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生中优秀的人才很多,胡宗南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笔下发白


胡宗南(1896~1962年)被称为蒋介石“第一门生,”曾被蒋介石树为“黄埔楷模”,掌管着黄埔子弟组成的第一军,被称为“天下第一军”。其一生经历了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抗日等一系列的事件。

胡宗南转战西北,戎马一生,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那么,胡宗南是怎样受到老蒋的青睐呢?



Δ胡宗南

纵观胡宗南的战绩,讲真他的战术和谋略并不是老蒋手下最出彩的将领,甚至有人嘲笑他就是一个当团长的料。但却是老蒋最倚重的人。究其原因,我觉得关键一点就是忠诚。

蒋介石选拔心腹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第一同乡,第二黄埔系,第三忠诚。这三个条件胡宗南前两个都具备。胡宗南是浙江镇海人,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那么,胡宗南的战绩和忠诚度又如何呢?

一、【东征时期】胡宗南最初受到蒋介石关注,是他黄埔军校毕业后,担任了团直辖机枪连排长,并参加了“棉湖之役”。

当时,胡宗南带领着机枪连,很好的压制了叛军的火力,黄埔军才有机会进行了反击。战斗结束后,蒋介石对在危急关头冲锋陷阵的胡宗南颇有好感,称赞其勇猛善战,胡宗南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从“棉湖之役”后,老蒋很快升任胡宗南为黄埔第一师第二团团长。

二、胡宗南任黄埔第一军代师长期间,正值蒋介石第一次下野,胡宗南知恩图报,接下来做了两件事,奠定了蒋介石重用他的基础。

第一件事是发生在『龙潭大战』的时候。

1927年7月下旬,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部,乘国民党宁汉纷争之机,在江苏龙潭、栖霞山地区进行了战略反攻。这事发生的很突然。

当时蒋介石刚刚在白崇禧的“逼宫”下被迫下野,何应钦接替了蒋的权利。“龙潭大战”发生后,白崇禧部队四面受敌,电令黄埔第一军紧急救援,蒋介石下野前,曾对众将官说:“都给我悠着点,别把这点老本都“陪光,”到时连东山再起的本钱都没了。”黄埔系都是老蒋的心腹,这次白崇禧紧急求援,自然敷衍了事,口上说而迟迟不行动。



Δ胡宗南一家人

白崇禧实在扛不住了,三番五次电令黄埔军出手援救,当时“叛乱”发生的很突然,众将没有机会请示老蒋,黄埔系的将领都为胡宗南马首是瞻,于是求计于胡宗南。胡宗南审时度势说:“虽然白崇禧把我们的校长赶下了台。我也相信大家对“小诸葛”恨之入骨。

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再一味避战,连南京这一根本之地都丢了,何谈东山再起呢?

咱们只有先收拾完了军阀孙传芳和张宗昌这两个家伙,再和“小诸葛”白崇禧说道说道。

胡宗南的这番话很有道理,在座的黄埔生又数他军阶最高,说话自然有分量。于是胡宗南之第一师、刘峙之第二师、顾祝同之第三师、陈诚的第二十一师相继拍马杀到,在这些将领帮助下,最终赢得了“龙潭大战。”

蒋介石事后对胡宗南有极高评论:“此役关系首都之安危,革命之成败,胡宗南功劳至伟。”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假如孙传芳和张宗昌得手了,哪有后来蒋介石的地盘呢?

第二件事发生在“龙潭战役”之后,胡宗南率第一师重回杭州驻防。

这时候李宗仁、白崇禧正打算以军委会的名义要求何应钦下令,将蒋介石的黄埔第一军撤到江北,以防孙传芳对南京反攻。所遗之防地,则交由白崇禧军队换防。

李宗仁和白崇禧这一招也太损了,让黄埔第一军夹于孙传芳与白崇禧之间,形成腹背受敌的形势。这分明是要置第一军于死地,胡宗南等将领很愤怒,因此密报正在奉化的蒋介石请示对策。蒋介石冷哼了一声,李宗仁和白崇禧是要借刀杀人呀!

