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用飛機大炮飛彈干不垮蘇聯,改戰金融,把蘇聯乾的四分五裂

當前,幹垮一個國家,武力進攻是下策,濟經圍困是中策,金融進攻是上策。

比如當年,美國和蘇聯搞軍事競賽,不分勝負,是一場雙輸的競爭,後來,美國調整策略,改金融進攻,不廢一槍一彈,把蘇聯乾的四分五裂。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美國用飛機大炮導彈幹不垮蘇聯,改戰金融,把蘇聯乾的四分五裂

前蘇聯武器

首先得明白一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和蘇聯在軍事上不分伯仲,並列為世界上的兩大超級大國,各自背後,都有一幫小弟,比如起初,中國就是蘇聯陣營的,中國稱蘇聯為老大哥。

一山從來不容二虎。美國想把蘇聯搞垮,蘇聯也想把美國搞垮,暗中鬥來鬥去,誰也沒打敗誰。

美國用飛機大炮導彈幹不垮蘇聯,改戰金融,把蘇聯乾的四分五裂

冷戰武器

美國一看,長期搞冷戰不行,耗費錢財,得想其他的招。經美國一眾精英論證,最後確定搞金融戰。

金融戰的第一步,是輿論先行,也稱造勢或洗腦。美國通過各種媒體把美國的民主、自由、富有強盛等形象在蘇聯大肆宣傳,一時間,崇美之風驟起,很多蘇聯人認為,美國真好,是天堂。

輿論戰後,美國派了大量的所謂的經濟、金融專家或明或暗進入蘇聯,鼓吹市場經濟的好處,同時,遊說蘇聯開放金融市場。

蘇聯果然中招,其中最臭的一步棋是把國企財富以債券的形式發給民眾,美其名曰自由經濟和藏富於民,於是,每個蘇聯人都得到了一筆橫財——1萬盧布債券(當時價值1萬美元以上)。

此時,美國的私人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悄然登場了,號稱要給蘇聯人提供現代化的理財服務。高大上的的營業場所、免費的咖啡、迷人的微筆等服務讓蘇聯人很受用,他們把飛來的橫財儲存或託管給美國人開的商業銀行或金融服務機構——也就是說,蘇聯人的財富已發生了大轉移。

此時,蘇聯民眾因得到了意外之財而歡欣鼓舞,大家都樂於享受,都不願意認真幹實事,而國有企業,因為已債券化,而且分給了私人,國有企業的號召力迅速下降,很多企業效益大幅下滑。

與此同時,美國又開始新一輪的輿論轟炸,說美國的企業盈利能力要重新評估。

另一方面,美國的經濟、金融專傢伙同被他們收買的蘇聯官員、學者一起遊說蘇聯政府,進一步開放金融業,以繁榮蘇聯經濟。

隨著美國人的輿論轟炸,蘇聯人自己也覺得蘇聯的國企盈利能力不行,手上債券估值過高,於是,開始拋售手中的國企債券,兌換美元。

——至此,金融屠殺正式上演。

美國用飛機大炮導彈幹不垮蘇聯,改戰金融,把蘇聯乾的四分五裂

金融戰爭

一方面蘇聯法定貨幣盧幣大幅貶值,另一方面,美元強勢升值。

如此惡性循環,盧布很快就崩盤了。盧布對美元,開始是1:1左右,幾個回合下來,已是300:1了,再後來,居然到了10000:1的誇張境地,這時,美國人開始抄底,用少量的美元,把蘇聯人幾十年積累起的財富松輕收入囊中。

盧布全面崩盤,一個超級大國由此從世界上消失了,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