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2次破格晉升的他,再獲重大榮譽

新華社7月19日報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通令,給3名個人記功。

給海軍工程大學某研究所所長、教授肖飛記一等功。給原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部熱帶醫學教研室主任、教授潘衛慶,火箭軍原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兼研究員肖龍旭記三等功。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此次被記一等功的肖飛,出生於1977年1月,今年41歲,大校。

4年2次破格晉升的他,再獲重大榮譽

肖飛(資料圖)

據公開資料,肖飛是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專注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領域研究,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譽為“敢於彎道超車的闖將”。

肖飛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入選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201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先後3次榮立二等功。

“政事兒”注意到,肖飛是“中國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院士的弟子,為馬偉明科研團隊成員。在馬偉明的帶領下,10多年來,肖飛先後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軍隊10餘項重大科研項目。

有自主創新的膽量,有另闢蹊徑的思路,有向新興領域進軍的勇氣。”馬偉明如此評價肖飛。

2002年,時年25歲的肖飛從海軍工程大學碩士畢業,當時,馬偉明院士領軍的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正在招收實驗員。

肖飛得知後,放棄了攻讀博士研究生的機會,加入馬偉明團隊。

加入實驗室後,他開展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跟隨馬偉明院士開展“新型高速感應發電機系統”的研製。

在此期間,他一邊在實驗室當教授,一邊下工廠解決工藝難題,最終成功做出樣機,各項參數全部達到設計要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成果摘得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獲國家專利。

在“某新型潛艇電力系統突然短路故障”研究項目攻關中,為獲得第一手實驗數據,他連續60多個小時堅守在實驗儀器旁,成功完成實驗系統的設計與試驗任務。

兩年實驗員工作結束後,肖飛重返校園,考上了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回到海工大任教,在2009年和2012年,兩次破格晉升為副教授、教授。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肖飛參與的多個科研項目,已在軍事領域獲得應用。

在馬偉明的帶領下,肖飛參與研發的多型新型發供電機系統,已在中國所有現役、在研的新型艦船中獲得應用,確立了中國艦船發供電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馬偉明團隊研製艦船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過程中,肖飛負責電力電子電能變換領域技術攻關,解決了從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到裝備和產品研製等重大難題。該系統使中國艦船實現了從傳統機械方式向綜合電力方式的革命。

此外,肖飛首次提出並研製的直流區域變配電分系統,應用於我國新型護衛艦和島礁風光儲一體式發電站建設;他研製成功的2兆瓦級直驅式風力發電變流器系統,打破了該領域被國外產品長期壟斷的不利局面,每年為國家節約採購經費約10億元人民幣。

此次被記三等功的原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部熱帶醫學教研室主任、教授潘衛慶,是一名歸僑,為我國血吸蟲病診治獲得了重大突破。

4年2次破格晉升的他,再獲重大榮譽

潘衛慶出生於1957年9月,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是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解放軍原總後勤部“科技銀星”獲得者,入選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他創新建立了寄生蟲病防治技術研發體系,發現了一批與診斷與疫苗相關的關鍵分子,研製了瘧疾、血吸蟲病、肝吸蟲病診斷技術,產品獲國家批准註冊和歐洲CE產品認證,並在國內外推廣應用。

2017年,潘衛慶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瘧疾、血吸蟲病等重大寄生蟲病防治關鍵技術的建立及其應用”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火箭軍原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兼研究員肖龍旭,已是第二次被習近平簽署通令記三等功。

2015年8月,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通令,給3個單位、28名個人記功。時任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研究員的肖龍旭被記三等功。

4年2次破格晉升的他,再獲重大榮譽

肖龍旭是一位導彈專家,專業技術3級以上幹部。他1962年生,曾完成多項重大課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2項,國際發明專利、發明金獎等12項。曾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全軍十大學習成才標兵,獲“當代發明家”稱號。

在導彈科研領域,肖龍旭在國際上首創了“地地導彈發射新的控制理論與技術”,實現了導彈的隨機快速發射,使部隊作戰的反應速度大幅提高。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撰稿 許騰飛 校對 郭利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