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故事,佛光普照,泽被众生

东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广州有个富商租了一条船。装载一批旅言,准备由珠江驶往湖北的江陵。所有旅客都上了船,可是还有许多空余的座位,商人打算多招揽几个旅客再起锚。这一天夜晚,大家都睡着了,隐约听见有人来搭船的声音。天亮以后,众人查问昨夜情形,发现并没有什么人来搭船。但是船的载重量居然加重起来。大家不晓得是什么原故,都不免有些疑心,那个商人也感觉有些奇怪,又听说此地常常有怪异的事发生.只好吩咐艄公们解缆开航。船行至半路。不幸遭遇了风浪,好几艘船都葬身水底,只有商人这艘船一帆风顺,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船泊近江陵岸边停留过夜,晚上好像有人趁夜离船上岸。到了第二天清早查问情形.大家都说自己昨晚都在睡觉,谁也没有离开,可是船的载重量竟然凭空减轻了很多。

汉传佛教故事,佛光普照,泽被众生

这一天江陵城里发生了一件奇事,在城的北门外,不知从何处运来一尊佛像.高有七尺五寸,连头上的光圈以及脚下的宝座,一共有一丈一尺多高,大司马桓温听到这一件奇闻,急忙赶到此地,向着佛像叩头礼拜。江陵附近的寺庙纷纷派人迎请佛像,可是用尽人力,都无法挪走它.

话说三年前,江陵有个名叫滕畯的人。在长沙做太守,曾经把自己的住宅施舍出来,改建成寺庙,并取名为长沙寺。他又亲自去请道安法师来长沙寺当住持,道安法师对弟子昙翼说,“荆楚地区的人很有善根,早就想要皈依佛教,你去成就他们吧!"于是,县翼就奉命南下。县翼到了荆州,主持修建了寺庙和僧房,工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就绪。万事俱备,只是缺少一尊庄严的佛像。县翼心里说:“阿育王在世时,造了许多佛像,凡是有缘的地方都会有佛像供奉,只要我们有诚心、定会请到佛像。”从此他更加虔诚向佛。当听到江陵城外发现佛像时,县翼极其欢喜地说,“这一尊佛像,必定是我们长沙寺的。“于是昙翼就带着几个弟子到达北门外,对着佛像焚香礼拜发愿请求,最后只用三个人就把佛像扛回来了。 长沙寺的憎众和附近的居民无不雀跃欢喜,每天都有成干上万的人来礼拜佛像。

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公元376年一公元396年),殷仲堪做荆州刺史,有一天晚上他前往长沙寺,一名卫士对他说,“刚才有人在此经过.我问口令.他不作答;又问他姓名,也不答。我怕是行刺大人的奸细,就一刀砍了过去,谁知“乓’的一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尊佛像。”殷仲堪天亮后去查看,果然看见佛像的胸腔有一线刀痕。

就在这时,西天竺罽宾国有个叫伽难陀禅师.从西蜀来到荆州,来到长沙寺后,便去礼拜佛像。伽难陀禅师一看见佛像,便咨嗟叹息,昙翼问他说:“禅师!不知何事如此悲伤?”禅师说:“这尊佛像原本是天竺国的,二十多年前,忽然不知所踪,没想到它居然在这里!”于是便向众人诉说了以往的经过,昙翼发现佛像出现在城外的年月,果然与西天竺国失去佛像的时间完全相符.佛像光圈背后,还用梵文写着“阿育王造”等字样。

一日,昙翼患病,佛像所放的光十分暗淡,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放光明。昙翼对他的弟子说:“佛像现出的光明那么短,分明是在暗示着我的病不会好了!”不及十天.昙翼便圆寂了。

汉传佛教故事,佛光普照,泽被众生

这时沈悠之任荆州刺史,他起初不信佛法,大量裁减僧尼的数量,长沙寺本来有一千多个僧人.被逼还俗的有数百人之多。这使大家都惊慌起来,人人为之悲痛啼哭。长沙寺的佛像,一连五天都流汗不止。沈悠之听到消息后,召请高僧玄畅法师查问情形。玄畅法师说:“凡有不祥的事情发生,圣人都会预先知道。如今佛像流汗,大概是由大擅越不信佛所致。”沈悠之惶恐地问:“法师何以见得?”玄畅法师说:“这些都是出自《无量寿经》。”沈悠之实时取经查看,经中果然有这些话,于是他再也不敢限制僧尼出家了。

