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溝縣信訪局溫情疏通幫扶村老人「回家」路

7月17日上午10時,雖然驕陽似火,但扶溝縣柴崗鄉陳準行政村村委大院內熱鬧非凡:懸掛在村文化廣場舞臺上方“歡迎老人回家”的橫幅十分醒目,大喇叭裡播放著電視劇《咱爸咱媽》片尾曲《父親》,吸引著村民們紛紛前來參加縣信訪局舉辦的“歡迎老人回家”活動。

陳準村是縣信訪局的對口幫扶村。借縣裡正在開展的老人貧困戶專項整治行動的東風,縣信訪局工作人員適時開展“歡迎老人回家”活動,大力宣傳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的同時,也著力消除“兒住瓦房孫住樓、老頭老婆住村頭”的不良現象。

張路老人就是“回家”的老人之一,但他回的是侄子家。小溝沿自然村的張路無兒無女,一直居住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土胚房裡,由侄子張科偉照料生活起居。經縣信訪局駐村工作隊員上門做工作,張科偉主動將老人接回家中居住,共享天倫之樂。“俺爹不在了,我會像對待俺爹一樣把俺大爺照顧好,讓他安享晚年。”張科偉說話時十分動情。

在陳準村,處處都能感受到孝親敬老的濃厚氛圍。主要街道牆壁上,張貼著縣法院等四部門《關於敦促贍養義務人將被贍養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通告》,隨處可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噴繪讓群眾喜聞樂見,村民家家都接到了《致全縣贍養義務人的一封信》,文化廣場的投影設備循環播放著道德模範事蹟……在潛移默化間,讓村民受到了教育和引導。

家家都有各自的一本經,因戶施策不搞“一刀切”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駐村工作隊員根據《扶溝縣老人貧困戶專項整治方案》逐戶排查後,發現村裡共有7戶單獨生活的老人,雖然都不是貧困戶,但駐村工作隊員還是“不拋棄、不放棄”,結合老人各自具體實情,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對不履行贍養義務的子女,駐村隊員上門耐心說服教育,做通思想工作,及時接老人回家,讓每位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