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古莘警韵|牢记初心 无愧使命——《梁家河》读后感

合阳公安“古莘警韵”栏目继续为您倾情演绎民警的风采。这里有从警路上的喜悦,也有工作上的辛酸,有强劲挺直的警草风貌,也有英姿飒爽的警花风采……点点滴滴将见证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公安事业的忠诚!

合阳古莘警韵|牢记初心 无愧使命——《梁家河》读后感

合阳古莘警韵|牢记初心 无愧使命——《梁家河》读后感

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真实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悟。读完这本书,总书记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一心为民的情怀和埋头实干的作风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习近平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他带领村民打井,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以从不“撒奸儿”的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

合阳古莘警韵|牢记初心 无愧使命——《梁家河》读后感

一、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总书记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习总书记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公安民警,应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态度,一种责任,苦学不倦,争做学习型民警,要有计划地、高效地学习。“挖掘梁家河精神的富矿,就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一贯要求的那样要求自己,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加强理论学习,每周至少写5000字的政治学习笔记,常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下功夫,以党章党纪、先辈先进为镜自觉从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中汲取力量”。始终把学习作为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合阳古莘警韵|牢记初心 无愧使命——《梁家河》读后感

二、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时间里与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打坝挑粪,建沼气,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离开梁家河的时候,家家户户与其话别。作为基层民警,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博大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秉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为群众解难题、办难事,创造和谐警民关系。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开展“百日会战”、创建“无毒社区”,用血浓于水的亲情,抚慰一颗颗残缺的心灵;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亮灯工程”,用切身行动,实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合阳古莘警韵|牢记初心 无愧使命——《梁家河》读后感

三是干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去不复返,习近平总书记在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在梁家河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带头打造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经销社等,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作为新时期公安民警,我们要把干事创业、追赶超越作为履职尽责的神圣使命,坚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担其责”,实字当头,干字领先,将梁家河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担当作为、创优争先的强大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撸起袖子加油干”、“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要求,拿出拼劲,一抓到底。

合阳古莘警韵|牢记初心 无愧使命——《梁家河》读后感

四是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小事做起,为梁家河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基层民警,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保持高度一致,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扎实工作,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在实干中锤炼党性、提升个人党性修养。

合阳古莘警韵|牢记初心 无愧使命——《梁家河》读后感

《梁家河》这本书在当下对于正风除弊具有重要意义,公安民警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时刻提醒自己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在工作中学先进,学榜样,增强追赶超越的内动力,常怀梁家河精神,践行“为民服务”的理念、时代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摆正心态,俯下身子,始终不忘自己“群众”身份,勤奋务实,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牢记警察职责,无愧人民期望!( 王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