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被罚18万,网友:银行违规的更多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隐私似乎变得透明起来,央行对支付宝的处罚初衷肯定是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而支付宝方面也认可了这次的处罚,但网友显然并不买账,面临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显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支付宝因7项违规被罚

今天(4月8日)下午,经多方媒体披露,支付宝近日又“吃”了一张18万的行政处罚单。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违法相关规定,支付宝处以罚款18万。

支付宝被罚18万,网友:银行违规的更多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泄露意味着什么

你的交易信息完全被记录意味着什么?

金融类的账户具有唯一性(财产安全),账号和真实用户是强对应,且排他的,一条支付信息包含的信息有:交易双方信息,发生金额,发生地点。

小额支付的高渗透率大大的提高了信息的密度,如果把一个账号下的支付信息汇总,可以准确的还原出这个账号下用户的:生活半径、行动路径、作息规律、人际关系、消费水平、消费偏好...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是可以准确的还原到真实的人(身份认证开通服务),建立数据和人的映射,在同一身份的ID下,叠加其他来源的信息,完全可以比你自己更懂你...

支付宝被罚18万,网友:银行违规的更多

我们的个人隐私是如何泄露的?

小编最近经常接到一些固话,电话那头问我需不要需要装修、家具之类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纳闷他们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后来慢慢就明白了:不久前买房子的时候我在文件上写的就是我的号码,这样一来,搞装修和卖家具的搞到我的号码也就不足为奇了。“你妹的售楼中心”反正我就是这样想的。这是很典型的一种泄露手机号的方式,当然,远不止这一种。

支付宝被罚18万,网友:银行违规的更多

办会员卡:不管是饭店还是超市,都有各种vip、svip,办会员卡的时候总得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吧。

网络:各种各样的验证码,想一想你用的手机号注册了多少个网站账号?

保险:这个,还需要小编做更多解释吗?

街头问卷:有时候走在街上就会被各式各样的人拦着讲解他们的调查或产品,更无奈的是他们非要在那跟我们软磨硬泡要我们留下手机号,想要快点溜走,只能将自己的手机号给他们了。

论坛、贴吧:在论坛和贴吧逛的时候,小编建议大家不要将自己的手机号留在论坛或者贴吧的某一楼,因为这些信息是完全公开的。

支付宝被罚18万,网友:银行违规的更多

公用充电桩,一样可以盗取用户隐私信息

1. 手机接入手机充电桩时,如果充电桩需要权限请求一律拒绝。(包括USB调试与设备信任)

2. 部分手机充电桩中有提供插座,用随身携带的设备进行充电。

3. 部分手机充电桩中只提供USB孔,如果遇到这类的手机充电桩,切记使用只有充电功能(无数据传输功能)的充电线。

4. 使用手机充电桩时将设备关机。

针对支付宝被罚款18万的处罚,网友这么说

支付宝被罚18万,网友:银行违规的更多

网友A表示:支付宝虽然在做大数据,但好歹都是告知后我们自己提供的,又不是黑客窃取,为什么要处罚?

网友B表示:我们在支付宝填的东西不多,在银行开户也填好多东西,单位信息都跑不了,这个银行怎么没事?

网友C表示:央行不能偏心,支付宝做的不对的地方,该罚就罚,也是为了我们储户着想,银行该罚的地方也不能少哦。


写在后面:

小编有话说,行政机关对于某企业的处罚肯定是合理合法的,这点毋庸置疑,但就像网友说的,我们的隐私都如此被大数据化的今天,到底谁应该对这点负责呢?希望我们真的拥有自己的隐私,隐私权得到真正的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