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怼人?跟着古希腊哲人学辩论

西方哲学的诞生地古希腊,非常擅长辩论,既有含着石头苦练说话的演讲大师德摩斯梯尼,也有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亚里士多德。那个时候思想就是在辩论中产生的。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西方的孔子”。

擅长在辩论中给出自己的观点,特点是先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照这个观点一步一步推理,最后得出这个观点的错误,从而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启发人们思考。这种方法被称为“精神助产术”。

不知道怎么怼人?跟着古希腊哲人学辩论

苏格拉底之死

精神助产术

例如柏拉图在《游叙弗伦》里记载的大意:游叙弗伦认为尊敬神就是要按照神喜欢的做事,做了神不喜欢的事就是不敬神。

苏格拉底:关于是非、丑恶、贵贱等问题方面,人是有分歧的,莫衷一是,是吗?

游叙弗伦:是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分歧。

苏格拉底:那神呢?(古希腊是多神教),众神之间会有战争,也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分歧对吗?

游叙弗伦:是的。

苏格拉底:那么就会有同一件事物,有的神喜欢有的神不喜欢,对吗?

游叙弗伦:是的。

这段对话中,苏格拉底没有在最开始就反驳游叙弗伦的观点,而是通过层层发问,让游叙弗伦自己找到了观点中的问题所在,其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类似的方法也经常用在心理咨询中,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有着偏执的追求,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让其认识到荒谬。

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认为领导对他不好,否认他的工作成果,否定他这个人。

这里面就有几个问题:

否定工作成果等于否定这个人吗?

领导对你的批评等于否定工作成果吗?

领导有资本否定你这个人吗?

否定你的工作成果等于领导对你不好吗?

......

等等这样的逻辑漏洞,抓住一点剖析,让其回归理性。

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会钻牛角尖,把一件事情无限度地放大、联想到其他事情,由一个前提推出无数结论,其实是庸人自扰。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

不知道怎么怼人?跟着古希腊哲人学辩论

拉斐尔《雅典学园》中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人都是会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把这个用好了,在辩论中也是无敌的存在。

伊藤博文在甲午海战之后到中国游历,见到了辜鸿铭,辜鸿铭赠送了伊藤博文一本《论语》。伊藤博文讽刺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不知道两千年前的孔子的教法,已经不适应于今天吗?”

辜鸿铭回答:“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像数学的加减乘除,在两千年前是三三得九,今天仍然是三三得九,不会三三得八”。

辜鸿铭的回答要点,就是利用

大前提:孔子教法与数学方法一样,

小前提:加减乘除今天不变

结论:孔子之教今天也不变。

要想推翻辜鸿铭的论断,就要从大前提入手进行驳斥才行。

不知道怎么怼人?跟着古希腊哲人学辩论

辜鸿铭

一休哥里有一个故事。一休打碎了师父喜爱的茶杯,特别懊悔。这个时候老师进来了,一休把茶杯藏在身后。问老师:人为什么会死呢?老师回答:世间的一切,都有生有死,这是自然之道。一休拿出茶杯:老师的茶杯也死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老师节哀。


老师知道上当了,但自己刚说出的话,怎好收回呢?也就没有责怪一休。

不知道怎么怼人?跟着古希腊哲人学辩论

聪明的一休

这段话的结构就是:

大前提:世间的一切都有生有死。

小前提:茶杯也包括在世间的一切之中

结论:茶杯是会死(碎)的。

可谓非常聪明了。

运用三段论辩论,重要的是摧毁前提,也就是将对方的前提否定,后面的也就不成立了,进行“前提批判”,例如伊藤博文可以辩驳说孔子之教与数学不相等同。

要么就是换掉概念,师父可以说茶杯碎了跟人死了区别。

总之短时间内想到对方的逻辑并击破,还是很考验平时的积累和临场反应能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