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十才子”韩翃,情爱也难免悲喜剧

“大历十才子”韩翃,情爱也难免悲喜剧

唐代天宝年间,南阳的韩翃去拜访他的朋友李生。李生有一爱姬柳氏,艳绝一时,善谈笑,有文采,又善于作诗唱歌。一次,柳氏从门缝窥见韩翃,对侍女说:“韩夫子难道是永世贫贱的人吗?”从此,产生爱慕之心。后来,李生猜出些柳氏心情,慷慨地将柳氏赠给韩翃做妻子,又赠钱三十万。第二年,韩翃考中进士,回家探亲,留柳氏在长安。

天宝末,安禄山反叛,破长安,一时大乱。柳氏怕被叛军掳去,剪去头发,藏在法灵寺扮作女尼。此时侯希逸正做山东淄青节度使,请韩翃做他的秘书。肃宗平息叛乱,收复了长安。韩翃派人寻找柳氏,送了些金银给柳氏,寄诗一首: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既是问好,也是充满了担忧。在这乱世里,一个孤零女子,能全身而保,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要知道,叛军凶神恶煞,什么事情都是做得出来的,何况对付一个女人?

心里有爱,诗句就是香的;骨里藏恨,话语就滴着鲜血!

“大历十才子”韩翃,情爱也难免悲喜剧

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伤别和挽留的意味,特别是在唐代。人们送别时喜欢折柳相赠,以示长条牵挽,依依不舍。柳氏看到这首诗后哽咽不已,她觉出韩翃似乎心有隐忧,感慨之下,就写了一首《杨柳枝》回答,希望夫妻能在这场劫难后早日团聚。柳氏知道了韩翃的下落,悲喜交集,随即答诗一首,诗是这样的: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不久,番将沙吒利因为参加平定叛乱中立下功劳,驻军长安。听到部下说有一个姓柳的女人长得非常美,立即派手下人将柳氏劫持而归,强迫她做了姬妾。这种违背自己愿望的生活,让柳氏心情糟透了。

可是,人在矮檐下,不敢不低头,柳氏只是一个可怜的弱女子,又能把这样一个武夫猛将怎样呢!

后来,韩翃随侯希逸进京,寻找柳氏,得悉柳氏已经被沙吒利所掳,只好唉声叹气了。后来,一批新入长安的将领在酒楼宴饮,看到韩翃气色沮丧,大家一再追问,韩翃才说出实情。座中有一虞侯许俊,听到此事,义愤填膺,怒发冲冠,带剑跨马而去,用计骗过沙吒利家人,见到柳氏,拿出韩翃短笺,请她上马,顷刻之间带着柳氏而回,交给韩翃。

久别相见,二人拉着手,鼻涕眼泪都流出来了。韩翃知道许俊这样做很不妥当,就请长官侯希逸庇护。侯希逸当时是挂名宰相,实质上是方镇大员,手下兵强马壮,他将此事奏给皇帝,皇帝当然相信他的话,但也不愿得罪沙吒利,于是巧妙地来个两面光:下令把柳氏断给韩翃,沙吒利赐钱三百万,另行去找他喜爱的美女。

这样,韩翃夫妇始得团聚。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歌很有名。

从此以后,“章台”、“章台柳”就成为文人诗文里的专用名词,前者指妓院,后者指妓女。在那些文人的心目中,柳氏不过是个歌妓而已。

历尽磨难后,有情人终得团圆,实为生活中的一大幸事。

“大历十才子”韩翃,情爱也难免悲喜剧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