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一文錢和一個大洋大概等於現在多少錢?

邪惡V叔


我們經常會在民國電視劇中看到人們用幾文錢或者大洋來買東西,那到底民國的一文錢和一個大洋大概等於現在多少錢呢?


民國時期以中華民國的建立(1912年)開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1949年)。宣統元年,清政府統一發行銀元,這些銀元也被成為“大洋”。1914年民國確立了銀本位貨幣制度,一枚銀元是壹圓。如今流傳最廣的銀元是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也被稱為“袁大頭”或者“大頭洋”。除了壹圓的銀幣,還有角幣。一元等於十角等於一百分等於1000釐,一文錢等於一個銅板。

民國初期,5個銀圓就可以買到一頭水牛,一個銀圓可以買到一擔米。據現在的物價來看,民國初期一塊銀圓相當於現在的200多元人民幣。

1926年-1936的上海,大米的平均市價大概在每市石10.2銀元,也就是說1銀元能購買16斤大米;豬肉當時每斤2角-2角3分錢,一銀元可以買到4-5斤的豬肉。當時的棉布1銀圓可以買6尺,白糖每斤1角5分錢左右,植物油2角每斤,食鹽每斤3分-5分。摺合成現在的物價來看,基本上一塊大洋等於人民幣30元-50元之間,

到了30年代的北平一塊銀元可以請一頓涮羊肉,或者在上海兩個人的西餐套餐;能夠買20個人的公園門票,10個人的電影票;一份報紙需要3分錢,整月訂閱需要1塊銀圓。那時上海的物價比北平的物價大約高出10%-20%,所以上海的物價要高一些。

民國初期,魯迅先生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師一職,一月工資是300大洋;普通工人的工資是5~10個大洋;毛澤在做圖書管理員時是一月5大洋。

考慮到當時處於戰爭時期,通貨膨脹嚴重,食品供不應求價格普遍較高。由此可以看出一塊大洋等同於人民幣150元~200元。

第二級是“銅元”,俗稱“銅板”。這兩種輔幣,並不是十進制,是要跟著銀價、銅價的上落而定,所以又稱“小洋”,兌換店天天有市價牌子掛出,一元能換銅板多少?那時市價沒有多大上落,銀元一枚,可換銅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陳存仁《銀元時代的生活》

民國時期,一個大洋能換到120-180枚銅元。當時的一個銅元也就是一文錢可以做很多事,可以買到大餅油條各一份、糖八到十顆、梨子一兩個、馬蹄二串。五分錢能買到一份報紙、四個銅板能買一碗帶肉的麵條、兩銅元一瓶汽水。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也提到:“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

由此可以推算出,民國時期一個銅板的價值平均相當於如今的1元-2元之間,但這也要根據當時的市場環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民國時期,經濟蕭條,通貨膨脹嚴重導致物價的不穩定,各地物價也不能一概而論。但是能看得出來,一塊大洋和一文錢能夠購買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品讀武器裝備


題目的意思應該是,在民國時期,一文錢和一個大洋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一家人的財產也就幾十個大洋,那麼真實的民國時期的經濟狀況如何呢?

民國具體是什麼時候?很多人把歷史已經還給歷史老師了。民國時期是從中華民國建國(1912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1949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

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全國共有92個城市對外開放,鐵路和汽輪將這些城市與外界聯接。新的職業和中外企業在這些城市發展起來,工業增長率在1912-1920年間高達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暫蕭條, 1923-1936年,為 8.7%, 1912-1942年, 平均增長率為8.4%,

整個1912-1949年,平均增長率為5.6%

1914年推出的國幣條例,確定以銀元為中華民國貨幣,當時通行的銀元就有10多種,其中外國銀元有鷹洋、站人、本洋等;本國銀元有廣東、湖北、江南、安徽等各種龍洋和吉林幣、東三省幣、奉天幣、造幣廠幣、北洋幣、大清銀幣等。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後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一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成了流通主幣。

袁大頭也有不同時期和類型的,作為古董價值差別很大,但在當時都是作為銀幣,除了一元,還有角幣。一元等於10角等於100分等於1000釐。而一文錢就是一個銅板,它與銀元的換算各地差別很大

