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包包237526197


匡衡是西汉经学家,曾官至丞相。他曾以“凿壁借光”的苦读事迹而被人广为皆知。


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根本没钱上学。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虽然穷,但是他很喜欢读书。于是他就到一个大户人家去打工,但不要工钱,只是希望能读他家里的书。白天干活,夜晚读书。



因为家里没钱买灯油,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墙壁凿了一个洞,这样就把邻居家的光引了过来。在这个微弱的光下,匡衡开始发奋地苦读。


然后呢,是不是他就会成为大学问家,当大官呢?后来的他到底怎样了?


其实事实远远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匡衡的仕途并不是很顺,而且他的结局也很让人大跌眼镜。现在就随有书君一起来看看,那些年他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一、 坎坷的科考之路


汉朝时,博士弟子只要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就有资格去参加考试,从而获得相应的官职。

在考试中获得甲科,可以做郎中。获得乙科,可以做太子舍人。而获得丙科,就只能补文学掌故。


按说匡衡那么刻苦的读书,应该在考试的道路上很顺畅的。可是他前前后后考了九次,才取得的丙科,被补为太原郡文学卒使,也就是太原郡的一个文史小官。


但是匡衡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潜心专研《诗经》,也为他日后的仕途打下了基础。


二、 专长成就了他的仕途


匡衡由于熟读《诗经》,所以对《诗经》造诣很高。他的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的经学家们所推重,而且也让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也对他深有好感。


刘奭即位后,即汉元帝。匡衡被刘奭开始重用,他被升任为郎中、给事中。



没过多久,京城发生了日蚀、地震。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古时候,发生这种情况是很不吉利的,它被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不少朝代的“皇帝”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反应,竟认为是自己得罪了上天,要检讨自己的施政得失。


而在这时,匡衡便引用《诗经》中上行下效的道理,劝谏汉元帝减少奢靡之风,多行善意之举。元帝听了颇为受用,于是就加封匡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后几年里,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而且特别喜欢《诗经》。他经常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是十分地赞赏,所以再次任匡衡为御史大夫。


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此时成为了代丞相,封安乐侯,辅佐皇帝。在职期间,匡衡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并且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他引经据典,深得元帝的信任。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了。可是在人生最辉煌中,他却因人性私欲,走了下坡路。


三、 一己之私成了仕途的终点


儿时的刻苦读书,虽在科举中一路坎坷,但是因为学识,终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可是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匡衡却犯了糊涂,终因一件事被免了官。


汉元帝时,匡衡被封为安乐侯,当时他的封地只有三十一万亩。但是他却被私欲蒙住了双眼,开始找机会钻空子。他利用郡图出错这个理由,非法扩占了四万多亩地,并且没有告诉任何人。


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他的所作所为终被人知道。朝中的人以他扩大国界为由告到了汉成帝那里。(公元前33 年,汉元帝病逝,汉成帝即位)于是成帝派人去调查,调查的结果确实如此。



汉成帝大怒,把匡衡贬为了庶民。成为庶民的匡衡回到家乡,也许是因为羞愧,没过几年,也就病死了。


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曾勉励了多少学生学习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但是却不曾想他最终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私欲就是一颗毒瘤,它不断地腐蚀着你,随着它的扩张,早晚它会让你跌落低谷,再也爬不上来。


贪污腐败这个最大的私欲,让从古至今多少人之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以说读书固然是为了出人头地,但是读书首先是让你明白自己要成为 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具备什么样品格的人。私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我们需要抵御的。


