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

「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

「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
「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

瞎混者,玉城东沟人也,字纯。

混幼家贫,加之迟钝,未曾进学,故不曾雕琢,本性混然天成,乃成一自然人也。遂使黔首不知县令而知瞎混者也。

初,混谋生于街,衣不遮体,居无定所。几经辗转,栖身县医所,凡经年,未再移也。

混性直,忠于事。凡遇婚丧嫁娶者,均赴义工,虽无烹饪绝艺,却不计粗笨活计,不辞劳。主家喜,得以赏饸粩果腹,立而食,净具以还。未曾一日白食。偶有大户堂会,必舞之蹈之,竭尽所能,博人一笑。

时街面污秽,混乃自寻旧帚,清扫不缀,无寒暑。

贫贱不盗。混以捡拾弃物为计,清贫度日,无隔夜饭食。冬,朔风夹雪,饥寒交迫,却恪守其真,不饮盗泉之水,不啖嗟来之食,破烂换的几文,即使稀粥糊口,未闻伸手乞讨。

穷则独善其身,混虽贫却屡收弃婴,弃婴皆患重疾,走而避之众,混抱而亲之,解衣衣之,分食食之,视同己出,令围观者感而泪下。久之,遂有善人济以衣物,混盖施众婴。婴或三、两日亡,而人间得享爱心,无憾矣!

戊戌仲秋,好事者寻混,美食佳肴,光鲜衣衫,口称严父,混得意洋洋,浑忘未曾婚配,何来孝儿?窃以为自此漂泊生涯止,身后有靠,沾沾自喜,晕晕乎至舟车市,假儿告车主试驾,车主见混衣光鲜、袖多金,遂慨然许之,假儿绝尘而去,久而不回,怒撕混袖,视之乃废旧纸张,查混系无产者,无奈释混。

又十春,混届古稀,蹒跚老矣,一日感寒,乡邻恐不治,送口头所,一时探望者云聚,皆曰曾受混恩,床前屋外,时有涕声,望日,残云低沉,混撒手人寰。

究混一生,未育一子,而得享天年,赤条来去,了无牵挂,真性一世,未害一人,世人亦无一人加之罪,幸乎悲乎?

余尝求古人之心,或曰善曰义,何者?本性也。近友人小酌,询近况,笑而应曰:瞎混,瞎混。归来抱愧,吾与混,天壤之别也!糊涂乾坤,洞察世事几人欤?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丙申年四月十五日

附记:我对平民瞎混的一点见闻

瞎混,行唐口头镇东沟村人,姓赵,年少父母双亡而成孤儿,天性纯真,游走本县各村,以苦力换取食物,略显“傻气”,故常被人捉弄。我读小学时即认识瞎混。记得小时候在村小旁,瞎混发牢骚,给窑沟村老赵家出了一圈粪,没给吃饱,还给吃了个蝎子。后来,大概92 年左右,我结婚后在县城租房住,碰到瞎混在县城,主要以捡垃圾、帮工等维生。他还经常到我的房东家干活,如剥玉米等。后来就听说,它和县城一个同样游荡的傻女人(似乎叫傻丑妮儿)晚上住在县医院或车站候车室,过着夫妻般的生活。捡垃圾挣了钱,就和傻梅子在饭馆吃碗面;据说生了好多孩子,有人来偷孩子,傻梅子发疯地护着自己的孩子;有别的傻子想找傻丑妮儿干那事儿,傻丑妮儿乱打乱踢,不得成就,这傻女人一心只和瞎混好。

「行唐故事」——行唐奇人瞎混小传(附:我对瞎混的一点见闻)

瞎混喜欢赶庙或赶集,凑热闹。有一次,我走在口头村北公路上,恰好路遇瞎混大步流星迎面走来,问后才知道他竟要步行到三十多里外阜平县东城铺去赶庙。这是我最后见到瞎混。后来就听说有人把瞎混打扮成他爹,穿戴整齐,背着个鼓囊囊的皮包(似乎装着很多钱),到灵寿县买拖拉机(抑或汽车),那骗子假装着试车,把瞎混留作人质逃跑的事儿。再后来就听说瞎混死了。

作为一介带傻气的流浪汉,瞎混的确在全县名气很大,很值得在县志上留下一页。因其脾气好,乐帮人,说话憨直逗乐,而招人待见。他的故事在全县传播,人们既带着些许同情,也视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今,瞎混已去世十来年,行唐少了一个百年不见的奇人,一个供人开心的对象。这也是如今人们仍然能提起瞎混的一个原因。早就想记述一下瞎混的传奇故事,却一直未能动笔。今天看到微信群里有关瞎混的故事,就写了这些话,算是对瞎混——这个一生受罪、与人为善而乐观开朗的普通人的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