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性不在有声与无声 声有生灭,故是假;性无断处,故是真

后来,洞山良价禅师又去参沩山禅师。

他说:“顷闻南阳忠国师,有‘无情说法’话,某甲未究其微。”

“无情”就是器世间,诸如砖头、瓦砾、山河大地。“未究其微”,

闻性不在有声与无声 声有生灭,故是假;性无断处,故是真


就是不明白这里深奥的玄微妙旨。故请沩山禅师给他说法。

沩山说:阇黎,这段无情说法的公案,你还记得吗?

阇黎就是和尚。沩山禅师这句也不是好话。假如你是作家,就大喝一声:“阿阇黎!”

但是良价禅师不明所以,立即回答:“记得。”这已经落实了,已经有所记忆,有东西在了。

沩山禅师接着说:你把公案举说一遍看。

我们往往都着在所闻所见上,不知道无说才是真说。

听到声音了,就是听到;没有听到声音,就是没有听到。

其实,没有听到声音也是听到!你听到个没有声音嘛。

所以,无说是真说,因“大音希声”之故,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的。

说有声可闻,皆非真闻,因你着在所闻上去了。

闻性不在有声与无声 声有生灭,故是假;性无断处,故是真


闻性不在有声与无声。声有生灭,故是假;性无断处,故是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