嫁都得延缓。

“五服”这么严肃而神圣,“五服”是什么意思呢?

“五服”指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封建社会,以父宗为重。按照家族的亲属关系,从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到自己这五辈人的宗族关系。这五代就叫没出五服,到了第六代这个就叫出了五服。


“五服”的分列很简单,如果第一代在世,后四代都是一家人,才显得家族人丁兴旺;如果第一代去世,第二代的只弟便可分家,同时代出生的第六代就分到不同的新家族。第六代就变成第五代。以此类推的方法来计算五服。

知道了“五服”的意思,你就可以算你在你家族中出五服了没有。


提神只为自己


在农村经常能够听到一句话“出五服”了,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这句话自然不难理解,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他并不理解亲族之间的血缘关系,所以难免会对“出五服”难以理解。而在过去“五服”其实指的是政治上等级关系和义务,而在农村“五服”指的是一种血缘关系而划分的丧葬礼仪,是规定亲邻关系的一种丧服体现。

在家天下的社会制度中,皇权为了能够保障对宗族的控制,防止宗族势力的不断扩大,因此提出了五服的制度,来约束彼此之间的关系远近问题。通过政治上的约束使得亲情之间变得越来越淡,因此这样一来宗族关系就没有威慑力,“出五服”就属于同宗同族,但并不属于近亲,在丧葬制度中也不需要披麻戴孝,更不需要有什么悲观的情绪。而在《尚书》中最早对“五服”提出划定,但这其实五服指的是人口的等级制度,每一服缴纳的税收费用不同,从而保障所有人对国家的贡献,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稳定团结。但在今天五服又是另一种说话了。

而在农村对五服的说法主要是血缘关系的远近,一般在农村“五服”之间红白喜事都会来帮忙,尤其是丧事还需要根据对逝者关系的远近而佩戴不同的服饰,表示自己的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在《仪礼》中明确对农村的“五服”规定不同的丧服,从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就是最基本的五服区别,通过血缘上的宗族关系来行不同的孝服,而不同的人将会有不同的义务。斩衰的关系是最为亲近,也是最为悲伤的,为自己的配偶、父母、爷爷等,在孝服上则全身都是粗麻制作而成。缌麻的关系最远,主要是自己的表兄弟、岳父母等等。

当然所谓的孝服是针对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如果是年长者只要穿黑色的衣服就行。而现在“五服”指的是上下五代人,上面是父、祖父、曾祖、高祖,而下面则是儿子、孙子、重孙、玄孙,这些才算是五服关系。所以在这个关系中一般都会讲究亲情,经常会走动,而如果已经出了五代了,那丧葬就不必穿着礼服了,也不需要忌讳过年不能贴红对联、不能放鞭炮这些习俗。大家怎么看呢?


新农村的日与夜


在农村常说的“出五服”或者“没出五服”,其实就是家族亲属关系远近的关系!在古代是指五种丧服,后来演变为五辈人。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就是五服。像一些地方说的“五服之内为亲”,意思就是说,血缘关系在五代人之内的都是亲人!超过五代的则是“出五服”了!



下面就结合农村的一些实际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什么是五服?

一般常说的出没出服,就是指五服!最早出现在儒家典籍《仪礼》丧服篇中商周时期根据血缘关系所制定的五等丧服制度,由重至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故称“五服”,一般越亲,则服重!具体表现为:



1、斩衰:

为最重的一等丧服,一般服丧三年(实为25个月)

因以最粗的生麻布制成,衣袖口处不缝边,简陋粗恶,犹如刀割斧斩,而丧服上衣为“衰”,因此,被称为“斩衰”。

适宜人群:臣为均,子为父,未嫁女或回归宗族的已嫁女为父,妻为夫,承重孙为祖父等。



2、齐衰

与斩衰服饰材料相同,衣缘袖口也缝边,但稍显齐整,所以被称为“齐衰”。

但会根据服丧期时间和用杖与否分成四类:

齐衰三年:需用杖,并服丧三年。一般适用于父亲已离世后,子女为离世母亲。

齐衰杖期:需用杖,并服丧一年。一般适用于父亲在世,子女为离世母亲,或者是丈夫为妻子。

齐衰不杖期:不用杖,但服丧一年。一般适用于为祖父母、兄弟姐妹,已嫁女为父母等。

齐衰三月:不用杖,但服丧三月。一般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

3、大功:

也称为“大红”。一般用粗熟麻布制成,服丧大概九个月,不用杖。

适宜人群:堂兄弟、未嫁堂姐妹、已嫁姑或姐妹、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等。

4、小功:

也称为“小红”,一般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丧五个月,不用杖。

适宜人群:祖父的兄弟及其妻、父亲的堂兄弟及其妻、父亲的堂兄弟之子、已嫁堂姐妹、外祖父母等。

5、缌麻:

为最轻的丧服,以最细的熟麻布制成,服丧三个月。

适宜人群:本宗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等,外姓的外甥、外孙、女婿、舅父、姨兄弟、表兄弟、岳父母等。



另外,在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丧服叫作“袒免”。意思是:袒,即袒露左肩;免,即不戴冠。

例如新朋好友去奔丧,也要披麻的。

二、农村常说的“五服”,实为九族!

对于在农村常说的“五服”,其实是指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而对于这九族之外的家族成员,就是“出五服”的人了!也就关系越远了!

像这种五服说法,应该是农村最普遍的吧!




三、农村往往是小圈子家族社会!会以“五服”关系分成若干家族!

要知道,一般在村里你会发现,大多只有一两个姓氏而已!像我们村里,姓氏主要有两个,但大多农户家不是姓王就是姓张!其实对于一个姓氏的农户来说,就是一个家族衍生而来的!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会不断衍生新的后代!渐渐的就会发现,虽然同属于一个姓氏,但往往有婚丧嫁娶之事时,并不是所有同姓的农户家都会参与,而是只是家族关系较近的一些农户才参与。一般这时候就会常常听老人说,这家怎么没来呢?!原来是已经出五服了!



因此,在村里即便是同姓,也会被分成若干个家族!一般有婚丧嫁娶之事,也大多参与者为家族成员为主,而其他家族成员为辅!


龙百晓生


五服其实是家族的亲近远疏,是指到了一定的辈分的本家关系。悠然给大家捋一捋。

在悠然村里,因为父辈那代人兄弟姐妹们很多,所以家族基本上都很大,红白事要有很多客人,但红事时需要挨家挨户告知,白事靠自觉,不叫也得到。

于是农村现在办酒席,红事的话就不告诉出了五服的本家亲戚,只有白事时,出了五服的本家必须自觉去帮忙。

那么五服是本家的哪层关系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五辈人以外的,第六辈第七辈……的家族人。

比如,爷爷辈,父亲辈,弟兄辈,子女辈,孙子辈,这些是在五服之内,出了这五辈就是出了五服,比如老爷爷家的儿女子孙,都是五服之外。

农村五服之内算是很近的本家了,五服之外略远,但白事还继续走动,过年也需要互相拜年。您懂了吗?五服的关系。



悠然见东山


五服指的是家族远近,爷爷的爷爷是哥们,那就是五服之內,也就是没出五服,爷爷的爷爷要是堂兄弟,那就出了五服。



长山紫云1


我略懂点点,五服就是在农村来讲是五代之内具有血亲关系,近亲结婚绝对不可以,也是近年代法律有明文规定不许近亲结婚,生出来的孩子大部分有残疾,就是不健康,出了五服就不管了,愿意结婚就结婚,没有危害。


非浪漫的人


农村人说的五服其实就是血亲中的五代人。也就是说一家人从孙子的孙子以后就出了五服了,就不算是亲人了。事实也是,一家人能维持到四世同堂也算很好了。五世己不能生活在一起了。何况五世后?出五服也就是出五世。出了五服的人只能算同宗同族,却不能说是一家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