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爲什麼敢罵皇帝?

黃強黃不息


海瑞在歷史上算得上是比較著名的人物了。他剛直不阿,不要命,還敢罵皇帝:“嘉靖嘉靖,家家乾淨。”(家家窮得乾乾淨淨,沒有錢用)

不過,海瑞也確實是聰明之人,一切還是按照官場套路來出牌。在罵嘉靖皇帝之前,先給他上了一道叫萬言書的菜。嘉靖皇帝把海瑞做的菜吃了,還會不會殺他呢?

那麼,這道萬言書究竟寫了什麼?

海瑞的萬言書分三段,第一段總結成績,第二段是談一小撮問題,第三段提殷切希望……當然,開頭還得寫大頌語,雖然是上書,該拍的馬屁還是要拍的,拍完以後正事還是要說的:“陛下天質英斷,睿識絕人,可成堯舜禹如即位初年,革除積弊,渙然與天下共始……”

萬言書裡面還有這樣的幾句話:“現在人民的賦役要比平常多許多,您花了許多錢,用在宗教迷信上,弄得老百姓都窮得光光的。”“你看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哪個活到現在?”這樣大膽直接罵皇帝的話,海瑞算是第一人。

嘉靖做皇帝時不太喜歡上朝,成天拜神修道搞宗教儀式、上青詞(青詞是給天神寫的信),嚴嵩、徐階都因青詞寫得好而得寵,他們先後都當過內閣首輔。

嘉靖皇帝讀了海瑞的萬言書,先是大呼來人啊,下旨把海瑞抓起來,斬首!雖說嘉靖不是什麼明君,但是他後來還是想了想,再細細讀一遍,海瑞說的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況且殺了海瑞,還要留一個昏君的罪名。嘉靖是歷史上有名的惡皇帝,殺了不少大臣,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他為什麼沒殺海瑞?

在中國封建社會,皇帝的名字是不可侵犯的。罵皇帝,是殺頭的罪。歷史上,真正寫文章罵過皇帝的人,海瑞是唯一沒有被殺頭的人。

上了萬言書不久,嘉靖病倒了,他和首輔徐階商量,要傳位給太子。皇帝病倒了,海瑞被抓下大獄。刑部要處海瑞的死,但嘉靖沒用批覆。兩個月後,嘉靖死了。新皇帝朱載垕(萬曆他爹)即位,才把海瑞放出來,繼續做戶部主事。

海瑞為什麼敢寫文章罵皇帝?透過歷史和文本,我們可以看到,海瑞說話不繞彎子,另外就他自身官品站得住腳。

嘉靖臨死前仿李世民一樣想做個明君,不殺海瑞,不留罵名;另外就是號召大臣們向海瑞同志學習,像他一樣忠君愛國。就這樣,海瑞罵皇帝,幸運地躲避了殺頭之罪!


書房記


在眾多歷史人物中,海瑞是比較反感的一位。因為他過於沽名釣譽,其自私在於看中名,而可以放棄命。

海瑞是壞人嗎?不是。海瑞是好官嗎?一半。在嘉靖晚年的朝局中,海瑞本來是個不起眼的小官,因為敢於上《治安疏》直接批評皇帝,而名揚天下。但這裡有個背景,嘉靖帝沒有殺他,且很快就去世了。於是隆慶皇帝繼位,朝局重新洗牌,海瑞被捧了起來,這也是新皇帝的一手棋子。當然以忠君愛國自居的海大人,也是樂於奉獻的。海瑞擔任的官職中最有實際意義的是應天巡撫,但只做了半年,就被調動了。這個職務當時只是差遣,其本身官職還是南京右僉都御史,正四品。

他被老百姓稱為海青天的,因為斷案不太看中過程調查,而是看出身關係。“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寧願冤屈刁頑”。所以這種官並不公正,而是感情牌。這樣斷案本身就是瀆職,畢竟還有《大明律》呀。

海瑞不是革命者,不是企圖推翻朱明王朝,所以他的行為必須在朝廷律例的框架內才是對的。不是傾向弱勢群體就等於公正。後來海瑞被人為的抬高、誇大,各種需要下,名字成了牌坊。

歸根結底,海瑞為什麼要上書罵皇帝。他就是做好了一死博取天下名的打算。並非他有多麼複雜的謀劃,因為其求名的信念已深入骨髓,不可救藥。同時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信心滿滿,沒有考慮距離紫禁城還有多遠。


幾葦渡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的海瑞上棺奏疏事件,海瑞之所以敢指責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有很多原因的。


第一個原因就是海瑞自己本身的性格。

海瑞為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同時集各種悲劇於一身,他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

