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57011次司机准备发车。”

7月18日14时40分,太阳炙烤着宝成铁路乐素河至王家沱站间的白雀寺隧道。因水害塌方,这座隧道被塌方体掩埋。南口227公里800米处,是汉中车务段设在这里的“窝棚”线路所

阳平关站引导员冯国庆和轨道车司机认真交接、核对完调度命令,用手信号旗标准地显示发车手信号。

自7月12日半夜冒雨抢险以来,他们已经连续值守了6天7夜。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突遇险情

7月12日下午,陕南略阳再次遭遇强降雨。汉中车务段安全管理主力,分别进驻橙色、红色预警站。

21时45分,汉中车务段王家沱至乐素河站间因山体落石封锁。

22时50分,乐素河站接到工务通知,区间继续封锁。22时52分,已封锁区间继续传来险情通知。

23时14分,乐素河向王家沱方向开行57556次轨道车巡视检查。

23时45分,乐素河站站长潘红星发现227公里430米处白雀寺隧道大面积塌方,混杂着石块泥土的崩塌体,将隧道掩埋得结结实实。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险情就是命令。汉中车务段火速启动应急处置方案,成立防洪抢险指挥部。

23时59分,阳平关站开行56606次隧道车,车站党团员青年骨干突击队、站区救援队等80多名抢险人员,携带抢险机具出发。

7月13日0时51分,阳平关站再次开行56602次隧道车,近300多名抢险人员奔赴险地。

针对现场反馈的信息,汉中车务段当机立断安排进入塌方现场的人员,在白雀寺隧道南、北两端成立临时线路所

1时04分,略阳站调机牵引平板车运送抢险机械到达抢险地点。1时10分,王家沱站向乐素河开行57557次轨道车。

从7月12日半夜至13日清晨,两处临时线路所累计组织1台装载机和11台挖掘机300多名抢险人员和抢险机具奔赴塌方地段。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窝棚”与“猫耳洞”

“当时很紧急,连个干点的地方都没有,几个人穿着雨衣拿着手信号灯,往固定地点一站就相当于是一个线路所,行车日志、调度命令都得躲在雨伞下写好……”阳平关站副站长周群介绍说,“我入路20年,这样突然、窘迫的抢险也是第一次遇到。”

7月13日上午,工作备品和增援力量随抢险车陆续运到,通信、供电、工务、机务等单位配合跟进,手信号旗、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办公桌椅等逐渐充实。

抢险人员在南洞口仔细搜寻,最后选定在227公里800米处,依托防护网搭了2个“窝棚”,一个用来间休,一个用来办理抢险救援车辆接发。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就是这个“窝棚”线路所,自7月12日半夜接入第一趟抢险车到现在,已经累计安全接发60多趟抢险车,运送救援物资12批次。

白雀寺隧道北口附近227公里200米处,抢险人员看中了一处像猫耳朵样的避车洞。借助这个两面透风透光,不足三平米的门洞,他们建成了“猫耳洞”线路所

线路所面对巍峨高山,旁边是不断溜塌的山崖,脚下是浊浪滚滚的嘉陵江。天晴时太阳晒得人透不过气,暴雨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这两个异常简陋的临时线路所,以人工作业的方式,铺建了抢险材料、机械、人员、备品、生活物资运输的“绿色通道”。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7月15日2时,略阳大雨倾盆,白雀寺隧道再现险情。“猫耳洞”线路所吊灯、手电筒齐明。抢险人员和物资装运站密切联系,争分夺秒组织运输,分别于4时47分、6时整将2车被动网、1台空压机运到现场。

抢险现场小到一张纸,大到巨型挖掘机,都需要线路所接运“摆渡”。抢险人员这样形容它:“一个简陋的线路所就是一个车站、一个抢险物资保障中心。”

从7月12日半夜到18日上午,“窝棚”与“猫耳洞”线路所共接发办理抢险列车230趟,运送救援物资46批,为抢险站场源源不断送来了机具、瓶装水、方便面、饭菜……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守路人在坚守

整个抢险期间,天气阴晴不定,一会儿大雨瓢泼,一会儿烈日当空,空气潮湿闷热,蚊虫滋生。

没有及时盖住的水杯、水瓶,还会成为蜗牛、蚂蚱、蟋蟀的乐园;雨淋汗湿,线路所人员的衣服就没干过,大家身上都捂出了湿疹、痱子;脚下放着蚊香也挡不住蚊虫叮咬,每个人都满身红包。

虽然险象环生、条件恶劣,但现场没有一个人退缩。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窝棚”线路所安全负责人利荣波,7月13日在渭南出差。得知险情后,他从渭南调头赶到白雀寺,随身仅带了手机、手账本和洗漱用具等,连一件换洗衣服都没带。

线路所刚开始没有电、没有信号,家人联系不上他急得直哭。

多年的行车工作经验,让利荣波格外细心。每天他都主动巡查线路所附近的封闭网情况,避免周边发生次生灾害。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线路所没有生活用水来源,冯国庆在距线路所100米的地方发现一条小水沟,但是水沟四周都是光滑的石壁,只能将水管推到水沟里才能取水。

仅有的水管太软,必须用竹竿固定才能推动,冯国庆花了半个小时才找到固定的竹竿,再用了40多分钟,才将整个水管推进水沟。忙完,他的衣裤被汗水和溪水浸透。

冯国庆的家在阳平关,父母在外地打工。本来这次抢险他没有告诉家里,但父母还是通过他人得知儿子上“前线”了。

宝成抗洪|“窝棚车站”守路人

“本来我还没心没肺的,但爸妈一句‘儿子,好样的’让我既自豪,又难受。”冯国庆眼眶湿润地说,“抢险和打仗一样,需要勇气和担当,我觉得这次抢险让自己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