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从夏朝开始就从来不乏各种酷刑。比如大家熟知的凌迟、腰斩、车裂、炮烙...嗯,还有你们感兴趣的关于女犯的刑罚。

其中有个剥皮的酷刑,更是因为传说朱元璋为了治理贪官时搞过,而名声大噪。

那么,我们先讲讲剥皮这刑罚的由来。

剥皮,简单来说,就是从活人或者死人身上,剥取局部或整体的皮肤,剥下后的用途不一。

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最早的记载是在三国的时候。那时吴国末帝孙皓针对大臣搞过这事,不仅是剥人的脸皮,还可能是砍去大臣的脚(刖足)。他当时的想法可能是:谁骂我不要脸,我就让谁没有脸!

后来到了南北朝大混乱的时候,前秦有个君主叫苻生,性情非常残暴,在位三年就被人干翻了。他在位的时候,也培养了自己的兴趣:除了喝酒杀人、看别人在他面前嘿咻以外,还喜欢把牛羊驴马的皮活剥了以后,看它们在宫殿上奔跑。

后来升级成剥死囚的脸皮,没剥完的那种。死囚的一张脸皮耸搭在下巴上,还要在大殿上跳舞给他看。

孙皓并不孤独,在同时期的北齐君主高氏家族(就是电视剧《陆贞传奇》里的那个变态加神经病家族)也喜欢玩剥人脸皮,他们不仅活剥,剥完以后还要把人丢到油锅里活煎!

对于一个严重病态的统治阶层来说,以剥人皮享受折磨的快感作为娱乐方式,其实也都可以理解。

在这个时候,剥人皮都还局限在剥人的部分皮肤上。可能是因为技术的限制,或者由于其他的酷刑也很多,还没人琢磨过把剥皮这事深入地研究一下。

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电视剧《陆贞传奇》

一直到了元代时,可能由于人皮具有了实用功能,需要更大的、更完整地人皮。于是有人摸索着整剥人皮,这人就是理财小能手阿合马的小妾引住。

当时忽必烈抄了主管财政的阿合马的家,在这过程中搜到他小妾引住的柜子里有两张完整的人皮。

这人皮是经过鞣制的,而且耳朵都还完整地在上面。

据掌管柜子钥匙的阉人交代,这人皮是用来诅咒的,而且效果好,应验快。

除了人皮以外,还找到一副同样意味的绢画和两个占卜讲预言的人。

仔细一查,都是想搞谋反一类的事情。于是忽必烈下令,那就把这阉人、画师、占卜师、预言家都给我剥皮了吧!

有理由相信,忽必烈剥这四人皮的时候,应该也是完整的剥的。这就意味着,在元代时,剥完整人皮的技术已经开始成熟。

后来到了明朝时,传说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惩罚贪官污吏,曾经搞过

剥皮楦草这种酷刑。也叫剥皮实草剥皮囊草。讲的直白点,把人的皮整个剥下来以后,石灰鞣制以后,再在里面塞上稻草,挂在皮场庙里示众。

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皮场庙

这皮场庙就是土地庙,不是在明朝的时候才有这叫法的。早在宋朝时就已经有皮场庙,主要是用来在那里剥牲畜的皮用来祭祀的。后来因为传说朱元璋在皮场庙剥人皮,才使得这名字声名鹊起。

明代有小说家描写过皮场庙,说那里种满了花果,旁有田地。庙也很精致漂亮,看上去风景宜人,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阴冷肃杀的感觉。

明朝当时有府、州、县、卫、所五种行政划分,是按纳粮税的多少来定的,你也可以理解成现在的省、地级市、县级市、乡镇和行政村。朱元璋下令在这每个区域的左侧都设立了皮场庙,就是针对当地在任的官员的。

比方说,你要是这个县的县令,一时没忍住,贪污银子六十两以上。那就不好意思了,来呀!拖出去先砍了,脑袋挂城楼上枭首示众。剩下的身子把皮剥了,做成人皮稻草人,挂在皮场庙里展览。给你的继任者观摩,看他还敢不敢贪污。(也可能不是人形的,就是个塞满稻草的皮袋子的样子)

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那么,贪污六十两银子到底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明朝洪武九年,一两银子差不多可以买一石米。到洪武二十八年时,差不多可以买两石米。一石米重约120斤,而它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1.6斤。

换算下,假设现在大米2.5元一斤,六十两银子差不多有人民币28800元到57600元

这个钱放在今天作为贪污数额来说,真的不多。治贪可以说是非常的严,不过至于老朱本人到底有没有为治理官吏搞这个刑罚,长久以来一直争议不断。

即使是明朝万历年的清官海瑞、明末野史《明季稗史汇编》的作者王圻和《万历野获篇》的作者沈德符说有,都无法服众。

笔者查了许多资料,包含《大明律》和法外之法——《御制大诰》,里面有提到了族诛、凌迟、枭首、绞刑、刖足、斩趾、去膝、阉割、断手、剁指、挑筋等等花样,确实也都没有看到“剥皮”二字。

有人说这剥皮揎草的刑罚出自洪武二十五年颁布的《醒贪简要录》,但因为无法查阅此书,笔者无从考证。

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朱元璋

但从笔者来看,我认为老朱是可能搞这种刑罚的。他在立国初期的时候,花了很多精力在法治宣传上。而因元朝的贪腐造成的百姓疾苦,他本人也深有体会。

所以剥皮是最好的惩贪手段,毕竟那么大一个人皮挂在那,就问你看了后还敢不敢贪!

