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洲点溪园老总谈“古法红糖”观光园的成长历程

儿时梦想

武汉新洲点溪园老总谈“古法红糖”观光园的成长历程

“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我讲他们年轻时做古法红糖的生产场景,有甩着膀子碾甘蔗的,有撸着长铁瓢摇糖浆的,还有一群流着口水偷吃的孩童”。在我的记忆中,老红糖纯正的口味现在鲜有机会吃到了,于是在心中萌生一个梦想,把祖辈的纯手工熬制红糖的独特技艺挖掘出来,复兴古法,建一座古法红糖的生产厂家。我立即动员丈夫回家乡——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毛冲村创办“点溪园古法红糖”生产基地。我们流转村里225亩土地,种上甘蔗,也可为当地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解决就业难题,一年下来,仅用工就达九千多人次。

武汉新洲点溪园老总谈“古法红糖”观光园的成长历程​古法复兴

我们当地古法熬糖已经失传近半个世纪了,想要复兴谈何容易,在经历了上百锅的制作失败和损失近三千公斤甘蔗的代价后,终于熬制出了纯正的“老红糖”。现在我们从如何辨识甘蔗的含糖量,到熬糖时火候的把握,摇糖打沙的精确入微都了如指掌。

古法红糖熬制工艺十分讲究:将当天收割的甘蔗,经过去梢和除根后切碎碾压成汁,蔗汁经过三道过滤后,流入九口连环锅熬制,经过捞杂、开泡、赶水、过滤、摇瓢、打沙、成型等过程,约两个小时后可勺起糖浆,冷却成型。

这里生产出来的古法红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甘蔗的营养物质,具有味甘入脾、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暖中止痛、活血化瘀的养生作用。

武汉新洲点溪园老总谈“古法红糖”观光园的成长历程​模式创新

古法红糖的生产受甘蔗的生长季节限制,一年只有三个月的加工期,厂区利用率太低,我们就想能不能利用现有资源为载体,把红糖的文化宣传出去呢?这样“点溪园古法红糖主题观光园”应运而生,观光园以弘扬红糖文化为主旨,增强乡村游的文化厚度。

点溪园古法红糖主题观光园由五个部分组成:1. 古法红糖生产区及红糖文化展示区,计划在生产车间建玻璃走廊,让游客可近距离观看古法红糖的生产全过程,同时在产品展示厅里,介绍我国红糖的历史,红糖的制作工艺,古法红糖和现代红糖的区别,以及红糖的养生功效等。2. 甘蔗种植区,园区内现种有甘蔗160亩,全程采用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有机种植模式,田间地头安装太阳能萤光诱虫器,确保甘蔗原料的绿色无污染。3. 野花观赏区,在不宜种植甘蔗的缓坡地带种上波斯菊、硫黄菊、百日草等草本植物,修建赏花步道,游客可近距离地徜徉在花海中拍照、游玩。4. 湿地花卉区,种植荷花、慈菇、鸢尾、水生美人蕉、水葱等水生植物,既增加植物多样性、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5. 盆景区,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节白蜡桩景为代表,配有柞木、水丝梨、小叶黄杨、红花继木、赤楠、三角枫、蝴蝶兰等盆景组合。

武汉新洲点溪园老总谈“古法红糖”观光园的成长历程​未来展望

主题观光园建好后,可年产古法红糖90吨,年接待游客十万人次,解决村民就业近百人,帮扶精准扶贫户10人,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