他指示黄埔同学会立即组织起团长以上的黄埔生到上海的朱绍良家里开会,商量对策。当时胡宗南官职最高,自然他成了会议的核心。表示说:“蒋校长虽然暂时下野,但东山再起指日可待。因此我们军校同学带领的军队绝不能脱离他的领导。”他的发言得到了在座的黄埔生一致的赞同,纷纷表示追随蒋介石,只服从其一个人的领导。国民政府其他要人,包括何应钦在内,都不能完全指挥这支军队。

因此,黄埔军第一军也就了蒋介石的私家军队,成了蒋家王朝的御林军。



Δ蒋介石和胡宗南

这个结果自然是蒋介石最乐见的,而胡宗南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和对他的忠诚与拥护,也让蒋介石很感动,从此提携之,重用之,开始作为股肱之臣而培养他。所以,到后来,胡宗南的升官速度让人咋舌。

综上所述,胡宗南之所以能在人才济济的黄埔生中脱颖而出,完全是得益于他对蒋介石的忠心耿耿。我相信,任何一个领导都喜欢这样的人。


秉烛读春秋


胡宗南为什么见重于蒋?先读一段史:

1927年国民党内部发生“宁汉分裂”,即蒋介石的南京政权与汪精卫的武汉政权相对立,南京方面,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以宁汉需要和谈保持党内团结为由要求蒋介石离职,关键时刻,会议的第四个参与人、黄埔系二号人物何应钦选择了沉默,三比一,蒋介石郁闷下野。



由此桂系把持了南京政权,黄埔系军官遭到压制,一期的关麟征代表大家去溪口面见蒋介石,回来召开第一军全体黄埔学生开会,时任团长的胡宗南慷慨激昂发言:“校长才是黄埔的领袖,我们共同支持校长复职,如果何应钦反对就干掉他!”

这就叫政治态度,黄埔一期、浙江人固然是必要条件,但是政治态度永远是第一位的。

1925年的东坡楼事件,蒋介石座车被袭击,几名卫士死伤,幸蒋当时不在车上,闻变后立即调军校卫队来保驾,胡宗南恰是卫兵连排长,存步不离蒋介石身边,并借机表达忠心:我在校长的安全在!自那时起,这个小同乡已是老蒋心中可重托之人选了。



北伐时的南昌城下,胡宗南率部一团,大败孙传芳精锐一个师;1930年中原大战,胡宗南的第一师打的冯玉祥之孙良诚部心理崩溃,看见第一师立即掉头撤退,其它各部蒋军讨巧,纷纷以第一师自称,搞的冯军畏敌如虎,搞不清楚哪来这么多第一师,此事后来也传到蒋介石耳朵里,怎不青睐有加?

年轻的胡师长宗南不是草包,当年也是给蒋介石赚了脸的,尽管后来证明他不是战略级人才,可那只能是马后炮,蒋介石那会不用他用谁?水涨船高的事情。

红军长征为什么要过茫茫几百里的大草地?是因为胡宗南的第一师抢先占领松潘要道,红军屡攻不克,不得已绕道荒无人烟的草地,牺牲颇多;红四方面军实施宁夏战役时西渡黄河,又是胡宗南的第一军急袭靖远城截断渡口,才有了后来的西路军悲歌。



胡宗南是反*急先锋,黄埔时期就是“孙文主义协会”骨干,因信仰之争与李之龙一度大打出手;抗日战争时期忠实地执行蒋介石封锁陕甘宁边区的任务,哪怕其它战场日军肆虐,也绝不抽一兵一卒,美国顾问都看不下去了,换作其它国军将领,比如卫立煌,比如张治中,没这个铁硬心肠的。

蒋介石关心胡宗南的个人生活,催他找个老婆胡宗南答复说:革命尚未成功,学生不考虑个人问题。别看胡宗南个子不足1米6,绝对的人小鬼大,他后来的失败,不过是蒋介石误以为他是个军事天才,拔苗助长罢了。


度度狼gg


脱颖而出?看到这个题目我马上想到,在那个年代,傅作义起义投诚了,很多将领都起义投诚于我军了,数不胜数。胡宗南却自比文天祥拒我军劝降,并称士为知己者死,这个知己,应该是指的是老蒋吧?所以大家可以看出为何他能脱颖而出了?浙江老乡+忠心耿耿+黄埔一期。想不红都难,虽然胡宗南打仗能力一般点(那也是相比于杜聿明,宋希濂,陈明仁等),但是对老蒋忠心确实没得说又讨老蒋欢心。

解放战争时,黄埔三期的张新曾经来劝降老胡(张在陕西作战时被一野俘虏了,清涧战役被俘的旅长张新),但是并没成功。张新也是浙江人,浦江的,一次在杭州黄埔同学聚会,张新碰到胡老大,胡了解张情况后反问张:你是黄埔三期生,为啥贪生怕死,不到前方去?张问前方是何处?胡答过长江到浦口,到第1师第1旅。这样三期的张新就成了一期老胡的部下。

