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膠片攝影——這種復古、文藝的記錄方式,得到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with 文藝青年,手動doge)的關注,圖蟲菌經常會被問到,人生第一臺膠片機怎麼選?這個嘛,交給專業的來咯~

圖蟲菌給大家請來資深膠片攝影師——_風瞳_,來和大家一起聊聊:年輕人的第一部膠片機怎麼選。

圖文|_風瞳_

▶︎ 本文約 2900字,細讀全文需 8 分鐘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我覺得你在選擇膠片機之前,應該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 買這臺膠片機是用來把玩的還是用來拍照的?

2 預算是多少?面對膠片的後期消費有多少了解,對於後期的膠片消費是希望最經濟還是預算很充裕。

3 買來是用來拍什麼的?是孩子?人像拍攝?還是旅途的風景及生活中的點滴?

4 你還天真的以為你喜歡的那些攝影師所拍攝的顏色,就是衝掃直接就可以得到的色彩嗎?

其實當你問了自己這些問題,你所需要的機器基本就心中有個大致的概念了。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1、買膠片機是用來把玩的還是用來拍照的?

例如第一個問題,如果是用來拍照的那就是實用主義至上,優先考慮自動對焦的機器,你要考慮一點,自動對焦對於拍攝的便利性無需質疑的,你在面對人像拍攝的時候模特等待你對焦的時間也是最短,相對來說大家都不那麼辛苦。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 Nikon F100

如果你是買來把玩的,那各種顏值高,成色新淨的手動復古膠片機也可以劃入你的採購名單之中了。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 Olympus OM1

2、預算是多少?

預算是多少?面對膠片的後期消費有多少了解,對於後期的膠片消費是希望最經濟還是預算很充裕?

第二個問題,其實膠片拍攝這種記錄方式,機器的成本還好說,後期的膠片和衝掃的持續消費是需要在購買膠片機之前,就去正視的一個問題。膠片的價格,隨著定位和技術含量的不同大致在十幾元一卷到 70-80 元一卷不等,衝掃的價格也是 20-200 多一卷不等,這些都是需要做事先了解的。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 常見膠捲

關於膠片的價格,你要堅信一分錢一分貨的原則

,不同的卷在衝掃出來以後,都會有一些自己的色彩表達。上面是市面上常見的一些膠片品種,我自己現在只使用柯達的 portra 系列的 400,800,富士的 400H 這三種型號了。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上面是 portra400 的 135 膠片在室內燈光下的色彩表現,原圖只做色階,曝光度,色溫的調整,沒有做其他調色。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上面是富士 400H 的 135 膠片在室室外自然光下的色彩表現,原圖只做色階,曝光度,色溫的調整,沒有做其他調色。

我是比較懶的類型,不太喜歡來回的去測試不同的卷,另外也是因為 120 畫幅本身也沒有太多的膠捲型號可以選擇了。

如果你是預算有限,建議考慮 135 畫幅的自動對焦機器,如果是尼康和佳能這兩個品牌的用戶,你們很幸福,這兩個品牌有完全兼容現有鏡頭的機身可以讓你選擇。佳能的 EOS5 尼康的 F80 都算是入門時候比較經濟的選擇。

如果你預算很充裕,想享受更多畫質帶給你的感官愉悅,可以考慮 120 畫幅的相機。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這是幾個常見畫幅膠片感光面的尺寸對比,在 120 畫幅裡面的小弟弟 645 ,它的底片面積也是比常規 135 畫幅的膠片機大了兩倍多,同樣帶來的細節和寬容度也會更好。帶來的結果也是機身和鏡頭成本會增加很多。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 Fuji GA645(6x4.5畫幅)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 Rolle 2.8GX(6x6畫幅)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 Fuji 6x9(6x9畫幅,非常變態了...)

3、買了相機,你想拍些啥?

買來是用來拍什麼的?是孩子?人像拍攝?還是旅途的風景及生活中的點滴?

