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缺氧杀蟹天气来了!如何拯救你的蟹?

7月份开始是河蟹养殖的关键阶段。高温、低压、闷热天气层出不穷,更为河蟹养殖池塘管理增加了难度与风险。许多池塘水草腐烂、水色浓绿、蓝藻频发,河蟹伤亡也显著增加,严重的池塘河蟹伤亡已经达到3-4只/亩。面对河蟹伤亡(尤其是环爪、抖抖症状),许多养殖户朋友也是陷入病急乱投医的困境,不但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治疗效果也并不显著。

高温缺氧杀蟹天气来了!如何拯救你的蟹?

高温阶段河蟹伤亡的五大诱因

事实上,只要分清发病根源,然后针对性治疗,河蟹伤亡还是可以有效控制的。笔者特总结高温阶段容易诱发河蟹伤亡的五大因素及其应对方案,供大家参考:

1

| 缺氧 |

进入高温季节,防缺氧成为池塘管理的重中之重。池塘一旦缺氧,水草、青苔会加剧腐烂,恶化水质;养殖动物(青虾、鳜鱼、河蟹等)也会伴随不同程度的伤亡,尤其更要警惕由于伊乐草长势变弱甚至逐渐腐烂、养殖中后期底质污染加重等引发的池塘长期低溶氧现象(这种低溶氧可能青虾、鳜鱼没有明显缺氧反应),这也是河蟹伤亡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应 对 方 案

1、水位控制:外源水较好的,连续阴雨天气全天低水位;持续高温天气,傍晚降低水位,下半夜加水。池塘没有水草的或者蓝藻较多的,即使外源水偏差,容易缺氧天气也要适量换水。

2、水浑的及时净水,上午EM菌或光合菌配合腐植酸钾外泼,下午干撒硫代硫酸钠,第二天及时补充有益藻类

3、水浓的使用不耗氧芽孢(地衣芽胞)配合腐植酸钾调节水体透明度,同时使用氧化增氧底改改善底部环境。

4、高温阶段,慎用化学杀苔、杀藻类药物,以免引发缺氧。

5、仔细观察水草长势,及时使用壮根肥、救草肥(主要成分植物生长因子、细胞分裂素等),防止水草腐烂、上浮。水草过密的(尤其是坂田水草)适时调控水草密度,开通风沟。

6、连续阴雨、低压、高温天气,傍晚及时使用氧化增氧底改,必要时配合粒粒氧同时使用,确保溶氧充足。

7、极端天气配合开启增氧设备——增氧机、增氧棒、微孔增氧等。

2

| 水草腐烂 |

高温季节水草或青苔腐烂也是诱发伤亡的主要因素。水草或青苔腐烂不但会加重缺氧,而且极易引发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甚至硫化氢超标导致河蟹产生慢性或急性中毒,出现撑爪、环爪等症状,加剧伤亡。

应 对 方 案

1、预防水草腐烂的前提是要确保充足的溶氧(即防缺氧),平时的底质改良不可忽视,多使用氧化增氧底改(如:高铁酸盐、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高温季节改底频率更要加强,一般5-7天使用一次。

2、多使用EM菌或光合菌配合腐殖酸钾净化水质,预防伊乐草挂脏、下沉,同时定期使用壮根肥或救草肥保持伊乐草活性,延缓其老化速度。

3、高温阶段处理青苔,建议使用放线菌为主的生物制剂配合腐殖酸钠。

4、对于水浑、水浓的池塘一定要及时捞除已经漂浮的伊乐草,以免其下沉、腐烂,恶化底质,加重缺氧。

5、坂田上被夹起的扁担草也要及时捞除,以免腐烂、坏水。

3

| 水环境不稳定 |

随着温度升高,藻类繁殖速度加剧,倒藻现象也会频繁发生,同时过多藻类还会引发水体pH偏高或出现剧烈波动(尤其是阴晴变化大的天气),这些因素都会对河蟹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PH偏高或者波动过大一方面易引发鳃部病变(如鳃水肿、发黄、发黑等),出现河蟹生理性缺氧,进而激发感染有害菌伤亡。另一方面还会诱发消化系统病变(如:肝胰脏发白、萎缩;肠炎等),出现慢性伤亡。

高温缺氧杀蟹天气来了!如何拯救你的蟹?

