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淘宝无货源店群小结思考

昨天辛苦写的文章手贱点了返回键全部没了,今天重新整理写一下好喽。一些观点做简单陈述,重点罗列学习心得吧。

从5月底到现在大部分做店群人的数据都是很萎靡的,究其原因是大盘问题,C给天猫输血,淘系外部广告费用寥寥,京东不断发力,这两天京东免单薅羊毛的信息都刷爆了朋友圈。

店群到底是和同行做竞争还是和平台还是和大市场常规商家?

虽然店群找品现在基本都是基于同款来找的,感谢逍遥子的千人千面,不然大家数据都更加惨兮兮。本身找同款来操作,市场已经给我们筛选了点击率和转化率比较OK的款和主图,我们在标题上下功夫,就可以完全承受一个款变几百个不同的链接。 常规商家影响我们吗?如果常规商家抄你标题,那么必然对你是个很大的打击,但是老虎干不过群狼啊,一个只有三十个字标题的老虎怎么能承受群狼环伺。我觉得我们一直是和平台做对抗;昨天来了两个河北的朋友,我们一天3000多单。他们是铺店,在资源无上限的阶段,是没有太大瓶颈的,最大瓶颈就是规则变化。他和我讲,没事的,哪怕每天上新卡200会淘汰一大批人,可能在突破在不断被封杀之后,上新限制对很多人是打击,特别是采集这块,店铺成长周期太漫长了。他们店铺多,完全可以以店铺数量掩盖这个缺点。

回头看看这一年多,淘宝对于店群这块不友好的表现,我就觉得店群一直是在和平台做对抗,就和微信一样,很多人丢了饭碗,平台规则已调整,都鸡飞狗跳的。大家一直在夹缝求存,据我了解,除了一些打游击的,活的更好的是完全洗白的一些人,做的模式上面的突破。羊毛出在猪身上,和狗做交易,让牛买单的生意。

现在店群还是红利期吗?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因人而异吧!反正现在市场对于很多小白是不友好的,变化太快,我记得我吗刚接触的时候大家都叫店淘,买了个软件,咔咔咔上传一天也几千块销售额;现在多难,没有好的圈子,不愿意交学费,选错了模式,真的哭的心都有了。每天都有好多人加我找我聊,我有接触很多小白,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困难度,本来是前几个月很OK的方法,但是在细节方面没操作好或者说已经过时了,上传大几千的数据访客都过不了百。小白菜们店铺少,圈子弱,不愿意掏钱或者说大价钱也掏不起,只能消耗时间来自己折腾,那得多牛逼,多么幸运才能做起来呀?

我一直走的裂变这条路,在教学阶段更多的是思维,管理,很少直接给别人答案,这样很招人恨,但是结果是好的,最起码基本所有人学费是多倍N倍挣回来了。要结果就好了,问心无愧,直接傻逼呼呼买技术的,随时变动技术和软件的过不了几天就废了。

这里就涉及到思维知识框架的问题,店群技术,软件,小技巧等等都只是元知识,甚至知识都算不上,只能说信息,也就是个信息差,你知道,他不知道,他听说了,你们直接就没有区别了,他也不差你什么。把信息整理成知识,把知识凝练成概念,把概念丰富成骨架血肉就是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就是为了你在行业,商业,生活等领域做出正确判断,提前瞄定一个目标,去直接套用就可以了。这块内容我会在下面的一个具体问题里面做延伸。

再次申明,本人不做培训。有需求的你们可以找我朋友孤狼同学,听说他会在后面推出新的软件和技术,中间他会请我吃烧烤来换我出讲两次店群管理体系这块的内容,希望我们可以后期在他群里见面,具体撩他可以加他为新: seogulang 很靠谱的95年小伙子

还能保持多久?

店群可以一直长存,具体能活多久,看眼界和你的意识吧;因为店群往大了说,就是一个概念,一个狼群战术;不论是各大平台,还是在引流自媒体,百度新闻源关键词SEO优化站群还是QQ群霸屏以及线下的一些商业模式矩阵都是可套用的;往小了说就是淘宝店群等。具体能活多久,红利期多久,在于你是否 较平台走的更快,比你同行走的更远,定位更长远准确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我反而建议选择点求稳的方式慢慢做单产,没必要受一些诱惑进火坑,自己能力没提升上来,如何支配短期的红利技术,等你学的时候已经变革了,或者你资源能力根本操作不起来。

下一步该怎么办?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护城河要如何缔造?

本来列了这三个问题,细细想,这他妈不就是一个问题吗?

追求短期利益就不要杞人忧天,担惊受怕,该撸撸,该薅羊毛就薅羊毛;每个人擅长的不同,有的人擅长混资源,然后顺便割一波韭菜,还有的人喜欢卧薪尝胆。走自己适合的道路就行了,毕竟想的太远,路途坎坷,需要配置的能力也越来越多,不爱学习,不善于思考的;就不要考虑那么多了。

对于下一步怎么办,我只从变与不变方面来着手,在不变的维度做沉淀做积累,变的方面弱化。这是我的答案。

一句话能捅破的技术,不叫核心竞争力;持续不断的研发能力,别人拿不到的供应链,管理梳理以及别人想不到的优化思路以及源源不断的软件开发需求这些才是核心竞争力。在模式上面创新,在变现方面做更多的突破,不断挖掘自己护城河,保障自己的安全。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a、元知识:认识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了解知识对象:特性、关联、整体认识等,,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认知过程的认识。 b、知识源。书(读经典的,获取系统知识) 网络(顶级高手的谈话、论文,获取趋势) 导师(建框架,学逻辑) c、知识黄金圆环:理念↣逻辑↣知识,思考顺序why-how-what 第二节:刻意学习 a、关键词(搞定任一领域内最重要的知识点) b、主题阅读(围绕主题,系统阅读,提出你的问题,让书来解答) c、知识最大公约数(比较异同) 第三节:隐形知识,使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a、知识模型。利用思维模型串联知识点,并建立联系 b、知识跨界。创造全新思维方式 c、知识行动力。反馈

我接下来做哪些事情?

杂货店店群做扫尾工作;完全真正全自动化,在对接联盟接口来转拍单链接,毕竟联盟这块佣金都够开所有人工资了。客服这块通过AI技术实现最小化耗损,节省人工。其他管理和培训流程之前就OK了,现在在带几个中层,这个项目就可以宣告结束了,我们就不在这上面发力了。

帮助扶持几个小卫星合作伙伴,在管理,流程化,最大化效果上面不断突破;

市场上号称单类目的一大堆,基本很多都是采集裂变通过大浪淘沙剩下的优秀款来做的单类目,还有的刚开始就瞄定一个类目做的刷单店铺养成计划,量化太难了。我定义为,真正的单类目,如果一个月单店产出不过5W都是耍流氓,可批量,可拆分才算真正单类目店群模式。

单类目在搞了,一些相关系统也开发差不多了,没有足够的运营底子还真他妈不敢折腾这块,涉及的知识内容太宽泛了。欢迎做的不错的单类目来交流,做的普通的就不要浪费彼此时间了。

朋友来了和我说,他圈子里有做单类目误打误撞做起来的,可惜不会运营,方向是对的,后面换季了就撑不住了,又被忽悠去做杂货店了,哎!

最后就是我的减肥计划,嗯,太累了,吃的和小白兔一样!以后傻逼才吃黄焖鸡和花生,自己种的苦果自己承受啊。这个月底180是妥妥的了,也从去年220降到现在,也不容易了。

听说苹果用户可以打赏了?坐等后台数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