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引發剪辮風暴:自願剪辮者送大肉麵一碗

武昌起義引發剪辮風暴:自願剪辮者送大肉面一碗

頭髮,在有清一代始終是個重大政治問題,清軍入關後就是以血腥的“留辮運動”樹立了自己絕對的統治權威。到了晚清時節,尤其是辛亥之後,革命黨人照方抓藥,以剪辮子激發民眾的反清意識。武昌起義後,剪辮運動席捲全國,革命軍政府專門成立宣講團與“剪辮隊”,沿街盤查甚至“服務上門”。

雖然剪辮子只是一種形式,一個人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從舊我變成新我,更不能說剪了辮子革命就成功了。但這畢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中國人以全新的儀容出現,由此開始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辮子拖累中國走向世界 “辮髮與機器不相容者也”

其實,剪辮並不是在中華民國建立以後才開始的。晚清就有許多進步人士甚至王公大臣提出剪辮子的願望,革命派更是早就付諸實施。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那些滿清親貴有了“背叛祖宗”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晚清國門洞開,那根辮子在中國人腦後拖了兩百多年以後,太累贅,太落伍了。

1872年容閎帶去美國留學的幼童,腦後就都拖著辮子。到美國後,美國小孩常常跟在他們後面喊“中國女孩子”,甚至把辮子侮辱為“豬尾巴”。1898年戊戌變法,康有為給光緒上了一道《請斷髮易服改元折》,呼籲光緒帝率先斷髮易服裝,給國民做個榜樣。他列舉的理由是:“兒童牽弄,既緣國弱,尤遭戲侮,斥為豚尾”,甚至還把工業時代與辮子聯繫到了一起,“且今物質修明,尤尚機器,辮髮長重,行動搖舞,誤纏機器,可以立死。今為機器之世,多機器則強,少機器則弱,辮髮與機器不相容者也。”

1900年,章太炎在上海當眾剪掉辮子,在全國引起轟動。1902年以後,中國大規模地往日本派留學生,他們中不少人到了日本就剪掉了辮子。不僅留學生,國內新式學堂的學生也出現剪辮的風氣。1905年,蔡元培在上海中國公學讀書時,學生基本都剪去辮子。

1905年,清末重臣愛新覺羅·載澤、司法部長戴鴻慈到西方考察憲政,40多個隨員中剪辮子的佔了一半。年輕貴族中,不少人在革命前就剪掉了辮子。更有趣的是,1908年慈禧出殯的時候,英國《泰晤士報》記者拍下當時的照片,騎在馬上的新軍士兵,腦後也是光禿禿的,看不到辮子。

武昌起義引發剪辮風暴 自願剪辮者送大肉面一碗

上世紀20世紀初,伴隨著反清革命的高漲,出現了批判辮子的高潮。很多青年厭惡地把辮子稱為“煩惱絲”,1903年的一篇文章中特意提到,辮子“如繩索、如鎖鏈、如獸尾”。鄒容在《革命軍》中把辮子列為反清革命的一個重要原因,斥責清廷強迫男人留辮子是“固我皇漢人種,為牛為馬,為奴為隸”。

武昌起義一經發動,順理成章地引發了一場剪辮風潮,但這次遠非清朝入關時強迫留辮那樣血腥。

1911年10月10日,凡是參加武昌起義的所有將士和民眾都剪掉了辮子。湖北軍政府和各地宣佈反清的新政府還將新軍士兵和學堂學生組成宣講團,到大街小巷宣講。一些城門口和重要的街道口,都有士兵或執勤人員把守,沒有剪辮者不得通行。並且配有剪辮隊,深入千家萬戶義務剪辮。新政府甚至規定,機關工作人員不剪辮,收工作證;軍人不剪,不發軍餉;學生不剪,不許進學堂。上海一位名叫徐志棠的富商自掏腰包:凡是自願剪去辮子的,奉送大肉面一碗。

滬上報紙在1911年11月10日都刊登了滬軍都督陳其美的 《都督府告喻》:“結髮為辮,乃胡虜之殊俗,固地球五大洲所無之怪狀,亦歷史數千年來未有之先例……今幸天福中國,漢土重光,凡有血氣者,莫不爭先恐後,剪去髮辮,除去數寸之胡尾,還我大好之頭顱。”

見大清大勢已去,一些清朝的官僚政客也開始借剪辮跟上形勢。袁世凱在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佈退位的那天晚上才剪掉了辮子,也由此一舉成為了“革命同志”。

剪辮風潮中的眾生相 剪了辮子不捨得扔掉

畫家王軍餘留下的一段記錄,真實地反映了剪辮風潮中的市井百態。

1911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前一天,王軍餘當時在南京,參與接管造幣廠,聽說臨時政府要下令強迫剪髮,以肅清餘孽。他乘坐造幣廠的黃包車,想沿途看看熱鬧。一出廠門就有警察拉住他的車伕,要剪去辮子,車伕當即跪在地上,懇求他代為說情保留。王軍餘反而對警察說:“不管他,剪了再說。”

一路上,只見剪辮隊絡繹不絕,街道上、火車中、江岸邊,遇有垂辮者,無不立予剪去。其間有不願割愛的,多是跪地求免。被剪掉辮子的人表現各不相同,有手提斷髮垂淚而歸的,有摩頂長嘆的,有大笑的。王軍餘覺得煞是好看,大快人心。等他下關返回時,一路上望去,街上已盡是光頭。

畢竟留了幾百年的辮髮,一些人有一種難以名狀的留戀之情,反對剪辮。有成立“保辮會”、“復古會”相對抗的,有將辮子盤在頭上蒙上頭巾,假裝已剪辮的,有被剪掉辮子後跳河尋死的,還有人剪了辮子不捨得扔掉,偷偷撿回來收好,說等下葬的時候一塊擱進去保存一個全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