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乾元重寶錢譜》中記載的會昌乾元有三種背字,

一是潤、二是襄、三是洪。這三種是會昌錢鑄造中最為龐雜,數量巨大,面文多變的錢監。先來說說潤,在《錢譜》上僅有一個名稱,據說日本藏家不願意公開拓片,國內所見即eeeflp的瘦字上潤,也頗具爭議。

瘦字上潤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再看看,目前發現的會昌乾元襄的面文有大字、瘦字、俯元斜寶。目前發現有右襄、右倒襄、左倒襄、上襄,均有大字面組合下甲文。俯元斜寶面文,襄字在穿上。

大字右襄組合下甲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大字上襄組合下甲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最後是洪,洪在會昌開元中應該是最為雜亂的,不僅僅各種面文,還有各個方向。會昌乾元也同時擁有這些特點。目前根據譜上所載與實物圖片,主要有如下面文:大字、闊字、闊字挑元、廣穿、低頭通矮元手、瘦字、低頭通手。其中有大字面文三個方向洪組合下甲的非常稀少。

大字右洪組合下甲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大字左洪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闊字挑元上洪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大字下反洪(洪字為反印)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會昌中的乾元重寶

圖片引自網絡,由於所見有限,版式不一一列舉,謝謝!

對於會昌乾元有如下特點:

直徑小,一般在23~24mm

修邊即錢的外緣很窄,在洪中尤為突出

利用行用錢翻砂,無新面文

對於修邊現象,懷疑是拿字口好的行用錢做母,但是乾元的直徑較大,需車個邊再作為翻砂用的母錢,畢竟鑄造個頭小的更節省銅料,也更符合當時的總體鑄錢趨勢。

會昌乾元由於其數量稀少,造假也是非常之多,除了上述三點特徵外,基本和看會昌開元的方法一致。注意固定版的同模假幣,最好能與會昌開元的字戳對比,因為其同源性。

乾元出現會昌也是個例,在某些不嚴格或者鑄量大的局出現而不是遍地開花,目前所見也只有洪襄這些。這說明當時會昌的鑄造雖為行用錢做母但是也具有選擇性,主要是開元。會昌鑄造時乾元已經停鑄很久了,市面上大多為開元,同時工匠也習慣了開元。再者,除個別面文外大多乾元小平鑄造不精良,不適合當做母錢翻砂鑄造會昌。

以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