当下的我们,一定要正视自己的内心,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凿壁借光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故事的主角匡衡简直是励志的代表,那么他后来怎么样了呢?
刻苦学习的匡衡在学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擅长解读《诗经》,当时的人曾经说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这里的匡鼎指的就是匡衡,意思就是说匡衡解说的《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匡衡对《诗经》的了解程度可见一斑。然而,这样厉害的匡衡的入仕之途并不顺利。匡衡几次参加博士弟子课考试都没中,最后才中了一个丙科,并被授予了“平原文学”的官职。匡衡名声在外,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匡衡的才华和他所担任的官职不相匹配,还有很多人向汉宣帝上书希望皇帝能够重用匡衡。汉宣帝一度派人考察匡衡,但最终仍没有重要他。不过匡衡的名气倒是越来越大了。
汉宣帝去世之后,汉元帝继位,匡衡逐渐受到了重用。前面说到过匡衡学问做得很好,这也成为了他的政治优势。匡衡经常引经据典,使人诚服。汉元帝永光二年(前43年),常有日食、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在“天人感应”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上天的意志和统治者仅仅地捆绑在一起,自然灾害通常被认为是上天对做错事的统治者的惩罚。于是汉元帝询问群臣是否是自己做错什么事,上天要惩罚自己。这时候匡衡上了《上政治得失疏》,认为灾害的出现并不是皇帝的错,错就错在臣子没有发挥榜样作用带坏了老百姓,社会风气恶化,致使上天发怒。匡衡还进一步提出朝廷应加强对人们的道德教化,官员应该发挥带头作用,提高百姓的品德。汉元帝对匡衡的奏疏十分满意,逐步提升他的官职。
建昭三年(前36年),匡衡代相,赐封安东侯。身居高位之后,匡衡曾欲推行新政策,但终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匡衡选择了明哲保身,曲意逢迎。当时朝廷中有一个名叫石显的宦官,权势熏天,一句话就可以要了重要官员的命。很多人都很惧怕他,匡衡也不例外。石显的种种恶行匡衡一清二楚,但他最终选择了视而不见。这就引起了一部分官员的不满,他们认为匡衡和石显实为一丘之貉。匡衡真和石显同流合污尚有争论,但其放任石显做恶确是事实。
汉元帝驾崩后,汉成帝继位,很多人包括匡衡在向新皇帝上疏言明石显罪状,石显最终被打倒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官员弹劾匡衡,指责其为虎作伥。汉成帝一开始并未理会这些奏疏,反而保全匡衡。之后,匡衡的儿子酒后杀人锒铛入狱,匡衡请求皇帝责罚自己,但皇帝也没有把他怎么样。但当匡衡私自侵占土地法违法行为被揭发的时候,他终被罢官并被贬为庶人。
当初意气风发发少年最终变成这幅模样,匡衡的人生经历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参考资料:
马燕然:《汉儒相匡衡研究》
观博海:《匡衡从偷光到盗地》

历史研习社


“凿壁借光”,有叫“凿壁偷光”,是一个成语典故,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小时候,课本上我们都听说过。“凿壁借光”的故事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匡衡。

匡衡小时候“凿壁借光”的励志故事,人尽皆知,影响了一代代读书人,那么当年那个励志少年,长大后怎么样了?世间很多事情,往往猜到了开始,却猜不到结局!(头条号:峰子奇观 发布)

有句话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匡衡,小时候在课本上被奉为刻苦读书的榜样,非常励志学习的偶像,而且匡衡后来学业大成,不仅成了一代大学问家,而且当上了宰相,还被封了侯。出身寒门的匡衡“强势逆袭”,一鸣惊人,出人头地,曾经仿佛成了不少读书人的理想追求。


“凿壁借光”典故

首先,峰子哥和各位亲爱的看官们,回顾一下小时候那个“凿壁借光”故事,追忆一下童年时光。

匡衡小时候,勤奋好学,家境贫寒。家中没有蜡烛,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刻苦读书。县里有个叫文不识的大户人家,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不求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原因,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家中藏书任由匡衡取阅(用书资助匡衡)。后来,匡衡成了一代大学问家,成为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对《诗经》的研究造诣相当深。


步入仕途,声名鹊起

匡衡长大后,开始步入仕途。不过,匡衡的仕途之路,一开始并不顺利。

匡衡先后八次参加朝廷考试都没考中,最后,终于在第九次时匡衡才勉强考中了个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匡衡可能并不是非常聪明那种人,但他确实是很勤奋的那种人。

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而匡衡只考中了丙科,所以只被补了个文学卒史。

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人生没有白吃的苦。匡衡虽考场不顺,但因之前刻苦打下的扎实基础,随后却在社会上声名鹊起。(头条号:峰子奇观 发布)

当时人流传一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匡鼎”即指匡衡,此话是说匡衡解说的《诗经》,见解独到,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当时许多人都喜欢听他讲解诗经。。恰恰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也非常喜欢诗经,所以匡衡经举荐很快成了储君汉元帝身边的人。


