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道聽途說,不如聽益風說

前 言

在上三期糾纏四川3000年的妖孽(一)中,益福堂分析了四川的七個特徵:繞、柔、韌、安、文曲、無勢、魔法。我們還細說了成都和重慶這對千古冤家的前世今生。今天我們來看:

劉備一句麻麥皮,把諸葛亮累得夠嗆!“蠐螞節”是個什麼鬼?僰人滅族是宿命嗎?誰是對成都忠心耿耿的小弟?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建安十六年,劉璋在綿陽宴請劉備。

飲酒作樂一個多月,劉備這個土鱉大為感嘆:富哉!今日之樂乎!(綿陽富樂山由此得名)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富樂山

劉備表面讚歎,心中暗想:麻麥皮,這得賣多少雙草鞋才能這麼玩!

一個陪都綿陽,尼瑪就這麼安逸,那成都不得是天堂?改天讓孔明把成都搶來,讓老子好好耍耍。

麻麥皮的來歷:古時候有一商人,在川中收購桔子,蕁麻,麥子,獸皮,以船運到外地售賣,船至半途,水急漿朽,漿杆折斷,順水流失,船伕甚急,問商人,無漿不得行船,你的貨物裡面有沒有長直之物可以當漿,商人安慰他:莫急,我有桔麻麥皮不知當漿不當漿。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綿陽這個“小成都”,自西漢設立涪縣後,2200多年來管轄範圍極大,近代1950年就曾管轄21個縣。(5.12地震重災區北川屬綿陽管轄)

綿陽不僅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的中國唯一科技城。而且最近的教育也是做得如火如荼。綿陽名人有前文提過的嫘祖和李白,還有那個酒狂蘇狀元。

從山水角度來看,綿陽和成都有個共同屬性:得龍勢。並且兩地龍脈都是從西北崑崙山分出的巴顏喀拉山脈而來。所以從風水龍脈的角度來說,成都和綿陽同根不同枝,是血脈最親的一家人。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九寨溝成都和綿陽同龍脈分枝葉|益福堂原創

由圖可見,綿陽兩水相交在市區。

風水理論認為:兩水相交,龍止,氣聚。

儘管綿陽得的是一支小龍脈,但聊勝於無,聚點人氣,沾點小貴氣。但幫老大跑跑腿還是綽綽有餘的。所以,綿陽自古就是成都最忠心的馬仔。如果說,當年重慶是南京一時的陪都,那麼綿陽就是成都的萬年小弟。

除了綿陽這個小成都,四川還有個 “小重慶”,他是瀘州。

瀘州,也叫酒城,古稱江陽。它是國內唯一擁有兩大知名白酒品牌(瀘州老窖和郎酒)的城市。

吃貨們看過來:四川火鍋真正發源地是瀘州的小米灘。瀘州的古藺不僅有郎酒,古藺的美食麻油雞也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麻油雞

據說,古藺是中國“陰氣”最盛的一個地方。從這個角度來說,適合酒的發酵也不無道理。還有,當年紅軍“四渡赤水”也發生在古藺。

瀘州由西北流來的沱江匯入長江而成城,而嘉陵江匯入長江則形成了重慶。

從山水的角度上來說,瀘州簡直就是一個翻版的重慶。在地形上看,瀘州江陽區和重慶渝中區的輪廓,如出一轍。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因此說瀘州是“小重慶”,有理有據。

上文鄙視我們的雙胞胎兄弟說了:水聚人富。

所以,如果說成都是老大,重慶老二,綿陽老三。那麼在這種經濟社會的背景下,瀘州成為老四的潛力無疑是巨大的。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除了綿陽和瀘州,四川還有兩個很有趣的地方。這是兩根被四川人遺忘了的老油條。我們今天就把它們從油鍋裡撈起來晾一晾:

春秋中期,有一位巴王去找楚國掐架的時候,遇到一名極其美麗的楚國女子。巴王眼睛一亮,乾脆架也不打了,把美女一把強擄到懷裡,一路邊啃邊跑回重慶。後來,美女幫巴王生了個小王子。巴王后對此妒火中燒。

等巴王和美女相繼嗝屁,王后正預謀弄死小王子,誰知小王子機智的很,他早就帶上他的粉絲團(士兵、百姓)向北一路飛奔。一路上被巴軍輪番圍毆,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了嘉陵江邊上的一個小平原。

這個小平原就是現在的西充。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西充

小王子為了逃命一路連爬帶滾,差點沒累到虛脫,到了西充實在是跑不動了。但畢竟身為王子,又怕被身旁粉絲們笑話。

乾脆癱坐地上,隨手一指:如此風水寶地,就這了!

這個地方倉廩充實,我決定我們的國號為“充”。(西充在歷史上曾多次被稱為充國)西充,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成了大充國的首都。

小王子倒是挺機靈的,但是他的未來“子民”就顯得比較“笨”了。

當年劉邦被項羽圍在滎陽等死,西充子民紀信,他披上劉邦的戰袍,衝出滎陽城,項羽以為是劉邦來了,無腦一波亂砍。

幸運的是,後來劉邦得了天下。劉邦雖然平時像個痞子無賴,不過這次正經了一回:給紀信賜了一個“捨身救主”的忠義名號。

後來,“屠川”的張獻忠,被清軍持續圍毆,心力交瘁,最後逃奔到西充。

也許和當年的小王子一樣,實在是跑不動了,但畢竟身為大西國皇帝,又怕被身旁大臣們笑話。

乾脆在西充鳳凰山就地一躺,下了大西國最後一道聖旨:如此風水寶地,就這了!我要躺這保佑我的子孫,麻煩你們蓋點土,立個碑。

再後來,開國大典上站在毛主席旁邊的那個白鬍子老頭,就是西充蓮池鄉出生的張瀾。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開國大典(右二為張瀾)