他當官的時候沒有貪汙一分錢,是人民愛戴的清官,人稱“海青天”。不畏權貴,在當淳安縣縣令時,他痛打了為非作歹的胡公子,痛斥了嚴嵩的親信。

第二個原因是當時的時局。

明世宗嘉靖年間,由於嘉靖不理政事,致使奸臣嚴嵩當道。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嚴嵩內閣倒臺後,取而代之的是徐階內閣。

然而徐階內閣上臺後,嘉靖皇帝依然不理政事。一切政事都由內閣處理,當時徐階已經在著手改革之事,廣開言路。

正是海瑞剛正不阿的性格和當時的時局,才有了後來海瑞上棺奏疏的事情。


Minecraft軍長解說


海瑞敢罵皇上,是因為他有底氣,有十二分的底氣,槓槓的底氣。海剛峰能豁出去,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人在什麼時候敢豁出去呢?敢豁出老命去呢?徹底絕望的時侯。

海瑞絕望了嗎?是。徹底絕望了。

第一,官沒混好。幾十年還是個六品芝麻官。升官無望。

海瑞為官幾十年,從一個縣的教育局長,混到縣長,後來又調進京,在戶部還是個六品的主事。在京城在戶部,三四品的大官多的前腳踏後跟。也就是說,他還是最底層的小官,任人踩踏白眼,分工乾的活也是在窗口得罪人用胡椒粉頂工資捱罵的事,他鬍子白了也沒出人頭地,身上穿的還是破藍袍,離大紅袍紫袍官服十萬八千里。反之,他一沒大後臺,二沒銀兩去打點上司,他骨子裡又不屑於這樣做,所以,原地踏步能不降為草民,已是萬辛中的大幸了。

第二,錢沒撈到。幾十年連個溫飽都沒徹底解決,一直在邊緣線上掙扎。

從個人收入上看,他不貪公家的,也不佔別人的小便宜,每月那點可憐的奉銀,給老孃媳婦改善一下生活稱一斤肉都要看日子,經常揭不開鍋被老朋友王用及接濟。進了京城連個好點的房子都租不起,吃的象乞丐,住的象叫化子,穿的象濟公和尚。全家人~都跟著他沒過幾天好日子。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對他家來說那是遙不可及的夢。常言說,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海瑞的前半生,雖在官場,其實是在窮困潦倒中瑟瑟度日。

第三,家庭大不幸,心理大變態,行為大跳躍,舉措大乖張。

我這兒說的變態,絕不是損貶海青天,海瑞一身正氣令人尊敬。而是說海瑞由於家庭的鉅變導致心理走向某種極端,愛鑽牛角尖,遇事認死理不善迂迴,看問題偏執等等。媳婦病亡,女兒夭亡,老孃含恨離逝……全家只剩他一個了,老光棍一個了,還有什麼後顧呢?有什麼牽扯呢?當一個人了無牽掛,又沒親人拖累,又身貧如洗,加之本人性格倔傲,骨頭硬茬,還有什麼豁不出去的呢?天都敢戳個大窟窿。罵皇帝有什麼大不了的,何況這個嘉靖確實該罵,該修理。對海瑞來說,不幹則已,要幹就幹他個驚天動地。於是,他買了一口破棺材,據說錢都是賒欠的。寫了一封萬言書,用了一個通宵,一氣呵成,沒打草稿。第二天,抬棺上疏……



圓夢人A


謹以此文,遙敬海公。

現在老有人說海瑞是個作秀高手,罵嘉靖皇帝是以死博名,以求高居廟堂流芳百世,那麼也死的其所。貌似現在流行抹黑忠臣,洗白奸臣,語不驚人死不休嘛,是非黑白算的了什麼,博取眼球賺取粉絲才是王道。於是便有了忠心為國的秦檜,死有餘辜的袁崇煥,久懷異志的諸葛亮……坐等賢良淑德的潘金蓮和追求自由戀愛的馬蓉出現。

明代大思想家李卓吾評價海瑞:先生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樑。言下之意,海瑞是個好人,然並卵。有人說,海瑞的確是個好人,一個無可挑剔的好人,好到令人切齒痛恨,癲瘋發狂的地步。說的難聽點,就是花木瓜,空好看,油鹽不進的固執,無可變通的偏激。果真如此嗎,那海瑞這種一根筋的二愣子是如何做到明朝的二品大員的?他不求升官,也不求發財,不阿諛,不奉承,只求無愧於心,這樣一個另類能在雲詭波譎的官場屹立不倒?鬼才相信,後世之人把海瑞妖魔化,我看大多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們先來看一件事:嘉靖的重臣,東南第一號人物胡宗憲的兒子,有一天路過海瑞主政的淳安縣,官吏們興致勃勃,彷彿天下掉下了一塊大大的餡餅,胡公子光臨敝縣,頓使敝縣蓬蓽生輝,光照四海。海瑞反應卻甚是冷淡,胡公子來了,又不是胡宗憲來了,大呼小叫的幹甚?按普通標準招待就行了!