封侯拜相,位极人臣

汉宣帝驾崩,汉元帝登基。

匡衡被任命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当时京城长安一带出现日蚀、地震等灾变,匡衡引用《诗经》的奏书得到元帝赞赏,得以升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酷爱儒术文辞,尤爱《诗经》,多次听匡衡讲经,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于是匡衡的身价也一步步水涨船高。后来,匡衡跻身丞相之位,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匡衡在历史上,可谓是“因明经而位极人臣”的一个著名典型。

连司马迁在笔下都感叹,说像匡衡这样不出长安城门,却能在十年之内登上西汉丞相尊位,实在是“时也!运也!”(头条号:峰子奇观 发布)


励志少年,沦为贪官

匡衡,身居丞相高位之后,也曾欲推行新政,但终无法实现,而选择了明哲保身,曲意逢迎。当时宦官石显,受到皇帝专宠,把持朝政,权势熏天,众人畏惧。

石显结党营私,乱征加重赋税,搞的民怨四起,劣迹斑斑......而身担丞相重任的匡衡,对石显种种恶行一清二楚,却最终选择视而不见。

甚至,有坊间传言,匡衡和石显同流合污(尚存争论)。不过,汉元帝驾崩后,汉成帝继位,很多大臣(当然也包括匡衡在内)向新皇上疏石显罪状,权宦石显轰然倒台了。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官员弹劾匡衡,指责其为虎作伥。新皇汉成帝没有理会弹劾,也没有为难匡衡。之后,匡衡的儿子仗势欺人,因酒后杀人,而锒铛入狱。

又后来,匡衡沦为了一个因私欲而贪的贪官,因私自侵吞土地等不法行为被人揭发,丢了乌纱帽,被贬为一介庶民。匡衡返回故乡后,郁郁而终。

匡衡因贫穷而发奋图强,因努力而名利双收,因忘形而身败名裂。从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励志模范,最后沦为了贪官,匡衡的人生经历引人深思。

【撰文:峰子哥;点关注更多有趣历史!欢迎点赞、转发、评论交流!】


峰子奇观


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武侠小说里经常提到武艺不分正邪,关键在于掌控它的人,匡衡其人其事,正可套用这人框架,当然,到了匡衡这里,武艺就变成了文采。匡衡其人求学之刻苦,可称读书人的楷模,却也被视为千百年来入仕为官读书人的反面教材。

据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匡衡终于排除万难修成了“绝世武功”:“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这个时候的匡衡,就算没有诸葛亮坐卧隆中胸怀天下大势的本事,至少也已经有了杨修快出曹操三十里的急智,观其名望,也算是步入了上流社会,逆袭上位妥妥的。

匡衡打响了名声,得到时为太子的元帝的好感,元帝即位后,即任用其为郎中,后累迁为博士、给事中。据《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当官不久,长安发生日蚀、地震,他抓住机会上疏,力劝皇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极力促成道德教化的推广,因此得到元帝重奖,迁为太子少傅,还挂了个光禄大夫的闲职。


众所周知,匡衡最长者,非其为官、治学之才能,而是说《诗》,汉元帝对《诗》的偏嗜,给他打开了方便之门,匡衡终于以三寸不烂之舌成为御史大夫,走向了权力中心。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匡衡代丞相之职,得封安乐侯,理全国政务,位极人臣。

匡衡参与讨论国是,每以《诗经》为据,“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元帝后期,宠信宦官石显,匡衡开始走起了下坡路。成帝即位后,匡衡发“大招”扳倒了石显,却也与同僚有了嫌隙,不久便被人弹劾“专地盗土”被免为庶人。


相信很多人在知道匡衡长大了成为贪官的事之后,会有种被蒙骗的愤怒。不过匡衡这种贪,不如说是为政治上的失利所付出的代价——他不见得是真贪的,何况那个时代,“专地盗土”,是每个上层贵族心照不宣的事情。当然,即便匡衡真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那类贪官,也是怪不到读书的头上。


