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這一點,你才能真正的看懂《我不是藥神》

明白這一點,你才能真正的看懂《我不是藥神》

最近《我不是藥神》刷爆了朋友圈,據說這部電影是15年來唯一一部豆瓣評分達到9.0的國產電影,加之內容是醫療相關,作為醫療狗的我按捺不住強烈的好奇心,興致勃勃地約上閨蜜,為《我不是藥神》貢獻票房了。

明白這一點,你才能真正的看懂《我不是藥神》

在觀影過程中,坐在我旁邊的理工科閨蜜一直不在狀態,一會小聲嘀咕:“握艹,王傳君得了白血病,還這麼能吃,跟沒事人一樣,這不科學!”

後來王傳君扮演的呂受益因停藥疾病快速惡化,走上死亡,閨蜜又懷疑:“沒吃藥就掛這麼快?太戲劇了吧?”

我心裡默默罵她不懂裝懂,強忍著對她翻白眼的衝動,認真地看完了電影,心想待會就給你好好科普一下“慢粒”(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明白這一點,你才能真正的看懂《我不是藥神》

所謂粒細胞,是一種細胞中含有顆粒體的白細胞,正常情況下,粒細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當人體的費城染色體發生病變,體內的主要粒細胞就會不受控制地瘋狂增長,數量多到擠壓正常血細胞的生存空間、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這就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明白這一點,你才能真正的看懂《我不是藥神》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佔各類白血病的15%,發病率為1.6-2/10萬。疾病分為三個期:慢性期,加速期,急變期。

慢性期患者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乏力,腹脹,虛弱,發熱,左胸部疼痛,盜汗等非特異性症狀,有的患者症狀輕到可以忽略,幾乎跟正常人一樣,電影中的王傳君剛開始就是處於慢性期,所以能吃,飯量大也不足為奇。慢性期一般會維持到3~5年,具體視疾病發展程度以及介入治療情況而定。

講到這裡,閨蜜一臉恍然大悟,我正得意,閨蜜馬上嘴硬道:“那王傳君怎麼掛那麼快?還是劇情需要吧?”

明白這一點,你才能真正的看懂《我不是藥神》

我無視她,接著說裝作“專家”。

電影裡說的“格列寧”就是治療“慢粒”的首選藥物伊馬替尼,俗稱格列衛(電影中將藥名做了處理),前文我們說了“慢粒”的病理原因,罪魁禍首就是粒細胞異常增多,而格列衛的作用就是殺死異常繁殖的粒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這是一種靶向治療(也是癌症治療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靶向治療)。這種治療是直接而有效的,所以稱格列衛是慢粒患者的“續命藥”,沒毛病。

呂受益因停藥病情快速發展到急變期,一旦進入到急變期,病情急轉直下。此時粒細胞極度增殖,髓外出現大量白細胞浸潤,也就是“癌細胞轉移”,這時患者的貧血、感染加重,抵抗力極低。病情危急,輕微的感染就能置患者於死地。

電影中醫生說的骨髓移植是治癒“慢粒”的唯一方法,但是呂受益一來未必等到合適的骨髓供體,二來就算有合適的供體,處於急變期的呂受益,移植後的預後效果也不好(骨髓移植在疾病確診後的越早越好,預後效果越好)。

說到這裡,我和閨蜜都陷入了沉默。

我腦海裡一直回想著那個老奶奶對警察說的話:“誰家能沒有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是的,誰都不能保證不生病,不是這個病,就是那個病,就算除了疾病,還有其他天災人禍,在這些面前,人多麼渺小,多麼無奈……

明白這一點,你才能真正的看懂《我不是藥神》

許久,閨蜜打破沉默:“這個病這麼可怕,怎麼才能預防?”

我的思緒被拉回了現實,清了清嗓子,又吊起書袋子:“你平時多注意保養身體,別熬夜,少吃零食,別減肥不吃飯……”

閨蜜顯然對我的答案不滿意,給我翻了個大白眼,拆穿我道:“怎麼預防,這麼重要的知識,你漏背書了吧!”

我一時語塞,不得不跟閨蜜承認,為了更好地理解電影,昨晚在病友家小程序裡聽了一套《白血病,你不得不知道的11節課》的專題課程,誰知道聽著聽著睡著了,漏了知識點。

閨蜜哈哈大笑,笑過之後又認真地說道:“我也去聽聽。”

我看著難得感性的閨蜜,輕輕地點了點頭。

這部電影裡關於人性的探討、專利重要還是活著重要、道德和法律站哪邊等問題發人深思,但是作為醫務工作者,更高興的是因為這部電影,將會有更多的人瞭解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這些罕見病、更多地關注這些患病群體,從而推動罕見病的治療和藥物研發工作。

掃描下面二維碼,就可以收聽《白血病,你不得不知道的11節課》專題課程,還有更多母嬰、兒科、婦科、心血管等的課程等你!

明白這一點,你才能真正的看懂《我不是藥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