海瑞平時吃糠咽菜的,伙食標準能高到哪去?這胡公子每到一處都被奉為座上賓,平時大魚大肉好吃好喝慣了,如今遭到這般冷遇,不禁大發雷霆,將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痛打了一頓。海瑞知道後火冒三丈,你們只管揍那小子,一切後果由我承擔!於是眾人放心的將胡公子海扁了一頓,並將他隨身攜帶的幾千兩銀子充為公用。

胡公子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的走了,得罪了胡總督的兒子,這不是找死嗎,眾人都替海瑞捏了一把汗。誰知海瑞卻不慌不忙,提起筆給胡宗憲寫了一封信:胡總督您忠心為國,為官清廉,前幾天我這裡來了一個自稱您兒子的公子,這廝飛揚跋扈,到處騙吃騙喝,還把我的人毒打了一頓。以您的教養和家風,斷然教不出如此品德惡劣的兒子,這廝一定是個冒牌貨,您放心,我已經替您狠狠的收拾了他……

胡宗憲看了這封信後,哭笑不得,此事也不了了之。



怎麼樣,手段高明吧?如果海瑞真是不知變通的一根筋,能有如此手段?《明史·海瑞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這個記載真的有點搞笑,海瑞給母親過壽,買了二斤肉,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竟登大雅之堂,載入堂堂《明史》,而且還是用胡總督驚奇的口吻:“哇!昨天聽說海縣令竟然買肉吃了!”海瑞平時還真不吃肉,而是終日布袍脫粟,這次算是他一生當中最奢侈的一次,清廉的讓人不敢直視。

海瑞每到一處任職,富人全都搬家了,惹不起還躲不起這個怪物麼。治下官員苦不堪言,海青天來了,油水沒得撈了,索性大家一起休假,向海瑞罷工示威。海瑞懶得理會,愛幹嘛幹嘛去,沒了你們工作生活照樣兩不誤,沒秘書自己寫文書,沒廚師讓老婆做飯,沒采購讓家僕種菜,倒為朝廷省了不少開支,何樂不為?

早在海瑞任福建南平教諭之時,就是出了名的刺頭,人稱“海閻王”。當時延平知府下鄉考察工作,按例巡視學堂,海瑞的兩個助手見到上官,立馬伏地跪拜,海瑞卻直直立在原地,三人形成了一個大大的“凸”字,宛如一副筆架,“海筆架”的美名由此得來。按海瑞的解釋,古代聖賢規定,教育官員不用跪拜上官,聽聖賢的話,何錯之有?



海瑞向嘉靖皇帝上奏《治安疏》,扛著一口棺材,直言進諫,儼然抱著必死的決心。這裡說的“罵”不夠準確,應該說批評更為準確。終大明一朝,直言批評皇帝的大臣不在少數,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癢,點到為止。只有海瑞直言不諱的擊中了嘉靖皇帝的要害,觸及了嘉靖容忍的底線——《治安疏》批評嘉靖沉迷於煉丹修行,得道成仙,荒廢國政。這是一心潛行修道的嘉靖最不能容忍的地方,此前也有人勸過嘉靖,但從未有人敢提及修行一事,只有海瑞破天荒的戳中了嘉靖的軟肋,這次真的是拔了虎鬚。

其實海瑞上奏治安疏,不只是批評指責,發洩不滿的情緒,確實也提出了很多治國安邦的建議。詳見《治安疏》。嘉靖看到奏疏後,龍顏大怒,對左右說,趕快把這廝抓住,別讓他跑了!宦官黃錦說:此人素有痴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於朝,僮僕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頃復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留中者數月。嘗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



不久嘉靖帝駕崩,海瑞在獄中聞知,悲痛欲絕,嘔吐出了所吃的食物,終日悲哭不止。海瑞死後,有寒士之所不堪者,就連窮人都感到寒酸,堂堂朝廷二品大員竟然無錢下葬,還是他的同事湊錢將屍體收斂入棺,這在泱泱天朝上國也算是千古奇聞。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贈太子太保,諡忠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海瑞的忠正剛直是經得起歷史的考驗的,那些說他裝說他作秀的人,你們見過有這麼作秀的嗎?本性難移,裝一時也許可以,裝一輩子遲早會露出狐狸尾巴,海瑞真金不怕火煉。

