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演绎千年砂器技艺 唐朝时期已经兴盛


阳泉平定久为砂器之乡,“耕陶为业”历史悠久。境内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粘土,百姓俗称“坩子”,是烧制砂锅的极佳材料,储量丰富的优质无烟煤又特别适宜烧制砂锅,给砂器制作创造了条件。据史料记载,平定砂锅在唐朝时已成为当地手工业与商业的大宗。|主编:刘昱|责编:张春颖 苏航|阳泉日报摄影部:王伟 苏建平

当地冠山镇常家沟村是平定砂器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常家沟村人祖祖辈辈以砂器制作谋生,并把手艺代代传承下来。2008年,村民张彦杰创办专门的陶艺公司,整合本村原有的砂器制作资源,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使常家沟砂器走上了全新的发展历程。

从选料到成品熏制,各道工序都对砂器工匠的经验、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民间流传着“一坩二压三筛土,四踩五捏六入炉。七煽八杈九熏烤,十分质量十分苦”的说法。

千百年来,平定砂锅的烧制工艺一直是全凭经验积累、心传口授的手工制作,经过筛土、和泥、捏坯、成型、烘干、窑烧、烟熏等工序生产。虽然近年砂锅的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烧制的过程依然十分艰苦。

陶艺公司车间分为烘烤室和烧制间,另外还有很多小房间作为的制作间。

走进一间制作间,砂锅艺人成正在制坯。她的面前有一圆圆的轮盘,直径有半米多一点,只见他先在轮盘上铺一层黄土粉,像巧妇一般随意抚弄旋转着轮盘,用双手在轮盘上翻来覆去地揉着,精心侍弄着手里的“面团”。

揉到适当软度时,他一边旋转轮盘,一边用木锤子拍打,毛坯很快就变成薄厚均匀、表面光滑的圆饼,把胎具底朝下放在中间。冯卫成一边旋转轮盘,一边拍打泥坯。不一会,砂锅的雏形就成了。最后,他用毛毡蘸水把边沾湿,用“砂刀”把坯口切齐,一个砂锅坯子就做成了。


砂锅艺人冯卫成一边旋转轮盘,一边拍打泥坯,然后用“砂刀”把坯口切齐,一个砂锅坯子就做成了。

一名工匠正在检查做好的砂锅坯子。

制砂工匠正在搬运砂锅坯子。

烧制的时候要讲究火候均匀,以前靠人工煽风助燃,面对高温,头戴草帽,脸蒙布单,十分辛苦。炉内温度保持1200至1300度,约一个小时后,由富有经验的砂匠“火头”掀起笼锅看砂货色相决定停火与否。

张富林十几岁时就在村里的砂锅厂工作。如今,他依然在烧制车间干活。砂锅马上就要出炉了,张富林和一名工人头戴护具,身披棉毡,脖子上围着毛巾,护着头部与身体,以抵挡炉火的烘烤。

打开炉窑,轻烟腾空而起,红红的火苗窜出槽炉,一个个通体透红的砂锅在火光中诞生。两个人一个挑笼锅,一个叉砂锅。只见挑笼锅的工人迅速将笼锅挑起,张福林立刻将锅从炉上叉到旁边早已掘好的铺满木屑的土坑里。顷刻间,坑里窜出一大股火苗,熊熊燃烧,场面壮观惊险。

把笼锅盖严,火苗从缝隙中窜出。

半个小时后,揭开笼锅,亮晶晶的砂锅闪烁着一层炫目的镀银光芒,跃然眼前。

将烧好的锅坯夹入预先做好的炝眼宣窝里薰烤半小时左右,亮晶晶的砂锅就可出笼了。

平定砂器表面光闪晶亮,有“烧饭不变色、煎药不变性、炖肉不变味、煮水无水垢、栽花不烂根”五大特点和耐酸、耐碱、透气性好三大优良性能。

烧制完成的砂锅成品。

张富林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壤条件和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工艺技巧,经过选土、调泥、成型、上液、晾干、窑烧、烟熏等工序生产出来的各种砂货,无沙眼、无裂纹、不夹生、不变形。

平定砂器以“烧饭不变色,煎药不变性,炖肉不变味”和内外光洁、皮薄均匀、耐酸耐碱、轻巧耐用、价格低廉的特点颇受百姓青睐,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陶艺公司在秉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艺,推出了滋补砂锅、养生煲汤锅、砂火锅和砂茶壶等20多个砂器品种,走上品牌化、产业化的道路,让平定砂锅重新“靓”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