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度雲南省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出爐,德宏有這些重點防範區域!

《2018度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出炉,德宏有这些重点防范区域!

今年入汛以來,雲南多地遭受洪澇和風雹災害。截至7月4日,災害造成全省16個州(市)88個縣(市、區)共109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及失蹤9人,緊急轉移安置3190人次,民房倒塌575間、嚴重損壞889間、一般損壞5246間,農作物受災60.26千公頃、絕收10.74千公頃,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82億元。

《2018度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出炉,德宏有这些重点防范区域!

日前

《2018度雲南省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出爐

方案指出雲南地質災害的高發時段和區域

同時公佈了

雲南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域

一起來看看↓↓↓

2017年避免直接經濟損失4082萬元

記者瞭解到,2017年雲南全年共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2.74萬餘處;新建24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專業監測預警項目;實施171個大型以上治理項目;啟動123個項目開展前期工作,搬遷避讓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群眾2萬多戶、近10萬人;組織開展應急演練4267次,參演人員28萬餘人,宣傳培訓3779場次,參訓19萬餘人,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2017年全省成功預報地質災害51起,轉移群眾1637人,避免人員傷亡1351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4082萬元。

2017年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338起,其中,特大型地質災害1起、大型地質災害5起、中型地質災害17起、小型地質災害315起,造成20人死亡、8人失蹤、2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3385萬元。與2016年相比,地質災害發生的數量、死亡和失蹤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26.5%、9.7%、80.5%。

地質災害高發時段及高發區域

方案指出,雲南地質災害高發時段主要為6月上旬至10月上旬,滇西北、滇東北高發時段還包括凍融期(12月底至次年2月初)及怒江流域(上游)的桃花汛期(2—4月)。

2018年雲南省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高發區域主要有滇東北高中山區、滇西北“三江”流域高山峽谷區、橫斷山脈無量山西南段地區、大盈江流域、紅河中下游地區,尤其是陡坡下、溝口、谷地內的村鎮居民區危險性大。

滇中、滇西南、滇東南地區公路(鐵路)沿線、水電開發建設區、礦山開採區等人為活動較強烈的地段,亦屬地質災害高發區域。

2018年雲南省地質災害易發性分區圖

重點防範區域有8個

《2018度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出炉,德宏有这些重点防范区域!

1. 怒江中上游貢山-福貢-瀘水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此地屬於雲南省地殼抬升最強烈區,地質構造複雜,南北向深大斷裂發育,凍融作用等物理風化作用強烈,岩石破碎。

2. 瀾滄江上游德欽

-維西-蘭坪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和瀾滄江中游巍山-南澗-雲縣-景東-臨滄-鎮沅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本區處於瀾滄江斷裂貫穿南北,無量山、把邊江活動斷裂分佈其間,巖體破碎,軟弱巖體分佈廣泛,外動力地質作用十分強烈

3. 金沙江中上游香格里拉-寧蒗-永勝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區內新構造運動強烈,地震活動頻繁,滑坡、泥石流發育,斜坡不穩定地段增多。

4. 金沙江中下游永善-水富-鹽津-彝良-大關-鎮雄-威信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本區新構造運動活躍,岩石軟硬相間,多陡崖,人口密度大,是雲南省崩塌、滑坡、泥石流極強活動區。

5. 巧家-東川-尋甸泥石流、滑坡災害高易發區。

本區處於小江斷裂帶沿線,歷史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山體破碎區段多,隱患點密集。

6. 盈江-梁河-龍陵-隴川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區內新構造運動強烈,變質岩、岩漿岩體分佈廣泛,物理和化學風化作用強烈,是泥石流、滑坡強活動區。

7. 紅河流域新平-元江-紅河-綠春-金平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該區地處紅河流域哀牢山構造侵蝕高中山地貌區,紅河斷裂、哀牢山斷裂發育,哀牢山變質岩體、軟弱巖體分佈廣泛,地質環境條件脆弱,滑坡、泥石流災害高發。

8. 地震災區。

危險區段主要有:2014年發生的魯甸地震災區、盈江地震災區、景谷地震災區,2013年發生的迪慶地震災區、洱源地震災區,2012年發生的彝良地震災區。

《2018度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出炉,德宏有这些重点防范区域!

方案還明確了

雲南地質災害重點防範的工程建設區

分別是↓↓↓

1. 在建和已建公路、鐵路。

主要公路有:楚大擴改、昆明繞城東南段、呈澄、黃馬、龍瑞、保瀘、大攀、大臨、蒙文硯、彌瀘、彌通、石瀘、元建、景東、江澄、曲靖三寶至昆明長水、勐臘至勐滿、曲陸、串新、威鎮、宣寧、華麗、昆楚大、龍江特大橋、保山繞城東南過境段等;

主要鐵路有:大瑞、南昆鐵路擴能改造、大臨、大攀、雲桂(紅河段)等。這些交通工程多數位於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內,地質環境條件複雜、深挖高填路段多,岩土擾動強度大,地質災害隱患數量多,發生滑坡、崩塌等災害的可能性大,屬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

2. 在建和已建水利、水電工程。

在建的滇中引水工程,已建的溪洛渡、向家壩、糯扎渡、小灣、觀音巖、金安橋、烏東德、龍盤等電站;曲靖阿崗、石林魚龍、尋甸羅泊河、安寧箐門口、華坪馬鹿、麒麟龍潭河、景谷民樂、保山小地方、紅河勐甸、勐海曼桂等水庫。

工程活動區地質環境複雜,工程建設擾動強度大,蓄水後庫岸再造改變強烈,無論樞紐工程區、臨建工程區,還是近期蓄水或正在蓄水的庫區,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可能性大,屬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

3. 礦山開採區。

主要有:東川銅礦、箇舊錫礦、易門銅礦、蘭坪鉛鋅礦、開遠小龍潭煤礦、祿豐一平浪煤礦、曲靖市煤礦區、昭通市煤礦區、紅河州東北部煤礦、楚雄呂合煤礦、富寧金礦、麻栗坡南秧田鎢礦、新平大紅山鐵銅礦等礦山開採區。

4. 風景名勝區。

滇西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內的旅遊景點景區;山區一些新建、在建的旅遊景點景區,特別是溝口建有人工遊樂設施的景區屬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

《2018度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出炉,德宏有这些重点防范区域!

汛期災害避險小提示

在山區遭遇大暴雨應如何應對?

一是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很容易引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隨時注意周圍的異常變化和可以選擇的退路、自救辦法。

二是如果遭遇山洪,要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向洪道兩側跑或者向高地轉移。

三是山洪流速急,漲得快,不要輕易游水或渡河轉移,以防止被山洪沖走。山洪暴發時,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面對洪水來襲,我們如何自救逃生?

一是向高處轉移,切記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杆。

二是被困時,利用通信設施聯繫救援,使用哨子、色彩鮮豔的衣服、鏡子等發出求救信號。

三是除非水沖垮建築物或水面沒過屋頂,否則不要冒險涉水逃離。

四是如被捲入洪水中,一定要儘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如何應對崩塌、滑坡、泥石流?

一是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時,選擇正確的撤離路線,不要進入危險區。

二是發生滑坡、泥石流時,應當向兩側逃離,切不可順著滑坡、泥石流溝向上遊或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坡處。

三是當遇到高速滑坡,無法逃離時,不要慌亂,如滑坡呈整體滑動,可原地不動或抱住大樹等。

四是發生崩塌時,應注意保護好頭部,不要順著滾石方向向山下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