鳃丝发黄

应 对 方 案

1、天气剧变、倒藻频发的塘口,一定要注意稳水(多使用腐殖酸钾、硫代硫酸钠等,还要注意有益藻类、菌类的补充,如:硅藻、小球藻EM菌、光合菌等)、解毒(主要解除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等毒素)、抗应激(以维生素c为主)。

2、正确辨识倒藻——早上下风口藻类(如蓝藻、甲藻等)漂浮或油膜过多,多数是由于夜间缺氧倒藻所致,处理原则要以改底、增氧为主;中午或者下午局部藻类漂浮主要还是水体富营养化为主,处理原则以瘦水、净水为主,主要使用不耗氧芽孢杆菌、腐植酸钾、高铁酸盐粉剂为主进行处理。

3、河蟹蜕壳期要注意钙质的补充,减少软壳蟹伤亡——优选高浓度离子钙。

4、河蟹鳃部病变的,除了外源稳水、稳定pH外,建议定期外泼多维----抗应激、调节代谢,同时配合噬菌蛭弧菌防止继发感染,可有效控制鳃部病变引发的伤亡。

4

| 有害菌感染 |

河蟹养殖到了中后期,水质、底质的污染也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尤其是不注重水质调控、底质改良的池塘),化学耗氧及生物耗氧量也达到高峰,加之持续的高温,水体溶氧含量会大幅下降。低溶氧下池塘(尤其是一些水浑、水浓的池塘)厌氧型有害菌(如:弧菌、气单胞菌等)极易过度繁殖,激发感染河蟹,引起伤亡。

应 对 方 案

高温期有害菌的防控,首选噬菌蛭弧菌、抗菌肽等。

使用频率:7-10天/次。

使用时间:一般在早上温度较低时使用。

针对症状:河蟹鳃部病变、软壳伤亡,特别是一些水浑、水浓pH偏高的池塘更要注重使用。

5

| 河蟹自身体质差 |

决定河蟹体质好坏的除了溶氧外,营养供给是其制约因素。饵料供给不科学及不注重内服保健,也会诱发河蟹消化系统病变(如:肠炎、肝胰脏发白、萎缩、腐烂等),出现摄食量减少、活力变差等不良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伤亡。尤其在高温阶段,水质环境不良,溶氧不高的情况下,伤亡更会加剧。

高温缺氧杀蟹天气来了!如何拯救你的蟹?

肝胰脏发白

应 对 方 案

1、饵料的选择

①高温、闷热阶段建议饵料以优质颗粒饲料为主,减少冰鲜鱼的投喂,减轻河蟹消化系统负担,提高饵料消化吸收利用率,减轻残饵、粪便对水质、底质的污染。

②水清、草好池塘,饲料蛋白要高一些,一般以36-40蛋白为主。水浑、水浓池塘,饲料蛋白要低一些,一般以32-36蛋白为主。

2、饵料的投喂

①连续阴雨、高温、闷热天气——浅水边投喂,适当减料。

②pH偏高水体——深水投喂。

③夹草严重的,加量投喂。

3、内服保健

基本原则:保肝、助消化、提升免疫力为主,多以补充胆汁酸、甜菜碱、维生素、免疫多糖为主。

内服关键点:

①内服药使用剂量

治疗伤亡时内服药的使用剂量要显著大于预防计量。

②拌服方式

从药物吸收率的角度,内服药拌颗粒饲料投喂效果要明显好于拌冰鲜鱼投喂。

③疗程长短

治疗伤亡时内服药的疗程要长,一般不低于10-15天/疗程。

总而言之,高温期处理河蟹伤亡,要多方面综合分析,以外源调水(防缺氧、防烂草、稳水、抗应激)、内塑体质(营养)为基本出发点,一定要充分认识环爪、抖抖往往只是河蟹发病、濒死前的一种症状,切勿盲目用药(更杜绝使用一些药残大的药物,如:敌百虫),治标不治本。希望通过上述总结,能为大家高温期处理河蟹伤亡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使大家池塘管理平稳过渡高温,取得河蟹养殖最后的胜利。

来源 | 蟹行家(作者: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李志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