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歷史上用過的特殊武器,在精神上打擊敵方,才是它的主要作用

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士氣對於戰爭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代兩軍對壘,常用陣前辱罵這一招。

那麼罵有什麼用,兩點:一為激怒對方,誘敵出戰。二為打擊對方兵將的士氣,降低敵人的戰鬥意志。

二戰歷史上用過的特殊武器,在精神上打擊敵方,才是它的主要作用

在我國古代戰爭中,因士氣影響而導致眾不敵寡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崖山海戰中,南宋20萬軍民對戰元朝兩萬士兵,竟然慘敗而至十萬人跳海。不可不說,士氣在這其中的影響不可忽略。

到了近現代戰爭時,發明了很多不以殺傷為目的的武器。其中有一款很有意思,它主要作用是打擊敵方士氣,那就是臭彈。

臭彈據說是美國於二戰時期研製的,曾經被法國抵抗組織用來打擊德軍。它還有一個好玩的名字,叫“誰放屁”!

二戰歷史上用過的特殊武器,在精神上打擊敵方,才是它的主要作用

臭彈的成分通常是用硫磺、氯、硫化氫和氨製成的,從氣味上來說,應該是難聞到無法描述。因為這幾種氣體混合,可能產生包含臭雞蛋的氣味、最噁心的垃圾堆的氣味、屎尿的氣味、屍體腐爛的氣味和瓦斯氣味等等。

可以說是口味豐富,任君選擇。品嚐後,可出現情緒低落、奔潰、劇烈嘔吐、暴躁等症狀。

二戰歷史上用過的特殊武器,在精神上打擊敵方,才是它的主要作用

之所以開展這項研究,是因為美國人研究後發現,人的恐懼心理和臭味有密切關係。臭氣可以激活人大腦中的深層細胞,引起不同人群做出不同反應。

比方說亞熱帶沿海地區的人們對榴蓮菠蘿蜜之類的水果氣味習以為常,但不一定能接受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美食“基維亞克”(海豹醃海燕)的魅力,反之亦然。這就可以應用不同臭味影響不同人群,精準“殺傷”。

二戰歷史上用過的特殊武器,在精神上打擊敵方,才是它的主要作用

但二戰時期的臭彈設計並沒有這麼深沉的考慮,估計當時做出來以後一試,挺臭的嘛。光顧著惦記敵軍一個個如同糞坑爬出來般的沮喪表情了,也沒仔細考慮就發射出去。

結果沒多久就意識到不對勁了,這玩意實在太臭,不僅敵人吃不消,己方士兵也扛不住。

這樣一來,別說敵軍士氣低落,自己也好不到哪去。沒佔到便宜不說,大家還都白白在臭味裡泡了大半天!

二戰歷史上用過的特殊武器,在精神上打擊敵方,才是它的主要作用

於是臭彈在戰場上沒有使用多久,就被緊急叫停了。

但在二戰結束以後,臭彈的設計理念據說還是被翻了出來。因為和平年代更需要非致命性武器,比如應對非法集合、暴亂之類的事件時,上去就是機槍一頓掃射總有點說不過去。

而純粹使用爆震彈、高壓水槍、催淚瓦斯的效果並不是非常完美。雖然弄不死人,但無形中反而增加了鬧事人群的抵抗情緒。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覺得鬧事沒意思。那麼臭彈的設計就比較理想了,它還可以配合麻醉劑和催淚瓦斯使用。

二戰歷史上用過的特殊武器,在精神上打擊敵方,才是它的主要作用

想象一下,某運動會領袖挨家敲門:“嘿,克魯斯!明天咱召集人馬去白宮門口抗議去!”

克魯斯一聽就擺手了:“不去不去,上次搞的一身屎臭味,到現在我女兒都不肯抱我,沒意思!”

如此說來,精神戰勝法確實要比武力壓制的效果更好。

據說2001年美國五角大樓有在重新研製臭彈,2008年英國內政部也說在研製臭彈準備裝備警察隊伍,但不知道結果如何。有知道的童鞋,請在評論中科普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