海剛峰,海剛峰,無欲則剛。海瑞一生,不為名不為利,不為自己不為親朋好友,他心中只有江山社稷,只有黎民百姓,這樣的人,你們還要苛求他什麼?這樣的人,為了心中的信仰,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即使君如猛虎,他犯了過錯,又有什麼不敢罵的?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十月,北京紫禁城發生的一件事,在全國引起了轟動。讓朝野、海內外,知道了海瑞海剛峰大名。當時只是六品官的戶部雲南司主事海瑞,向嘉靖皇帝上疏《治安疏》進諫,開篇就說“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安事。”直指皇帝違反儒家倫常,斥責所謂天賜仙桃神丹怪誕,長生無益。皇帝二十餘年不視朝,導致綱紀鬆弛,以致“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於是有民謠傳言“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海瑞上疏不留情面,直指嘉靖朝“君道不正,臣職不明”。其口吻有訓斥皇帝的意味,因此,歷史上稱之為海瑞罵皇帝。

封建社會,皇帝就是天,所謂朕即國家,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沒人敢藐視皇權,藐視皇帝。違反皇帝的意志,向皇帝說謊,就是欺君。欺君之罪就是死罪。就是位居極品的當朝權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內閣首輔(宰相),也不敢違背皇帝的意志,對皇帝高聲說話,何況海瑞一個小小的主事,上疏就上疏,竟然如此“訓斥”皇帝,難怪惹惱了皇帝,嘉靖帝大怒。派人抓捕海瑞,不要讓他跑掉。身邊宦官黃錦說此人是瘋子,不會跑的。他不怕死,上疏前已經準備了一口棺材,與妻子告別。

海瑞上疏的背景是嘉靖皇帝長期不理朝政,迷信道家長生不老之術,以致朝政荒廢,民不聊生,社會危機。海瑞敢於直言,也是忠於國家,忠於君主,只是他列舉的事實觸到皇帝的痛處,又那麼直言不諱,所謂忠言逆耳。因此被視為“罵”皇帝。

海瑞性格耿直,品行廉潔,鐵面無私,不拘私情,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因此才敢於直言進諫。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因此抱著必死信念,準備了一個棺材,拿了二十兩銀子,託同鄉王忠銘代辦後事。家裡的僕人,聞聽海瑞上疏,知道將大禍臨頭,紛紛逃走,害怕受到牽連。

海瑞上疏罵皇帝,源於他的正氣,為國家為民族,不徇私情,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大明王朝,敢於罵皇帝的也只有海剛峰一人。

海瑞因為“罵”皇帝,差點掉腦袋。嘉靖皇帝怕自己落個昏君名聲,沒有殺海瑞,只是把他押入大牢。案件交刑部時,擬處海瑞死刑,多虧首輔徐階從中斡旋,才免於處理。等到明穆宗登基時,海瑞得以出獄,官復原職,並逐漸擢升。


黃強黃不息


海瑞罵皇帝還算個事嗎?在明朝你不罵皇上,你能出人頭地嗎?

因為明朝制度的原因,即便罵了皇上也不會被皇上處死,最多打頓板子,當然了你自己體質不好,挺不過去可怨不得皇上,然而你一旦挺過來,你很快就會平步青雲了,即便皇上不待見你,可大臣們都把你當作榜樣看待,推薦信一封一封地往皇上那裡遞,到最後皇上煩了,說不定就給你個肥差。

不但如此,被皇上打,那可是殊榮,而因為罵皇上捱打,那可就道德的典範了,即便被皇上陰一把,攛掇錦衣衛“著實打”,你沒挺過來,那整個家族都會為你的壯舉而受惠,你的子孫後代妻兒老小也以你為榮,據說明代有一位大臣比較肥胖,皮肉都被打下來,而他的妻子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些皮肉收集起來,作為留念,以便教育後世子孫。

海瑞就更不一樣了,這是明代超人

,皇上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打死吧?沒理由,還留下暴君的話柄,不打死吧?他在上朝前早就準備好棺材,皇上不愛聽什麼就說什麼,他在皇上眼裡就一滾刀肉,

於是皇上開始耍小聰明,讓海瑞去外地做官,這可苦了地方官員嘍,因為太過清正廉明,之前的那一些潛規則,好處全沒了,這豈不是要了他們的命,於是大家集體罷工,可海瑞是誰?這點小事還能難得住海青天?沒人打板子?他還有一個老家丁可以用,沒人巡邏?海青天自己來,處理公文,海大人一個頂三,經濟上制裁海大人,那就是在痴人說夢了,海大人自己會種地,完全自給自足。