民國四年財政部泉幣司調查全國多數省分銀錢比,壹元銀幣折制錢比如下:天津1279文、奉天省城1180文、開封1289文、福州1085文、武昌1433文、長沙1500文、太原1198文、西安1370文、肅州1235文、成都1458文、廣州1011文、貴陽1180文、雲南1500文。 以上數據出自章宗元著《中國貨幣研究二種》,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根據,陳存仁先生的《銀元時代生活史》,民國三年(1914)一位私塾老師的月薪市十二元,一家大綢緞鋪的總賬房,月薪十元;民國六年(1917)米價每石三元六角(也就是100升米,約125斤,每斤約三分錢);民國十七年(1928)衛生局科長薪水為三十元。

除此之外,毛主席在1918年當北大圖書館助理員的工資是每月8元,也可作為參考。

如今大米價格算3元/斤,是當時的約100倍,據此計算,民國時期一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100元左右。但考慮到當時物資很少,食品價格很貴,因此當時1元的購買力其實是大大超過了現在100元的購買力,個人認為相當於500元都不為過。


藍藻能源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很混亂,整個民國時期社會動盪,物價非常不穩定,各地物價也不一而足,非要估算購買力的話,我們就用民國時期發展相對穩定的“黃金十年”上海的生活水平做一個比較。


1926年—1936年間,上海白米一個銀元能買16斤,豬肉4—5斤。以現在大米三元一斤算,摺合人民幣48元,以現在豬肉15一斤計算,摺合人民幣60—75元。

如果我們簡單的用基礎食品來推算,那一個銀元在當時的購買力是被大大低估了的。所以我們要再通過其他方面來看一個銀元的購買力,才能得到比較客觀的數字。

胡適在任職北京大學文科教授的時候,他的一個月生活費為8塊銀元(包括洗漱等日常用品,結交請客等),他在校外租房每個月為六個大洋,而食堂的包月伙食每月5.6元,一個實習醫生一個人吃穿用度只需三個銀元。這樣算下來,按北京現在的生活水平,一個北大教授一個月生活用度怎麼也得一萬左右吧,北大附近租一套房怎麼也得五千左右吧,一個實習生在北京一個月的正常開銷三四千怎麼也是要的。這樣綜合算下來,一個銀元的消費力摺合人民幣一千多點也在清理之中,要不然也不會有一個銀元可以請幾個人搓一頓涮羊肉了的消費記錄了。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土地的價格,在內地落後地區,三四塊大洋就可以買一晌地(相當於3畝),可以肯定,這地只會在城鎮附近,換成現在,好傢伙,你在三線城市周邊買三畝地沒有大幾十萬怕是買不下來吧(還得有關係)。這一塊大樣能換算成現在多少錢我就不說了,大家都是明白人。

最後再比較下奢侈品,民國時期,趙四小姐買了一隻翡翠鐲子花了八百大洋,現在這樣的滿綠的鐲子怎麼也得幾百萬,張伯駒花了四萬大洋買下《平復帖》,現在是國寶,無價。


之所以舉了上面的這些例子,是要說明一個問題,單純的用基本的必須食品來換算古代貨幣值現在多少錢是極不科學的,很多專家用一種東西來換算而且信誓旦旦的說古代錢幣值現在多少多少錢,我都覺得可笑。不過我們從民國的米價和肉價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米和肉這些基本生活元素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是十分值錢的,那時候的米和肉的價值是現在的十倍不止,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個時候很多人吃不飽淪為乞丐了。

最後我們來看看民國時期一文錢到底有多大購買力吧。

民國時期並沒有發行一文銅板,一文的銅錢也停止鑄造,最低面額的銅板為十文,各省皆有鑄造,樣式各異,以湖南、四川鑄造量最為龐大,基本上各省都有流通。

我們不妨以報紙的價格來換算,當時一份報紙為三分錢(各地基本一致),而一個十文銅板可以購買兩份。一個銀元為100分,也就是說一塊銀元約等於銅板180—190個銅板,也就是1800—1900文。

而一文當時的購買力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不妨看看魯迅老先生寫的《孔乙己》,從中一窺端倪:“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這篇文章魯迅寫於1918年冬,而當時的魯迅已經37歲,而這篇文章是記敘他十五歲的事情,也就是說這篇文章的發生年代大概在1900年前後,當時用的是銅錢,而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就能買到一碗酒、一碟茴香豆,即使到了1920年,想必也不會漲了多少,我們就以這個例子來換算吧。到如今,一碗酒至少得五兩,用最便宜的散酒計算也得二十左右一斤,這一碗酒差不多是十塊錢,一碟茴香豆單買也得兩塊錢吧,這樣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參考價,一文相當於現在的一元錢左右。
寫了這麼多,可以說古今錢幣價值換算就是一筆糊塗賬,就說銀元吧,有人說值幾十,有人說值幾百。其實我說吧,這都是閒的蛋疼,替古人擔憂,較真,你就輸了。