古今事


大家对“凿壁借光”的故事肯定不陌生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匡衡。他这“凿壁借光”的故事成了勤学的楷模,按道理匡衡的人生是辉煌的,的确匡衡在政治上没有达到位极人臣前道德操守还不错,只是到了位极人臣之后却变得私欲难平,以公谋私,贪恋权利。所谓少时穷困潦倒,等享受到了权利的滋味后,人性就会变得扭曲起来,匡衡也不例外。匡衡在后期的政治上有三大污点。

第一个污点,就是对汉元帝的宠臣太监石显处理的时,前后态度矛盾,落井下石,过于圆滑和投机了。在汉元帝时候,匡衡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成为丞相,被封为乐安侯,还赐予六百户的封地。巨大的名利和财富,让匡衡迷失了自己的心智,变得明哲保身起来。汉元帝有个宠臣太监叫石显的,石显是个小人,能言善道,哄得元帝很开心,因为是太监嘛,所以心理十分扭曲。石显依着元帝的宠信哄骗元帝排挤忠良、杀害大臣、加重赋税、剥削百姓。匡衡的恩师萧望之就受到石显的陷害,匡衡并没有搭救。所有的官员混不下去,纷纷要求元帝杀了石显,元帝不理睬。大臣们就希望作为丞相的匡衡去劝说元帝啊,可惜任凭大臣们喊破了喉咙,匡衡就是不说一句话,说白了,匡衡才不会去得罪石显呢!得罪了石显,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就不保了啊!因此,大家和匡衡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三年后元帝死,成帝继位。成帝不喜欢石显,匡衡看到了机会,立刻上书,列举石显种种罪状,反正说石显坏的不不能再坏的人了,必须立刻处死才能平民愤。成帝乘机贬石显为民,最后死在了路上。奸臣虽然除去了,大臣们对匡衡的为人更加不齿。

第二个污点,就是宽恕了自己犯下大罪的儿子。匡衡有个儿子叫匡昌,有一次匡昌喝醉酒,一怒之下杀死了一个人。很快匡昌被抓进了监狱,最搞笑的是匡昌的下属和弟弟竟然合谋想劫狱,这件事情被揭发后,匡衡按道理应该是绑子投案自首啊,可是匡衡想的是如何让自己不受牵连,于是匡衡脱下官帽,披头散发,光着脚在成帝面前哭求成帝原谅自己,看在匡衡年老的份上,成帝原谅了匡衡。匡衡作为父亲不反思在教育儿子的问题,第一想到的是自己,真让人唏嘘啊!

第三个污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权利侵占土地。因为匡衡是乐安侯嘛,所以按照规定匡衡是有3100顷土地的。由于丈量有误,就多出了400顷的土地,当属下告知匡衡时,匡衡并不想交出多出来的土地,毕竟到手的肥肉白吃白不吃嘛,要知道多出的土地收到的粮食都全归自己啊,多么好的事啊!于是他就利用自己的地位叫当地的官员不能向上面报告,当地的官员被威胁了,就不敢说出去了。没过多久,大臣就揭发了匡衡非法侵占土地,大臣们都弹劾匡衡。成帝命人一查,确有其事啊!面对铁一般的证据,匡衡哑口无言,于是成帝免去了匡衡所有的职务,让他回家养老去!

匡衡最终在晚年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自己人生的原点,成为了一个农民。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农村的生活很让匡衡不适应,匡衡再也不爱看书了,只能在凄凉的夕阳中度过自己的余生。“凿壁借光”那一点月光照亮了匡衡的仕途,只是匡衡的心灵却没有多少被照亮啊,一切都是人为所致啊,墙壁好凿,内心的贪欲的堵石难凿啊!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凿壁借光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故事的主人翁匡衡,是西汉末期人物,年幼时苦读,最后官至丞相,后又因利益熏心,因偷窃被贬为庶民,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中国式教科书永远是只教人一味的读书,其实真的应该把整段故事都放进去,这样学生们自然有自己的判断,好比总是鼓励学生天才是99%的努力,而忽略了还有1%的天赋。那么匡衡为何会被贬为庶民呢?后半截的故事就由羽评告知大家吧!(就当补上小时候没学到的)

