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是怎麼賺錢、如何花錢

真正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是怎麼賺錢、如何花錢

我們的大學教育缺少兩門課程,一門是戀愛學,一門是財富觀。

關於戀愛課,讀書的時候,父母師長各個提防著我們早戀。一旦畢業他們彷彿換了一個人,一轉身開始幫忙張羅著相親催生。

關於財富觀,小時候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長大了,被車子、房子、票子壓的難以喘息。

比爾蓋茨曾說過:“巧妙地花一筆錢和掙到這筆錢一樣困難”。

他說的不正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兩件事嗎?賺錢、花錢。

我一直在試圖尋找平衡兩者的方法。為此去請教過外企白領,但她剛剛付了300萬首付,在帝都三環內買了套一居室,為幾年後出生的寶寶上學做打算,天天忙著賺錢還貸款,沒空理我。還請教了上市公司高管,但他是有名的空中飛人,今天在北京,明天就不知道去了哪裡,實在抓不到人。我還試圖去請教大學教授,放暑假了,老師總該有時間了吧。但她在忙著陪孩子上培訓班,娃要考SAT了。

我還是不死心,去請教了書。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土豆姐的推薦下我找到了一本——《會賺錢的媽媽》。

真正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是怎麼賺錢、如何花錢

這本書的作者克里斯特爾.潘恩是個奇女子,高中畢業後就輟學在家,靠著幫人帶娃生活。新婚丈夫是個學生,兩人完全裸婚。婚後兩人雖不至於捉襟見肘,但日子也過的緊巴巴的,必進剛結婚妹子就懷孕了,孕婦找工作有多難,全憑我們想象吧。

最終她選擇了在家創業。

如今,她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博主之一,money saving mom.com的創始人,演講出書,忙的不亦樂乎。

但人前風光,必有人後的心酸。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的成功都是在失敗的基礎上堆砌出來的。

她總結了自己與其他朋友在創業時踩過的坑,將這些千金不換的經驗,寫成了一本《會賺錢的媽媽》。我選取了如何兩個方面與大家分享。

一、關於賺錢

如何賺錢?通過什麼渠道賺錢?賺什麼錢?

這幾個問題我想過無數次,雖然有所收穫,但始終不成體系。直到在這本書中看到一個詞——剩餘收入。

剩餘收入指的是:投入時間、精力和努力去做一個能夠產生持續收益的項目,這樣不用繼續辛苦勞動也能帶來收入。

也就是說所有投入的辛苦都不浪費,可以獲得持續的收益。

每個大學都有勤工儉學的機會,我的大學提供的是打掃大學生事務中心。當時一個室友選擇了這份工作,一週5天,天天5點起床,在上課之前去把衛生打掃乾淨。

那個同學是我見過最能吃苦的人,天天5點起床,一個人掃地、拖地、擦桌子,打掃一個100平左右的屋子。

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好孩子,但我卻覺得她不聰明。

吃苦是好的,但是要吃值得吃的苦。

換句話說,吃苦可以,要吃可以帶來剩餘收入的苦。

很喜歡陳虻對柴靜說過的一句話: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當時另一位同學也在做兼職,他選擇的是去做素質拓展培訓助理。一年之後成為培訓師,為了再給研究生和企業人培訓時不露怯,他走到哪裡都帶著書,每讀一本就結合學員的情況分析內化。

兩人結果,無需多言,可想而知。

如何選擇可以產生剩餘收入的工作?

克里斯特爾.潘恩給了兩點建議。

一是明確賺錢的目的,我更喜歡她的另一個說法,給自己列一個“遺願清單”。

在遺願清單中,可以寫寫當你行將離世前,希望給這個世界留下什麼?希望有怎樣的曾經?希望自己擁有什麼樣的生活?

是專注於賺錢去影響家人、所愛之人、讓他們過的更好,還是滿足自己的物慾?

另一個是多樣化收入。

中年人的危機,上有老下有小,中間的2個人養著另外的5個人。

不敢失業、不敢任性、不敢病更不敢死。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錢。

換句話說,因為收入太單一了,所有的收入都來源於工資,如果失業了等於斷了收入來源。一睜眼,就要面對房貸、車貸、孩子的學費、老人的藥費……

入股如果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做點副業,即使失業了,副業也可以支撐起一個家。

《會賺錢的媽媽》中給出了很多副業的選擇,如:博客、直銷、微商、兼職等等,具體怎麼選,還要因人而異,找到自己能力、興趣、知識、技能的交匯點。

二、關於花錢

花了那麼多年的錢,我們真的會花錢嗎?

關於花錢,我想到了被愛因斯坦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複利。

所謂的複利通俗的說就是我們說的利滾利。

網上有一個著名的複利公式

真正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是怎麼賺錢、如何花錢

假設一個人每天進步1%,那麼365天后,能力提升了38%。同樣的如果一個人每天退步1%,那麼365天,他的能力還剩不到1%。

如何使用複利思維去花錢?《會賺錢的媽媽》中給了幾點建議。

1、定期儲蓄

每個月拿到工資,固定拿出一定數額用於儲蓄,建立狼嚎的緩衝資金儲備,以防萬一。

俗話說:“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2、花錢買時間

每個人的社會分工不同,擅長的領域也不同,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合親力親為,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才獲得最大化的收益。

比方,一個IT男很心疼老婆,老婆生娃時不放心外人,請來老媽照顧月子,結果雞飛狗跳一地雞毛。雙方都埋怨他照顧的不好。二胎時,IT男學聰明瞭,早早的預約了靠譜的月嫂,雖然花了2萬塊錢,但媳婦兒被照顧很好,老媽偶爾來看看孫子,享受兒孫繞膝之樂。

3、在別人身上花錢

沒人希望自己是葛朗臺,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想家的時候給父母買點禮物,感念恩師時請老師吃個飯,不要的衣服書籍捐給貧困地區。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都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怎麼賺錢、怎麼花錢,是相伴我們一生的課題。

大學教育缺失的部分,我們要自己補回來。

財富觀,是這個世界留個每個人的一道窄門。

《會賺錢的媽媽》是開啟這道窄門的鑰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