風雲說收藏



民國時,一文錢和一個大洋,等於現在多少錢?這個問題我不太清楚。我講一個故事 ,請朋友們評一評看看到底值多少錢。我本家一個姑姑現在以經去世了,我姑姑活著的時候我經常去看姑姑,姑姑特別喜歡講她過去的事情。有一天在聊天中我問姑姑,我說姑姑你結婚的時候需要多少錢,我姑姑就給我講起了她結婚的往事,我姑夫比我姑姑大好多歲,人長的也不漂亮,當時的婚姻的父母說了算,本人沒有權力選擇。我姑姑結婚的時候,我姑父家裡人,給了我姑姑父母八十塊大洋,就這樣姑姑就嫁給了姑夫,民國時候八十塊錢可以找個老婆,現在結婚需要多少錢?這個故事也很難說清一文錢和一個大洋值現在多少錢。不過從故事中至少知道,民國時期的一文錢一個大洋可值錢了,不過民國時期生活水平低,現在生活水平比民國時期不知好了多少倍。


小博士16898036


陳存仁(1908—1990)原名陳承沅,出生在上海老城廂一衰落綢緞商人之家,早年喪父。

·從學校畢業後,又拜國學大師章太炎,名中醫世家丁甘仁、丁仲英父子為師。1990年9月9日,因突發心臟病,於美國洛杉磯寓所去世。 他留下一本自傳《銀元時代生活史》,裡面談到了大量銀元交易等等,可以最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我把書裡的情節抄下來大家看看:


銀元每一個,是用白銀七錢三分鑄成,庫秤是七錢二分, 銀元之下,還有兩種輔幣,第一級是“銀角子”,南方稱為“毫子”;第二級是“銅元”,俗稱“銅板”。這兩種輔幣,並不是十進制,是要跟著銀價、銅價的上落而定,所以又稱“小洋”,兌換店天天有市價牌子掛出,一元能換銅板多少?那時市價沒有多大上落,銀元一枚,可換銅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

在民國初年。

當時一個銅元,用處極大,可以買糖十粒八粒,可以買大餅油條各一件,或是買生梨一二枚、馬蹄二串。城隍廟的酒釀圓子,是每碗銅元二枚,吃一碗肉面是四個銅元,一塊肉又大又厚。汽水稱為“荷蘭水”,每瓶二個銅元。雞蛋一塊錢可以買到一百五十餘隻。

綢緞鋪中薪金最高的掌櫃先生,每月的薪水不過八銀元;普通的職員,不過六銀元、四元,剛滿師的學徒每月只有一元。

大綢緞鋪去當總賬房,月薪十元(總經理)

電影院座券大人收銅元十二枚,小童收六枚

米價,每擔是四元左右,小家庭一夫一妻的話,每月三四鬥就夠了,子女多的人家,一個月也不過吃一擔米而已,所以銀元的地位還是相當穩定。

綜合起來看,按購買力來算,在民國初期的上海,一銀元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300-500元人民幣。


紅楓歷史觀


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我父親。

我父親1926年出生。9歲出家當小喇嘛,12歲從壩上草原去了張家口我爺爺家開始上小學。我爺爺那時候是張家口綏靖公署主任,聽的官名不小,實際是個收稅的,是傅作義軍的公派人員。大小是個官,就得有迎來送往,來了客人,就得擺宴招待。這個採購的任務一般是交給父親的。

父親說他去櫃上領一個銀元,(除了收稅外,自家還代賣些蒙古人的土特產,不是公款,所以有私人櫃檯)再帶上兩個保鏢(防綁票的),先去肉鋪買十斤豬肉,再買五十斤白麵,五斤大米,再買些蔬菜。讓這些人用扁擔挑上到帳局(大概是銀行,反正是兌錢的地方),把銀元兌成銅錢付了款,還能剩十來個銅錢是父親的零花錢。再讓這些人把東西挑到家裡去,和櫃上的掌櫃一樣樣的交待清楚了,這才算完成任務了。

