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文藝路名,真是美哭了,還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穿行在杭州的街頭,細心的人會發現一些路名很有詩意

,例如浣紗路、採荷路、清吟巷、雲起路、林語巷......還有一些搞笑的路名,例如啞巴弄、缸兒巷、棺材巷、醋坊巷、饅頭山路......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路名,例如直大方伯路、十五奎巷、立馬回頭......你知道這些路名有什麼典故嗎?有的出自詩歌,有的和乾隆皇帝有關哦!

杭州的文藝路名,真是美哭了,還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圖片來自網絡)

一:詩歌篇

浣紗路

浣紗路是杭州市中心區域的重要交通集散通道,這名字是極美的,有著名詞牌名——《浣溪沙》,“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晴川街

晴川街位於西湖區,“晴川”一詞最有名的出處是崔顥的《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鳳起路

鳳起,鳳凰起飛,亦喻賢德之人興起。李善注引《淮南子》:“鳳凰之翔,至德也。” 李周翰注:“鳳起,喻實德也。”更有詩句:“龍飛逸天路,鳳起出秦關”

古翠路

古翠路是杭州西湖區一條重要道路,“古翠”二字本身也很好聽,出自詩句“曾尋湘水東,古翠積秋濃”。看到這句詩,古翠二字更有意境了。

孩兒巷

孩兒巷,宋時俗稱泥孩兒巷,後簡稱孩兒巷。大詩人陸游曾居此巷,“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即作於此,其中的“深巷”即孩兒巷。沒想到吧!

杭州的文藝路名,真是美哭了,還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圖片來自網絡)

二、搞笑篇

1、東坡路,公交車的英文報站是:Dongpo Road,發音就像“東坡肉”一樣,令人嘴饞。

2、立馬回頭:位於茅家埠村西北面普福嶺山路上。據說乾隆當年駕幸杭州,第一次路過這裡時,對道路狀況相當不滿,本地官員趕緊為皇上修了一條新路。當乾隆再次經過普福嶺時,路況已大為改觀,龍顏大悅,立馬駐足,這才有了“立馬回頭”的說法。

3、缸兒巷:傳說,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汪王的後裔汪然明的書舍曾遭三次火燒,版刻和著作盡失,為了避火,汪家買了一些水缸裝水以備救火時用,也因此鐵線巷慢慢叫作了“缸兒巷”。清康熙年間的《錢塘志》中開始出現了“缸兒巷”的叫法。

4、啞巴弄:在老杭州時代那裡住過一個啞巴,當時還沒有系統的地名,當地人就把那裡叫做啞巴弄了。這名字,有點隨意哦。

5、十五奎巷:這條巷相連丁霞巷與望江路。關於名字的由來,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巷子徽州會館裡有一大石龜,俗名

石烏龜巷,因為不好聽,改稱十五奎巷;另一說,明嘉靖年間,住在巷子的人都練習騎馬射箭,科舉時一舉得十人,故稱十武魁巷,諧音讀成十五奎巷。

杭州的文藝路名,真是美哭了,還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像一個形色匆匆的旅人,走過交錯的馬路,留下了簡單而富有含義的路名。生活中有很多美好,都在低頭中錯過。抬起頭,或許一個路牌就會驚豔到你!

說一說你那個城市的有趣路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