因为贫穷而奋发,奋发而有名有位,有名有位而忘形,忘形而身败名裂——匡衡的一生

前半段故事大家都知道,我们就从匡衡走上仕途说起,匡衡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舞台上大放光芒,每每朝中议事,都是高谈阔论、引经据典,大家都说匡衡很有才华,自己的官职也随之不断上升,由光禄勋到御史大夫,再到丞相,最后封为乐安侯。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都是匡衡应得的,正是他努力勤奋所得来的。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可你们有没有听过男人从政心就黑?匡衡就是典型的例子,匡衡位高权重,可能觉得自己的位置来之不易,汉元帝时期,宦官中书令石显专权,经常陷害忠良,可是身居高位的匡衡并没有站出来指责,直到汉成帝即位,匡衡和御史大夫甄谭联手弹劾石显,揭露他和党羽的种种罪恶。

虽说匡衡也弹劾了石显,可是似乎并没有得到朝中大臣的原谅,很多人都说匡衡身为辅佐大臣,一开始不上奏皇帝,还阿谀奉承,根本没有尽职尽责;此时又出了一件事,那就是匡衡的儿子匡昌因为喝酒打死了一名百姓,按道理杀人偿命,可是匡衡力求保住儿子,这也无可厚非,最主要的是因为大臣们弹劾匡衡另外一件事,什么事呢?就是匡衡占领了百姓的田地,匡衡年老却犯了偷窃的罪名,朝廷封赏给匡衡的封地,匡衡竟然利用朝廷测量的误差,私自吞并了其他土地,此时匡衡的仇家抓住机会,向汉成帝奏明,最终三件事一起,被汉成帝削去了爵位,贬为庶民。

这个结局大家是不是万万没想到?事实证明做人还是要行得正坐得端。知道真相的网友都说:“小时候觉得凿壁借光是个很励志的故事,长大后才知道匡衡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凿你家墙壁你乐意?一看人品就有问题”。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羽评历史


匡衡在汉成帝时官居丞相,但是他卷进了西汉末年的政治派系斗争,当然结果不好。



公元前33年,汉成帝即位,朝中势力三足鼎立,石显率领着牢梁、五鹿充宗等人是一派,丞相匡横和御史大夫张谭是一派,而大司马、大将军、皇帝舅舅王凤率领着王家兄弟和杜宪、张汤自成体系。三派斗争,一时间风起云涌。

首先匡横和张谭向石显发难,这两个人当年元帝时为保护太子,跟随石显,亦步亦趋,如今成帝即位,石显的后台元帝不在了,马上翻脸不认人。“显既失倚,离权,于是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成帝当时不掌权,权力在王凤手里,王凤顺水推舟“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徙归故郡,忧懑不食,道死。诸所交结以显为官者,皆废罢”打发石显回原郡,石显路上就气死了,党羽也纷纷被贬值和打击,王凤借着匡横的力量挥手之间就覆灭了当年不可一世的石显集团。

唇亡齿寒,接下来就轮到匡横了。王凤的一个小兄弟王尊上书弹劾匡横和张谭“丞相衡,御史大夫谭,知显等颛权擅势,大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怀邪迷国,无大臣辅政之义,皆不道!在赦令前。赦后,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称,失大臣体!”你匡横和张谭知道石显在元帝时作威作福,为患朝廷,为什么当时不弹劾反而阿谀奉承他们?现在他们弹劾石显,把使用石显的罪过都推到了先帝身上,这是不忠不义!

这算是把匡横钉到死,匡横不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狡辩,所以上一卷说匡横紧跟石显,亦步亦趋,为自己日后留下了败笔。“衡惭惧,免冠谢罪,上丞相、侯印绶。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连乞骸骨让位;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匡横上书谢罪,屡屡辞职,尽管没有批准,可是从此一蹶不振。到了公元前30年,“匡衡坐多取封邑四百顷,免为庶人”同年,“张谭坐选举不实,免”匡横因为封地划分多了400顷,张谭因为推荐的人信息有误,这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个人就全被免职!王凤的兄弟王商为丞相,匡横和张谭势力自此消亡。


胡观世事


匡衡是谁?匡衡就是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小时候老师和家长没少拿过来和自己做对比。可你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吗?大家都再说他对《诗经》研究,我就不说了,说说他当官之后~

他学富五车,成为有名的学问家,就连太子刘奭都拜他为师。可以说匡衡很幸运,公元前四十八年,刘奭上位,汉元帝,匡衡很快就被提拔为光禄大夫,公元前三十六年就被提拔成丞相,百官之首,并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

食邑六百户什么意思?就是这六百户人家以后就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们缴纳的租金税收全部是你的。

现在知道古代的千户侯,万户侯了吧!

