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爆雷,风口浪尖说说P2P

大面积爆雷,风口浪尖说说P2P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今年7月以来,对于P2P行业,是个至暗时刻,几乎每天都有“跑路”“爆雷”的消息传来,并且一些知名平台也纷纷中招、轰然崩塌。

我不愿再去过多描绘这些场景,以免传播情绪加剧恐慌。但不少人留言希望听听我的建议,加上以前也向朋友们推荐过几个平台,所以决定今晚好好说说这事。

一、怎样判断哪些P2P有风险

理论上来说,正宗P2P是纯粹的中介平台。一些人缺钱,一些人有钱,提供一个中介平台,收点信息服务费,三赢。但在运作过程中有个问题绕不开,就是坏账无法避免。最传统的处理方式,平台从盈利中拿出部分作为赔付金,或者买份保险。平台盈利只要能够覆盖坏账,就能一直存活下去。

最初想象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

第一,很多平台并不具有审核抵押资产价值的能力,这是非常专业的活,连专业投行人士有时都干不好,P2P那些人更干不好,坏账太多的话也就经营不下去了。

第二,人性是贪婪和膨胀的,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有些平台不满足于只赚中介费,开始自己编造假的需求圈钱,然后就一路拆东墙补西墙,变成庞氏骗局。

第三,有些坏人干脆就以P2P的名义直接行骗。这几年跑路的很多平台,本身就根本称不上P2P。

那么我们作为投资人,该如何分辨和判断呢?答案是:我们很难分辨、精准判断。所以那时我给的建议(我每次都用“铁律”两个字来强调):只选排名靠前的几家,背后一定要有上市公司背景,而且只能小额分散,投短期。

很侥幸,我推荐和投过的几个平台,撑到了现在。一些理财类公众号,在P2P领域应该说非常专业,但推荐的有些平台最近也爆雷了。不是他们水平不如我,而是正因为我不太懂,所以用交易的风控来看待这件事。胆子小在投资领域从来都不是坏事,善泳者溺于水。

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记住,我们没有精准判断P2P风险的能力。

二、没到期的P2P理财该如何处理

这是大家留言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其实处理方法很简单:我们只要问自己一句,是不是在担惊受怕。如果是,那就先退出再说。

现在的P2P,一般也就年化8-10%的收益。总不可能为了这么一点收益,每天心被吊着,睡觉也睡不好。

一般正规P2P,都有提前退出机制,比如把债权转让等,就是可能会有2%左右的损失。不少人纠结这个损失,这我真不理解。交易的第一要义是什么?保住本金。这时候谁还计较几个点的差价啊。

正是不愿意吃一点亏的心理,让有些人在所有投资领域都很难做好,比如炒股也是,套了就不肯卖,然后越套越深。

我自己手里目前只有一点宜人贷和友金所了。对于前者,行业排名第一,纽交所上市,真要挂了我也认命;对于后者,年初在用友网络(友金所的控股股东)上赚了一笔,大不了还给他们家。因为本身都不多。

而且,即使这两个平台,8月到期后我也会暂停再投。没办法,大环境太差,极端情况下连银行都可能倒闭,其他金融机构更不能保证了。等风头过去后再说,就像炒股熊市也要休息。

那种有线下门店的,还有存在活期标的的平台,建议早点退出。这种由于经营成本比较大,抗风险能力比较低,随时可能爆雷。这一条,大家可以提醒下身边的朋友。

三、已经P2P踩雷怎么办

很抱歉,给不出太好的建议了。比如买股票,我只会说要轻仓、要止损,你真被重仓深套,我也无能为力。

一般是加入维权群,还有注意保留各种证据,配合警方工作,再然后,耐心等待处理结果。花上很大精力,也不见得能多追回来多少。所以,尽量不要因此过于影响后面的工作和生活(不要因此被二次伤害),毕竟很多发生的事情,已经无法更改。

父母、夫妻之间有一方踩雷的,另一方不要因此过于责备。毕竟,也怪不了他(她)太多,P2P行业弄成现在这样,监管、社会、媒体等也有一定责任。

有些平台提出“良性清盘”,我查了一些资料,没搞明白是什么意思。大概就是平台负责人不跑路,帮大家把一些逾期的项目尽量讨回一些钱来。但最后能讨回多少不知道,可能也就两三成。不过,平台方愿意和投资人站一起,能给投资人很大的心理安慰。

投资的风险,要时刻铭记在心。我每晚文章的第一句话,并不只是套话,而是对大家、对自己的一种警示。

最后要批评某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博取点击,听风就是雨,或者故意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动不动就说“几百亿的平台跑路”,其实是这些年来,平台一共撮合成交的金额,实际现在留存的可能也就几个亿。

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故意混淆,既伤害了投资人,又伤害了这个行业。吃人血馒头,也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一个传统。不信这几天大家看,不少媒体又要围着汇率6.8、7.0咋咋呼呼了。

------操作指南------

1.大势。总体趋势评分:5.0分;阶段最强指数:无。(8分以下不超过半仓,6分以下不建议参与)

2.概况。今天市场再度收跌。除了钢铁、地下管网、高送转、边缘计算、水泥等少数板块飘红外,其余全线收绿,种植业林业、机场航运、海南板块、生物制品、景点旅游等跌幅居前。个股涨跌比716:2560,自然涨停28家、跌停11家。

3.观点。本来一直认为反弹没有结束,但今天的下跌给走势带来一些不确定性。暂时仍然不改变观点,继续按照反弹进程中看待,如果到时要纠错,到时再提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