父親說他上小學,中午不放學得自己帶飯。他早晨上學的路上,用兩個銅錢買兩個油炸果子加四個雞蛋。這個油炸果子,是用麵糊糊先烙成餅狀,用筷子夾著往油鍋裡一放就變成中間空的圓球,在這球上開個口子,打兩個雞蛋進去,放點蔥花鹹鹽,舀點熱油進去一燙,用鏟子壓扁再一折,放牛皮紙袋裡,早上吃一個,中午吃一個。這時候是1937年。38年鬼子打過來,父親隨著爺爺先去的包頭,又去的臨河,在臨河奮鬥中學上的初中。據他說,到臨河三個銀元能買一隻羊,或是買五十斤雜糧,十斤炒米。到了45年,一個銀元買三十斤玉米麵。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了,用的邊區票子。


跳到He中來躲雨


大家好。銀元是一種銀幣,從明朝到解放前,它在我國貨幣流通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我國最早流通的銀元,以及從明朝到清代宣統前的幾百年間,一直使用外國輸入的舶來品,所以當時人們把銀元叫做“白洋’或“現洋”,有的則乾脆稱它為“洋錢’。

關於歷史上的銀圓的購買力,各個地方不一樣的。民國時期上海的物價比北京(1928年以後稱為北平)高出大約10%-20%,一般說來,南方的物價比北方高些,城市的物價更比鄉鎮要高得多。

1918年(民國七年)清華學校的外國教員狄登麥(C. G. Dittmer)在北京西郊第一區調查居民195家,其中100家為漢族人、95家為滿族人。從這個調查結果,狄登麥計算北京市郊平均五口的人家,每年至少需收入100銀圓,才能維持最低生活。

到了30年代,在北平,一塊銀圓(大洋)可以請一頓“刷羊肉”;在上海,一塊銀圓可以請兩份西菜套餐。要逛公園,一塊銀圓可以買20張門票;要看演出(戲劇或電影)一塊銀圓可以買10張入場券。至於精神食糧,一份報紙零售3分,一塊銀圓可以訂閱整月的報紙;一部《吶喊》售價7角,一塊銀圓可以買一本較厚的書,或者兩本較薄的書。

有人算過,歷史上一塊銀圓與人民幣(2009年)的實際價值,大概如下表

個人意見歡迎拍磚。


雜史譚


在民國時期,一文錢和一個大洋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一家人的財產也就幾十個大洋,那麼真實的民國時期的經濟狀況如何呢?


整個民國時期社會動盪,物價非常不穩定,各地物價也不一而足,非要估算購買力的話,我們就用民國時期發展相對穩定的“黃金十年”上海的生活水平做一個比較,1926年—1936年間,上海白米一個銀元能買16斤,豬肉4—5斤。以現在大米三元一斤算,摺合人民幣48元,以現在豬肉15一斤計算,摺合人民幣60—75元。




民國時期並沒有發行一文銅板,一文的銅錢也停止鑄造,最低面額的銅板為十文,各省皆有鑄造,樣式各異,以湖南、四川鑄造量最為龐大,基本上各省都有流通,1937年的時候,兩個銅錢買兩個油炸果子加四個雞蛋。


當時一份報紙為三分錢(各地基本一致),而一個十文銅板可以購買兩份。一個銀元為100分,也就是說一塊銀元約等於銅板180—190個銅板,也就是1800—1900文。



孔乙己中,1920年而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就能買到一碗酒、一碟茴香豆,到如今,一碗酒至少得五兩,用最便宜的散酒計算也得二十左右一斤,這一碗酒差不多是十塊錢,一碟茴香豆單買也得兩塊錢吧,這樣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參考價,一文相當於現在的一元錢左右。


水煮老牛慢火燉


謝邀。民國時期幣制混亂,多種貨幣流通,但仍以銀元尤其是民國三年的袁大頭一元面額的為主,深受市場歡迎。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早中期,湖南農村的一擔稻穀約為120市斤,市價為銀元三元,以此為標準推算,一元銀元約值現人民幣180元左右。折算成米價,當時米價約為每市斤0.03元左右。


開心紅酒1


193幾年,家父少年時期,在煙臺做雜役,月薪2個銀元,比文登城高出數倍。同期2個銅板買一個火燒(膠東一種麵食,)普通非體力勞動成年人每頓吃2——4個。197幾年,一個銅板可以在供銷社換2塊果糖。一個袁大頭可以到銀行(也只能)換2元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