在海大人老母過大壽的時候,海大人上了次菜市場,買了一斤豬肉,震驚朝野,眾人奔走相告,海瑞買肉了,一時間海大人的聲望超過入侵的倭寇,連胡宗憲在平倭會議室都把這件事當作首要大事向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傳達,舉座皆驚

在地方官員的強烈要求和舉薦下,海大人終於回到了朝廷,而這時他的人望無人能及,品德被人所敬仰,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是如此,別說罵皇上,估計捶皇上兩拳,估計皇上也只能暫且忍下這口氣,

誰讓人家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世清官呢?佩服。


煙雨醉逍遙


海瑞,明朝著名清官。其一生經歷了正德 嘉靖 隆慶 萬曆四朝。



海瑞罵皇帝,是清朝著名的疑案之一。時值嘉慶年間,大明王朝已經進入到衰落的階段,經濟凋零民生貧困。北方有蒙古的騷擾,南邊有倭寇的進攻,整個大明王朝是危機四伏。面對這樣的情況下,剛剛升為戶部主事的海瑞下定決心給嘉靖皇帝上了《治安疏》的奏摺,指斥皇帝的種種過失,言語犀利不留情面。其實海瑞十分清楚這個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於是為自己裝備了後事。果然嘉靖看後大怒,但在大臣的勸諫下只是把海瑞下了大獄。在這之後嘉靖死了,海瑞在獄中聞訊大哭。顯然海瑞雖然上書罵皇帝,卻並不恨嘉靖,其忠心耿耿可見一般。就如他自己說的:為直天下第一事 以正君道 明臣職 求萬事治安事。



海瑞在職期間,打擊豪強,疏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嚴懲貪官汙吏。為民辦了不少好事,遂有“海青天”之譽。



海瑞罵皇帝,幾個字“忠心為國 熱心為民”。


風雨153365776


謝邀。以下是個人的一點意見,不妥之處,望指正。海瑞敢罵皇帝,一則個性使然;二則,文官集團在明代中後期已經發展到把皇帝當成牌位的地步,作為文官集團的一份子,海瑞即使罵了皇帝,也準備了後事,實際上,嘉靖皇帝是不可能殺他的,皇帝不想承擔殺戮直臣的惡名:所以我們就看到了嘉靖的無奈與氣憤,只能借徐階的勸解就坡下驢。另一個例子,則是萬曆皇帝,被雒於仁罵了個狗血噴頭,照樣不敢殺他。如果我們假設一下,海瑞與雒於仁在洪武與永樂朝上書直斥君王,能活下來麼?不能。洪武與永樂,都是打江山的,明初的這兩個皇帝,乾綱獨斷,代表文官集團的內閣,不過是一個秘書團;而明代中後期,文官集團已經成熟,"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皇帝,已經完全不能與文官集團相抗衡,有的皇帝,只能任用寵宦,來作抗衡。而嘉靖皇帝,在他任內,沒有權閹,他被夏言嚴嵩徐階所代表的文官集團,玩弄於股掌,這就是為什麼海瑞可以罵他並且肆無忌憚的原因。


食人叢林


第一,我覺得海瑞是怕死的,但時又不是真怕死;第二,他骨子裡有一種士大夫精神,為民請命似乎成為這個士大夫的使命。

下面咱們再分析一下當時的政治環境和海瑞罵皇帝的故事概要:

1、政治環境:

明嘉靖末期,嘉靖帝一心痴迷丹藥和長生不老;黨派之爭可謂甚囂塵上;政吏貪汙腐朽嚴重。

而針對於黨派之爭以及政吏貪汙腐朽嚴重,嘉靖不是不知道,只是分身乏術或者無力去改善大明朝的日漸無力的狀況。

2、故事概要:

海瑞勸諫時,其實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準備,家丁打發走了,自己購置了棺材,他沒有選擇逃跑,並且也不會逃跑。——可謂死諫!

嘉靖看完奏疏後,應該是氣得腦袋發懵,但是海瑞的奏疏都寫到了他的心坎裡了;嘉靖即使知道這個海瑞是忠於朝廷,為民請命,並且還是死諫;但我想也是為了一口氣,或者說是皇帝的尊嚴;最後判為死刑,由於徐階從中幫助海瑞,最後這才在牢裡等到嘉靖死亡的消息,最後獲釋。

海瑞是我國曆史上非常難得的一名百姓官,父母官,朝廷清官;嘉靖皇帝在位時有一定政績,只是大家討論好壞參半;二者可謂相愛相殺,從某種層次上,他們是高手與高手的較量,但都是為了黎民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