直到今天,西充還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充國“蠐螞節”。

西充語言還保留了部分古充國的語言習慣,帶有入聲(粵語和客家話也帶入聲)在內的五種聲調。所以,西充和南充僅相距30多公里,但語言卻相去甚遠。

蠐螞節,正月十四晚上人們點燃“蠐螞燈”,祈禱驅除瘟疫祝願孩子們茁壯成長。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蠐螞節

如果說四川是小中國,那麼西充就是小四川。一樣的總體山水無勢,一樣的易守難攻。

大充國的滅亡,張獻忠守城後的戰死。于山水角度來說,這似乎又是一種冥冥中的宿命。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說完西充這個巴國(重慶)的遠方親戚。我們現在來說一根更悲催的老油條:三臺縣。

三臺自古人口稠密,即使今天也算是人口大縣,約有147萬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三臺就是綿陽的扛把子。

在古蜀國和古巴國時期,四川還存在著一個國家:郪國。

在商周時期,郪人的祖先是濮人。濮人參加了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周朝成立後,濮人分得了一口勝利的果實,逐漸強大,開始到處裝逼。

地盤一度從西南擴展到湖北隨縣、鄖縣等地。這就觸及到了楚國利益。

楚穆王表示:先人闆闆,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於是假借周天子的名義對濮人一頓狂毆亂揍。

濮人被楚穆王趕得雞飛狗跳,紛紛遷往西南散居各地。

這才就有了後來的“布濮水濮”、“堂狼縣濮”、“滇濮”““夜郎夷濮”、“閩越濮”、“裸濮”。

《禮記·王制》註疏:“僰亦即濮”。所以,現在的僰(濮)人懸棺分散在西南各地。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郪王城

濮人最正宗的嫡系支脈就是後來的郪人。正本溯源,僰人和郪國人是同一祖宗。(聚居宜賓的濮人,後來稱僰人。正如聚居閬中、渠縣的賨人,後來叫板楯蠻)

郪國建國一段時間後,被古蜀國吞併。再後來被上文說的那個攪屎棍“苴”引狼入室後,秦朝滅巴蜀時一併把郪也滅了。

在這裡奉勸大家:以後遇到姓郪的朋友,別嬉皮笑臉的,要放尊重一點。畢竟,人家這姓氏可大有來頭。

郪國的都城就是現在三臺縣南邊的郪江古鎮,至今還保留有郪王城和傳說的郪王墓遺蹟。

古郪國曾管轄鹽亭、射洪、簡陽、廣漢等11縣。為什麼後來會被古蜀國吞併,之後又慘遭滅族?于山水情意來說,這是怎麼個情況呢?

我們先從郪國都城郪江鎮(陽宅)來看: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按上文雙胞胎兄弟的說法:水聚人富,水散民貧。

郪江鎮龍脈單薄,水源弱小、散漫,何以致富?財是養命之源,不富,又何以繼族?

我們再從僰人(郪人)的懸棺(陰宅)來看: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郪人懸棺圖

《葬書》: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

風水學認為:我們應該慎重對待保存先人屍骨的環境,這個環境的好壞,會相等感應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的生命就源自於父母的身體。

儘管我們不知道,當時僰人為何把祖先擱置在如此懸空的石崖上,是因自然災害亦或是因為戰爭?

但是,把先人置於此種絕地,是否就是造成僰人絕跡的原因之一呢?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看過四川的柔繞,四川的韌,四川的安逸,四川的文曲,四川的無勢,穿過成都和重慶這對冤家,解開綿陽和瀘州、南充等地的外衣。

理性客觀地看待這一切,我們不難發現:

正如那令人羨慕的愛情,四川在鬧,山水在旁邊笑。正是山水的能量,在冥冥中主宰著這個千年宿命。

但大多時候,山水情意傳遞給我們的,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更是一種致命的羈絆。

當我們穿越四川,看盡成敗笑嘆,聽完風雲閒愁,亙古至今,山水卻始終默無言。山水這個妖孽,就這樣糾纏著四川,至少3000年。

是夜,繁星點點。

四川各地聚會,幾斤醪糟水下肚,七嘴八舌開始扯筋:

成都深情地望著重慶:娘子,你還是從了我吧。畢竟我有崑崙山龍脈啊。

重慶:滾你個瓜娃子,老孃就是有錢,任性,咋個?

西充挽著重慶手臂:姐,看在遠方親戚的份上,借點錢噻,我想去成都耍哈。

綿陽:我覺得,談錢太俗了,我們應該談教育!

三臺瞪了綿陽一眼:教育再好,你看得懂我們懸棺旁的壁畫麼?

瀘州不甘示弱:酒核,酒核,酒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時,益福堂湊了過去:要不,我們來聊聊你們的千秋霸業?

眾人齊聲:你莫開腔!

四川篇,終。

(本文所論四川,泛指巴蜀範圍)

「益風說」未來的四川最終會走向哪裡呢?

本文部分理論依據:

《益福堂說風水》書中辨水篇:

水聚人富,水散人貧;水曲人貴,水沖人亡;水交人聚,水反人逆;水環人裕,水撞人貧;水大人寬,水逼人狹;水平人正,水激人戾;水秀人文,水亂人淫......

益風精選:(點擊藍字,直接閱讀)

糾纏四川3000年的妖孽(一)

瘋狂的“易盲”

大廣東,風水5000年(一)

形派風水漫談(1)

非著名風水學者、實踐者。

喜閱古往之佳作,好悟山水之情懷;有閒雲野鶴之志趣,無放眼天下之大才;裹足於華夏,踏步覓蓬萊。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真風水 I 益風說

長按二維碼,識別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