何况在他所处的那个时期,搞剥皮的人并不是没有。比如他手下的将领韩观,在平定广西时心狠手辣,还特意做了一个人皮椅子。

上面铺的人皮非常完整,五官头发俱全,可能是当地起事的蛮人。韩观就坐在椅子上,那皮的人脸垂挂在他后脑勺附近,类似于虎皮座椅那种(那诡异的一幕,无力吐槽)。

在明朝初年的蓝玉案中,也有多人被剥皮。而蓝玉的皮俑在皮场庙中,更是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据说明朝末年的张献忠都曾参观过。

同一时期,明朝开国大将朱亮祖的儿子朱暹,传说因为勾结包庇地方恶势力也被剥皮。

自此剥皮这一酷刑在明朝时,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比如靖难之役中取胜的朱棣,也把意图刺杀他的御史大夫景清给剥皮楦草了。

又比如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也有这个爱好。他会把那些起义的义军首领给剥了皮,然后做成马鞍自己用。

不过这时候的剥皮还主要是停留在以警示为目的上,基本是在人死了以后再剥的皮。

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但到了明末大太监魏忠贤时,他听不得民间说他的坏话。所以玩剥皮的时候,不仅是为了警示旁人,还要让受刑的人受到莫大的痛苦。

他的手法不同,是先把沥青融化以后浇在人的身上,等冷却了以后再敲碎。人的皮肤就会跟着沥青一起掉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壳”。

但笔者认为这只是谣传,因为沥青融化的温度并不算太高,而且冷却比较快。做过沥青褪鸭毛的人也许能感触到,要想褪下部分皮肤是可能的,但要完整得剥下人皮,并不容易,必然会有遗漏的地方。

再到后面的南明永历帝时,剥皮之事,已经变成了两种可选的方案:活人剥整皮和死人剥整皮。前者不仅占据后者所带来的警示效果,还能满足让受刑者痛苦万分的需求。

于是,当时武力挟持朝廷的秦王孙可望,因为把陈邦傅父子剥皮揎草,引发了御史李如月的不满和弹劾。最终李如月也被剥皮楦草,而且是活生生地行刑。

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关于李如月被剥皮的记述,可能是历史上最详尽的。

说李如月当时被扒掉衣服,按倒在地上,孙可望的亲信张应科负责动手。他先用刀顺着李如月的背一直划到臀部,然后开始剥。剥到手脚时,把手脚砍断,接着再剥胸前的皮。

一直到砍断脖子时,李如月才死去。整个剥皮过程中,李如月都在大骂。

剥完皮以后先把皮用石灰渍干,原样缝合起来,再中间塞上草,挂在北城门通衢上。

在明朝的盛行的剥皮楦草的影响下,明末清初的张献忠(孙可望原本是他部下)也深受影响,他不仅活剥人皮,而且还玩出了境界。

据说他剥皮时,先从人的后脖子下刀,顺着脊背一直划到菊花处。再把皮往两边撕开,人就变得像一只蝙蝠一样。还要求被剥皮的人不能当场死,最少得熬过一天才行。否则,行刑的人也要处死,这就考验剥皮的技术了。

张献忠剥皮的对象很多,从明朝官员到他自己部下,再到百姓流寇,具体人数无法查证。

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张献忠沉银

清朝时的剥皮我们就不说了,毕竟满清十大酷刑大家耳熟能详。如果说明朝把这种刑罚推上了它的巅峰时期,那么清朝就是把它玩的出神入化。

我们不说剥皮治贪的效果好不好,我们说说剥整张人皮的手法,除去先前说的那些人的花样外,还有哪些。

笔者整理了传说中几种方法:

《清朝秘史》里说先用小刀把人的脑袋上割开几条缝,再把天灵盖皮肉之间的缝隙里灌水银进去。把人全身轻轻拍打,让水银流遍全身。再抓住裂缝口,像剥香蕉皮一样像下一撸,大功告成。

这一手法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因为古代水银多贵呀?但想想秦始皇的墓里有多少水银,笔者又觉得好像也没多贵,毕竟还可以循环使用。所以也有人认为可行,并列举了西藏人皮唐卡的制作方法就差不多是这样,而且取皮以后,人还活着。

第二种方法有点类似于蒲松龄写的《狼》的故事中的情节,把牲口一只蹄爪先割开口子,再用刀具把创口处的皮肉分开,往里面吹气。牲口就会涨成一个气球一样,皮肉是分离的。

之后你希望哪块皮好的,你再比划着割就行。这一招也非常残忍,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应用于牲口。但是对人来说,还没有记载这么剥过。

历史上朱元璋用来治理贪官的剥皮刑罚,是怎样的?

第三种是用一种叫“冰瓮”的东西,冰瓮是铁做的,把人装里头再埋在冰雪里。当皮肉和铁粘合的时候,再把冰瓮打开,皮肤就会贴在冰瓮上,被从人的身上撕扯下来。这有点类似于冬天在东北玩舌头舔铁柱的游戏,但缺点比较多。

一是因为低温造成感觉迟钝,受刑者不会感觉到太大的痛苦。二是冰瓮即使是人形的,也无法完全贴合人的皮肤,所以取下来的皮必然有破损。

有人说冰瓮上有孔,从孔内淋水进去,再冻住就能和人皮肤贴合。这种说法有可信度,但也需要气温极低的地方。

据说曾在北京的解放纪念馆展出过冰瓮,个人认为这东西可能是近现代发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