胡宗南巅峰时可是指挥19个军,战区司令,西北王。你们天天叫嚷的张帅哥,张灵甫,以前也是在胡宗南手下,当的是团长。(杀妻后,送去南京坐牢,杀妻坐牢后,改进74,等于是换山头了)张杀原配妻子,就是在广元,广元那会就是胡部驻地;张灵甫要在继续在胡手下,也能混个师长,军长干干。(张灵甫对蒋也是忠心耿耿)

寿山(胡宗南字寿山)的部下,黄埔一期生,后任台湾糖业公司经理的李文司令官,不也衷心耿耿么?!李文是胡集团比较能干的一位,人品也不错;华北战场那会,李文配合孙连仲,傅宜生出力不少;在淞沪和无锡,李文打鬼子也不错,当然,对日军的战绩都算胡宗南头上的,日军也对胡宗南的第一军甚为忌惮的!大家胡宗南如此多的“第一”就说明了其和老蒋的关系。


李三万的三万里


胡宗南能力确实一般,但这是相对的,在黄埔一期生中单论军事能力的话比胡宗南优秀的确实不少,比如杜聿明、宋希濂、关麟征等等,他们几乎都有过不菲的战绩,也都是老蒋的黄埔心腹爱将,论能力胜于胡宗南,但是在军事地位上和胡宗南相比,他们确实差了太远,而胡宗南能在众多黄埔一期生中脱颖而出也并非没有原因。



老蒋的一生最为崇拜的便是曾国藩,而他的用人之道也颇具曾国藩的精髓,而且他很是相信曾国藩的识人之术,所以在用人的时候经常通过小事情或者细节来观察一个人,之后才决定这个人到底该用还是不该用。所以被他相中的人物几乎一定会能到重用,反之,如果老蒋不认可你这个人,纵然你有超世之才他也不会重用,比如薛岳、白崇禧等人,对这批人老蒋采取的就是利用而不是重用。



胡宗南就不一样了,尽管黄埔生中他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却给老蒋在黄埔军校时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蒋有着极其恪守的军人作风,他不抽烟、不喝酒,而且起的早,而胡宗南在黄埔军校时偶然发现了老蒋每天都早起锻炼的这个习惯,所以他决定比老蒋起的更早。就这样,这位小个子的浙江人进入了老蒋的视线,因为他的勤奋而开始得到了老蒋的赏识,当然了,这只是一方面的因素。



老蒋有个习惯,就是爱骂人,没错,尤其他的黄埔生犯错误了他便骂的更厉害,而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一点,对老蒋的意志上多有忤逆,但胡宗南不一样。胡宗南是黄埔生中升官最快的,从老蒋的发家部队第一军到掌握西北军政的大佬,他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而他从一个手下几万人的军长到西北掌握几十万人马的统帅,这中间他从来对老蒋是言听计从的,老蒋骂他也不反驳,无论何时对老蒋总是充满尊敬和崇拜之情,用老蒋的话说:“寿山办事我放心”。答案显而易见了,胡宗南虽然不是多么厉害的军事家,但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军人,在抗战时期老蒋几十万嫡系部队盘踞西北,始终没有派上战场,而目的之一便是监视八路军和西北各路军阀,而封疆大吏的角色胡宗南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对老蒋来说,评价一个军人的因素便是忠心,他用人忠心是高于能力的,所以胡宗南便脱颖而出了。胡宗南的一生也都追随了老蒋,而他在军事上的能力尽管饱受争议,而且后来还受到了弹劾,但他似乎继续着他的信念,直至死亡。您的点赞,我的动力;您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您好,我是略懂一二的四少。


历史之绝唱


胡宗南,被称为天子门生第一人,深受蒋介石的欣赏和信任,在被誉为“金一期”的黄埔一期毕业生中,胡宗南是升迁最快的。

胡宗南,他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升为军长的,第一个升为集团军总司令的,第一个升为战区司令长官的, 也是第一个被授予将军军衔的。

由此可见一斑。

为何蒋介石对胡宗南的如此重用和欣赏呢?

其实很简单,胡宗南虽然军事能力不如薛岳、杜聿明、宋希濂等人,其战绩实在乏善可陈。但是胡宗南也有自己的亮点。

论个人作风,胡宗南不抽烟不喝酒,生活十分严谨,无不良嗜好,甚至曾长期坚持不结婚,以“国难当头,何以为家”婉拒被人的说媒,此事令蒋介石大为欣赏,常被蒋介石引为楷模。

论忠诚,胡宗南对于蒋介石的忠诚,几乎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从黄埔建军,到东征,北伐,内战,抗日战争等战役,对蒋介石的忠诚,可谓是无人能及。

