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礦偉:股價底部6大特徵

簡單總結股價底部6大特徵:

1、結構的四大要素:誕生、延續、主跌(主升)、死亡。即主跌後會進入下行結構的死亡環節,也就是構築新一輪反彈行情的底部結構。所以經過一波連續走低之後的急跌就是為了加速趕底,通常伴隨向下的缺口,即缺口+巨陰組合形態發生在連跌之後是趕底的特徵。

2、急跌不言底,雖然主跌週期是加速趕底,但底部的形成必須要有一個速度的放緩過程,所以主跌週期之後的速度放緩是底部特徵之一。速度放緩的直接表現:股價進入窄幅波動週期,即K線與均線粘合運行,伺機而動,等待方向。

3、極度縮量,極度縮量也是底部的特徵之一。當然,什麼是極度縮量?如何量化?這很關鍵,因為縮量是要放量之後才能看出來的,當時並不確定就是極度縮量日,也許還有更小的量在後面,所以縮量和再度放量均要出現才是底部特徵。

4、位置:前低點、歷史低點、籌碼密集區間、比例支撐(50%、黃金分割)、缺口等多會出現明顯的止跌反彈,即構築新的底部結構。

5、影線:大底最好是周線帶下影線,越長越好!日線最好是尖底,急速脫離底部成本的方式更直接,也說明反彈勢力和空間多少最強的。底部磨磨唧唧的行情,經常會反覆摔打夯實底部,過程漫長,畏畏縮縮,即使築底也難免反覆洗盤!

6、背離:MACD在0軸線之下二次以上的背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