然後我們說說第三個問題,你要知道自己買這臺相機拍攝的主體是什麼,如果是拍孩子,對於新手同學,我也都是推薦佳能的 EOS3,尼康的 F100 作為入手的選擇,身為一個呆萌女童的父親,我深深的知道她在興奮的時候那個狂暴的狀態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我覺得這個級數的機身,對焦系統面對孩子的時候才更穩定,如果預算很多,可以直接選擇佳能 EOS1V,尼康 F6 這些當年的頂級旗艦器材,她們都是當年定位於體育新聞機的定位對焦的速度和精確度都很可靠,上面這張照片也是用 1V 去拍攝的。

如果是拍成年人的人像,之前提到的 EOS5 和 F80 那類級別的機身就已經足夠了,這裡就不再累述了。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如果是想買來相機,記錄生活中的日常,或者拍攝旅途中的點滴,我感覺這類拍攝機器的體積和便攜性會顯得更加重要,以便攜度去做考量的話,袖珍的 PS 機型應該會更適合你的要求。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我女兒拿的是一臺康泰時 T3,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尺寸的機器,就算是在三歲孩子的手中也還是很小巧,更別提成年人拿著這臺相機的便攜度了,PS 機的選擇就完全是看個人預算了。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 廉價一次性相機(100-200 左右)

大家所看到很多博主整天用來抽獎的那些膠片卡片機多數都是價格 150-200 區間的,這個價格區間我覺得的測光準確快門準確就可以了,在性能和鏡頭方面沒有什麼值得去稱謂和推薦的地方,樣子一般也很難看(我是顏控)。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 Konica Big minI(某寶價 1500)

預算再多可以看看和奧林巴斯 U2 價格相仿的機型,大概是 800-1000 左右的樣子,這個價位的 PS 機機身和鏡頭素質比前面的那個等級可用性高了很多。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 GR21(傳言為森山大道同款)

價格再往上應該就是 3000 起步的陣營了,這個價格的 PS 機顏值,機身性能,鏡頭素質相對來說都更有保證,理光 GR系列、富士KLASS-S、富士KLASS-W、康泰時 T2 和 T3等等等,有很多靠譜的選擇了,這裡也不一一累述了,預算到合格價位,你肯定有自己內心心儀的 PS 機。

4、所謂的膠片色?

你還天真的以為你喜歡的那些攝影師所拍攝的顏色,就是衝掃直接就可以得到的色彩嗎??

我想,對於剛接觸膠片的同學,像這個問題所說,這樣理解膠片色彩的同學應該不在少數,我自己也算是拍了一段時間的膠片,對於膠片的色彩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首先膠片的這種記錄方式對光線還是有一些要求的,晴天自然光線下,是可以直接原片直接拍到這樣的色彩:

▽ 晴天直掃出片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這是在光線舒服的情況下,適合的膠片,店掃的原片可以到達這個效果,但是當光線比較不那麼舒服的時候,就需要你的後期基礎去做支撐了。例如,我之前在雲南帶 NONO 旅行的時候,在酒店的大堂拍攝的照片。

▽ 室內暗光前後期對比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中午前後的時候,雲南大理,大蒜地裡背光拍攝的照片。

▽ 多雲前後期對比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在一些光線不那麼舒服的時候,照片色彩的呈現我覺得就不能偷懶了,還是需要後期去做一些彌補,膠片並不是萬能的,也有很多聲音會說:我拍膠片就為了不後期啊,你還去後期,那又何必拍膠片。(靈魂拷問:掃描儀掃描算不算後期?)

如果你接觸一段時間以後,應該會逐步瞭解到,SP3000、諾日士、哈蘇等等這些掃描儀的品牌都有自己的色彩傾向,那不同色彩傾向的掃描儀給你的照片就是膠片原本的色彩嗎?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這個理解見仁見智吧。每一個攝影師的風格,就是代表他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色彩也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一個衝掃店掃完的照片大家都不做任何的個人化後期調整,大家的色彩千篇一律,這件事光是想一下就會覺得很無趣了。

5、建議

如果你是一個對攝影這件事情有自我要求的同學,基本功還不是很好(構圖,後期調色)的情況下,膠片這種記錄方式我建議用來當做調劑你拍照狀態的工具,不要依靠膠片的自帶髮色來解決你後期調色的短板,這只是一種迴避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如果你是用來記錄生活的點滴,記錄孩子的日常,在你按快門的時候不要腦子裡總想著每一次快門的成本,這樣會讓你的拍攝分心,也會錯過很多看好的瞬間,但是同樣也要思考著去拍照,這個就要自己心裡有數了。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如果你預算很充裕,除非你是想做器材的收藏,否則不要買太多的器材,這樣會讓你分心,每次拍攝的時候瞻前顧後,恨不得全帶上,實際上你帶的越少,得到的才會越多。

說到這裡,大家的心中,基本有個目標機器的雛形了吧?歡迎來評論區一起聊聊膠片那些事兒~

最後,無敵可愛 NONO 大魔王鎮樓。

數碼相機玩膩了,來試試膠片相機?

我是圖蟲攝影師,_風瞳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