南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建安王萧伟指使人砸坏襄阳的佛像改铸铜钱,东昏侯又打碎了瓦官寺的玉佛,用玉块给潘妃作玉钗。这些轻慢佛法的罪过激起了镇军将军萧颖胄,荆州刺史萧衍、南康王萧宝融的强烈不满。那尊长沙寺的佛像一日自行走出殿外,将要下台阶的时候,被两个僧人发现了,佛像又自动返回殿里。这件事与昔日释迦佛升上天宫为他的母亲说法,返回人间的时候,优填王所造的佛像自动上前迎接同样神异。

三年之后东昏侯失国,锦绣河山为梁武帝萧衍所有,

萧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屡次要迎请佛像,都没有成功。到了中大通四年(公元533年)三月,梁武帝派遣白马寺的僧人僧琎以及官员何思、王书等人,带来许多香花供品,同时又发露他的至诚心,这一晚佛像放光,似乎答应了下来。 可是到了次日清晨,在迎请佛像时依旧无法请动。梁武帝只好再次派人请求,佛像才答应。佛像被请走的那一天,许多僧尼都来送行,一直送到江边。三月二十三日,佛像到达南京,在离城还有十八里的路上,梁武帝亲自摆驾出城迎接。佛像沿途放光,持续不断,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都争相目睹神异莫测的佛像,当时的南京城万人空巷。热闹非常.僧尼军民人等,无不鼓舞欣庆,叹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盛事。佛像首先被请入宫廷.接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顶礼膜拜,皇妃贵人及百官家属,个个斋戒沐浴,期望得到佛像的垂青。这样的大场面可以说是隆重至极,前所未有。三天之后,梁武帝亲自主持无遮大会,预备上好的斋饭.招待八方的僧尼四众。这个大会一连举办了二十七天,然后将佛像恭送到同泰寺,这一晚,佛像又大放光明。

梁武帝在同泰寺大殿的东北角建造佛殿三间,用七宝制成的帐座.中间一间供奉佛像:又叫人铸造金铜菩萨像两尊,侍在佛像的左右。在大殿周围,开山凿石挖水筑池,在殿前两旁建造飞桥栏杆、亭台楼阁:还专门建筑一座重阁,三面玲珑,极其工巧。工程完工后,梁武帝圣驾亲自来到同泰寺,举办一个讲经法会,当他到达供奉佛像的瑞像殿时.佛像即时放出光明,在佛光的照耀下.竹树山水亭台楼阁全都变成了黄金色。

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长沙寺的僧人法敬把佛像从金陵同泰寺迎返江陵,送回长沙寺。一日,长沙寺遭遇火灾,整个寺院都大火弥漫,火光从四面合拢烧来,大家都去抢救佛像,原本需要一百人以上才能移动它,可这一次只用六个人就把佛像运走了。

汉传佛教故事,佛光普照,泽被众生

到了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4年),黔州刺史田宗显来长沙寺拜佛,佛像即时放光。于是田刺史发心建造正北大殿十三间,东西夹殿九间。当时工程所需木材,从山上砍下来之后便散放在江水上,倒流千里,不用人工管理,自然而然地就会停泊在荆州岸边。大殿之中,用沉香木做材料,殿里面有十三副宝帐,四壁都以金银珠宝镶成,极为庄严华贵,佛殿用檀香木装成,殿内的宝帐花灯用真金铸造宏敞华丽,天下无双。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流寇朱粲四处去骚扰掳掠,驻扎在长沙寺。这些流寇攀到佛殿的屋顶,居高临下把箭射入城内。守城的军队为求解除威胁,夜间就把火箭射人佛殿,希望以此将佛殿烧平,使流寇失去依据之地,城里的僧尼无不担心佛像会被烧毁。可是就在这一晚.佛像竟自动爬过城墙走入城内,一直来到宝光寺门前。

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六月间,荆州大旱,当地官员诚心祈祷,都督应国公武士迎请佛像,打斋供众,僧人们唱赞诵经,举行七天的大法会,全城的老百姓都站在佛像前面,一心请求佛像慈悲。果然天空之中渐渐乌云密布,一场大雨水深数尺。人们为感谢我佛慈悲.用黄金重新装贴佛像,并以香花幡盖布置殿堂内外,极一时之庄严隆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