而且,在国军中素来看重乡土情,比如戴笠的军统中曾大量使用了浙江江山县的同乡人,比如毛人凤,毛万里,毛森等人。胡宗南,浙江镇海人,而蒋介石,浙江奉化人。两地距离距离很近,占据了天然的地理优势。

蒋介石用人,素来有“黄陆浙一”的一个原则。黄埔军校出身,或者陆大毕业,浙江人,第一军出身。

这几点,胡宗南可以说是完全匹配,而且在立场上,胡宗南也是始终如一。

因此,胡宗南虽然军事能力并不强,但是可以令蒋介石长期看重和欣赏。虽然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失去大陆江山”的罪过被推到胡宗南身上,当了一回背锅侠。

但是,在1962年胡宗南因心脏病去世后,蒋介石亲自祭奠,并赠予挽联“功着旗常”,更是被追晋为陆军一级上将”,另颁“旌忠状”。

生前备受恩宠,死后极尽哀荣。

以上


木剑温不胜


蒋介石用人有三大原则:同乡(浙江人)、黄埔系出身、对自己忠诚。胡宗南在这三方面完美契合,也就造就了他的成功与显赫。

胡宗南被赞誉为“天子门生第一人”,是有原因的。老蒋的信任、宠爱与器重,加上胡宗南的努力,使得他是黄埔学生中:

第一个晋升将军衔、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因此被称为五个第一。

如此多光芒照在身上,就是不想脱颖而出都难。胡宗南出身贫寒,故而也让他办事多了一些谨慎。

1924年结识了王亚樵并结拜,投考黄埔军校。由于身高太矮,体检一度被拒绝。后来,黄埔军校廖仲恺网开一面,故而被录取。

从东征到北伐,胡宗南都是身先士卒,升迁也一路绿灯。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看上了他对自己的忠心、听话和令行禁止,与陈诚堪称蒋介石左膀右臂。

1927年,众人反蒋逼迫下野之时,情况很被动,胡宗南独独支持蒋校长,甚至在公开场合说出要干死顾祝同的话。

胡宗南带出的部队,被蒋介石定为模范旅。从1931年开始,胡宗南晋升中将,开始经营自己的少壮派集团。抗战之前,保定陆军系处于军中绝对势力。1937年之后,黄埔系少壮军官开始崛起。

蒋介石给自己嫡系部队在下一盘大棋。1939年1月,胡宗南出任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8月4日又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成为黄埔系学生的第1个集团军总司令。自1942年之后,屯兵西北,手握几十万重兵,号称“西北王”。

1945年7月31日,胡宗南被军事委员会正式任命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成为黄埔系中唯一的战区司令长官。为了表彰他抗战的功绩,当年10月3日蒋介石又特加胡宗南为陆军上将。

国民党败亡台湾之后,总得有人承担责任,监察委员会指责胡宗南用兵不尽力,延误战机,把“失去大陆江山”的罪过,推到胡宗南身上,认为他“应负重大之罪责”。

屡次被弹劾后,胡宗南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体也开始垮了。1962年2月14日,胡宗南突发心脏病去世,蒋介石悲痛不已,亲自参加祭奠,评价了他的一生,赠予挽联“功着旗常”。

可以说,胡宗南乃国民党中悍将、勇将,能力比他强的有,但受到如此重用的,则不多见。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

历史传讯社


总的来讲,胡宗南在从黄埔建军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后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除了在军阀混战中略有功劳和1947年夺占空城延安外,其战绩实在乏善可陈。

但是在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因为其本人政治立场的坚定,深得集国民党党政军权威于一身的蒋介石宠爱与器重。

自1925年东坡楼事件蒋介石座驾遇袭胡宗南率军校卫队保护时开始,蒋介石开始将其视为可以倚重之人。在随后的中原大战中,胡宗南率由蒋介石一手组建的第1师转战中原,击败西北军,打出了第1师的威名。抗战时期,胡宗南率60万大军驻屯西北,忠实的执行对陕甘宁的战略封锁包围,并企图实施闪击战,后因泄密而作罢。对于被鲜血浸透的抗日战场,胡宗南不顾全国人民的唾骂和国际社会的谴责始终不发一兵一卒加入。

凭借着这样的政治觉悟,胡宗南虽然没有位列“八大金刚”的仙班,却做到了国民党军黄埔系军官史上的五个第一,即第一个晋升将军,第一个出任军长,第一个出任集团军司令,第一个出任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兵团司令官。


20世纪战史大揭秘


胡宗南对老蒋的忠心无人能比,基本是老蒋说啥他听啥,在老蒋这样的人眼中,忠心与能力相比肯定是忠心第一位,胡宗南在黄埔一期里号称天子第一门生,不是没有原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