到了六百户,考验他的时候就到了。

当时给匡衡分地的时候,多给他量了二十六平方千米,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面积了。多了这么一大块地,匡衡不可能不知道的,再说了,他下属也是汇报过的,可是在利益面前,匡衡读的圣贤书,全喂了狗,他给吞了!



说实话,如果他把这事告诉汉元帝,汉元帝见他这般实诚,一高兴也就给他了,也就更信任他了。可他并没有说出来。

后来,其他侯爷举报,说他侵占土地,汉元帝发怒了,你是我老师,又是丞相,一块地你还贪,若不好汉惩罚你,天下人会怎么说我?于是下令,把匡衡贬为庶民。
所以说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贪得无厌,最后也是一无所有。在这里,劝告大伙一句:行的正,坐的直,靠双手吃饭,且不可投机取巧。


悟坑长老


他前前后后一共参加了九次考试,最终也只有中了丙科,在汉代时候考试结果的等级按照甲乙丙划分,丙在这几个等级之中最低,因此即使分配官职也是最无用的。 仕途之路上对匡衡来说也算坎坷了,不过正因为他之前凿壁偷光苦读因此使他颇有学问,正是这样的学问帮助他使他在之后的仕途之路上能一步一步地前进。匡衡此人也很聪明,所以他抓住了一个机会向元帝上书劝谏,这次的劝谏使元帝对他的印象更好,他也因此成为了太子刘奭的老师,而他励志苦读的的收益也高达精神更是在朝廷中广为流传,这位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渐渐在朝廷中大放异彩。 由于汉代独尊儒术,因此皇帝对儒术文辞都十分推崇,而匡衡的《诗经》尤其好,匡衡也凭借这样的优势加官进爵,成为光禄大夫,此后也是一路晋升,到丞相韦玄成病逝之后,匡衡因为深得皇帝喜爱于是被进为宰相,封为安乐侯。 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到位极人臣,匡衡的一生本应是一个传奇,但成为宰相之后所做的贪污之事使他前途尽毁,在一次丈量土地出现失误时,匡衡将错就错,使其封地多出了四百多亩,而由此侵占获得的收益也十分可观。由于匡衡在当时和朝中同僚有嫌隙,因此这事最终也被弹劾,最终这位曾经无上荣耀的一朝宰相被贬为平民。


沉思的比目鱼


《西京杂记》记载了“凿壁偷光”的典故:“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属山东枣庄)人,西汉著名经学家。匡衡出身农民家庭,世代务农,自幼家贫,却又非常喜欢读书。

匡衡白天没时间读书,要给别人打工换一些钱买书,夜里凿开墙壁,借着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匡衡如此刻苦勤奋,都在看哪些书呢?他拜博士为师,精通《诗经》,对《诗经》理解得尤为透彻,人们听他讲《诗经》,简直是一种享受,心情非常舒畅。

当时汉朝官方规定:博士弟子精通六经中的一种,就可以通过考试做官。匡衡很努力,却连续考了九次,勉强考中丙科,属于第三等考生。

考取甲科的考生可以任郎官,乙科考生可以做太子舍人,丙科考生只能做个补文学掌故的小文官。匡衡被派往太原郡,补文学卒史。

匡衡讲《诗经》非常有名,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刘奭对匡衡颇有好感。

汉元帝即位之后,提拔匡衡为郎中,后升任博士、给事中、丞相,受封安乐侯。

京城长安发生日食、地震期间,匡衡引用《诗经》,说明上行下效的道理,劝谏汉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

汉元帝非常赞赏匡衡的意见,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以匡衡继承相位。

汉成帝在位的时候,匡衡多次上书弹劾结党营私的宦官石显,最终遭到排挤。

匡衡晚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其侯国的封地原本为三千一百顷,他以郡图有误,为自己扩大了封地,非法占地四百顷,遭致同僚的弹劾,汉成帝以“专地盗土”罪名将其废为庶人,没收了封国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